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工程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加工是否规范,路面工程成本的最大组成部分在于材料费用。如何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节约材料费用,成为路面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 沥青路面原材料的质量决定了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为了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等
最近工程结束 进入验收状态了 我们这是2级路 沥青路面 设计是 1cm封层+5cmAC20+4cmAC13 的沥青路面结构 那么问题来了 对结果是按10cm路面评定还是按9cm路面来评定
关于彩色沥青路面色论坛中一个很好的帖子《彩色沥青路面技术指南》(上海市地方标准)http://bbs.co188.com/content/0_971065_1.html彩色沥青路面色彩鲜明,具有交通诱导、警示作用。但是彩色沥青路面造价远高于普通沥青路面,不可能大规模应用。《彩色沥青路面技术指南》适用范围:对于人行道、小区道路、广场路面。下面补充一点资料
某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项目,路基段长35km,路基宽8.5m,行车道宽7m。路面结 构:上面层为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为20cm 水泥稳 定砂砾(外购商品水稳料),垫层为25cm砂砾(基层、垫层宽度7.5m),透层、黏层采用乳化沥 青。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平丘区)设在路线中点,上路距离600m。路面工期6个月。注: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P20-2015)水稳料宜厂拌,原为路拌,改为外购。
前湾港3-4#泊位沥青路面工程施组
1.城镇沥青路面结构由面层、基层和路基组成,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大部分道路结构组成是多层次的,但层数不宜过多。 2.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与面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比应大于或等于0.3;土基回弹模量与基层(或底基层)的回弹模量比宜为0.08~0.4。 3.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4.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交通量大、轴载重时,应采用高等级面层与强度较高的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基层。 5.基层的结构类型可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面层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轻反射裂缝。
1 、 Streetcoat 沥青喷绘系统介绍 Streetcoat是一项获得专利的独特技术和施工工艺,是在沥青基上打造形态逼真的路砖, 石板,石材及其他设计效果的涂层工艺。 Streetcoat把沥青的伸缩性和强度与先进的涂层技术融于一体, 由此所打造出的表面不但极具成本优势,并且持久耐用,从独特的压印设备到专业的涂层材料,我们可以把所设计的部分结合起来应用,为您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6-5-18 11:25 编辑 沥青路面、材料试验及检测
请教下各位,采用早强混凝土作为沥青路面的基层,缩缝和胀缝是否可以不配置拉杆和传力杆?如果不需要原因是什么?路桥设计新人一枚,谢谢!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说起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目前是大多数沥青路面的通病,城市道路、公路,一条条弯弯曲曲的沥青灌缝的线条到处可见,各地对此的处理也方案也是遍地开花,比如湖南省路桥集团编写的《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工法》,比如浙江省正在大规模推广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震动成型施工法》,比如说常用的土工织物等等,但除了水泥稳定碎石震动成型法本人接触较多外,其他仅停留在文字理解上,现在有请各位针对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控制表达下自己的意见或者比较成熟的论文。(注:所谓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震动成型法,是在不影响基层的压实度等数据的前提下,通过降低基层水泥剂量来控制基层裂缝,从而达到对路面裂缝的控制)
不要钱啊 随便下
我在湘潭读书,发现好多沥青路面开裂,一般宽度在一厘米范围内,这个正常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避免?
施工地段必须用安全警示带或栏杆围起,竖立醒目的“禁止通行”或“绕道行驶”等标志,并设值勤人员维护交通和行人秩序。 1、沥青操作人员均应进行体检,凡患有结膜炎、皮肤病及对沥青过敏反应者,不宜从事沥青作业。 2、从事沥青作业人员,皮肤外露部分均需涂抹防护药膏。工地上应配有医务人员。 3、沥青操作工的工作服及防护用品,应集中存放,严禁穿戴回家和进入集体宿舍。 4、沥青加热及混合料拌制,宜设在人员较少、场地空旷的地段。产量较大的拌和设备,有条件的应增设防尘设施。 5、凡是参加沥青路面施工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沥青的性能、特点,按规定穿戴好工作服、风帽、口罩、风镜、手套、厚皮底工作鞋等各种防护用品,严禁穿凉鞋、布鞋、短袖衣、短裤、裙子等。 6、乳化沥青洒布车作业 1)洒布现场应设专人警戒。 2)施工现场的障碍物应清除干净。 3)洒油时作业范围内不得有人。 4)施工现场严禁使用明火。 5)检查机械、洒布装置及防护、防火设备是否齐全有效。 6)采用固
沥青路面沉降点怎么布置?应该查哪本规范?多少米布置一个?沥青路是7米宽的
水损害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但相同气候条件下,破坏模式具有相似性。关于水损害作用机理的分析主要有黏附-剥落理论、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作用,普遍认为黏附-剥落理论是水损害的主要机理。 沥青路面施工期短、表面平整、养护维修方便,是路面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现象普遍存在,如松散、坑槽、车辙等。虽然路段的早期破坏很大程度上与汽车的重载和超载有关,但事实上水损害也是造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模式之一,我国从南方到北方,都出现过由于水损害引起的高速公路大面积早期破坏。出现的时间,有的在竣工通车后不足一年或两年,时间短的只有几个月。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潮湿,
主要从沥青路面摊铺时,由于机械、材料、施工方法等产生不平整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1形成沥青路面不平整的原因 1.1面层材料对平整度的影响 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是一项精细、严谨的工作,若级配不合理,骨料粒径偏大,稳定性虽好,但密实度不能保证:骨料粒径过小,碾压时会造成横向位移,影响摊铺速度和平整度。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不均匀,也会影响路而的平整度,表现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