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顿悟
yinzhuo123
yinzhuo123 Lv.2
2008年01月08日 16:00:19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顿悟有错就改,当然是件好事。但我们常常却改掉正确的,留下错误的,结果是错上加错。 善解风情的男人是好男人,不解风情的男人更是好男人。要做到理直气壮,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理直的人,往往低声下气;而理歪的人,却是气壮如牛。当我们终于找到最正确的答案时,却发现它是最无用的。我们痛苦,所以幽默;我们幽默,所以快乐。“拍马屁”是个奇怪的词:你象是在奉承他,又象是在侮辱他。你若不肯帮忙,人家会恨你一个星期;如果帮得不够完美,还不如……


顿悟
有错就改,当然是件好事。但我们常常却改掉正确的,留下错误的,结果是错上加错。

善解风情的男人是好男人,不解风情的男人更是好男人。

要做到理直气壮,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理直的人,往往低声下气;而理歪的人,却是气壮如牛。

当我们终于找到最正确的答案时,却发现它是最无用的。

我们痛苦,所以幽默;我们幽默,所以快乐。

“拍马屁”是个奇怪的词:你象是在奉承他,又象是在侮辱他。

你若不肯帮忙,人家会恨你一个星期;如果帮得不够完美,还不如……
chen_long
2008年01月08日 16:41:10
2楼
查了一下百科,顿悟的感觉更理性化了:

顿悟是禅宗的一个法门,相对于渐悟法门。也就是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见性”法门。它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领悟佛法的要领,从而指导正确的实践而获得成就。与密宗的理念是同一意趣。例如:著名的王阳明的龙场顿悟。

关于顿悟概念,在佛学里似乎来源于六祖惠能的“坛经”。六祖
在坛经里提出“顿悟”概念的内涵大致有几方面∶

第一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一刹那间妄念俱灭”,
可见顿悟指人之思维的突变或飞跃。

第二 “顿见真如本性”、“顿悟菩提”,可见顿悟是悟自己的
佛性,由于人皆有佛性,所以顿悟功能人皆有之。

第三 顿悟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
无念”,可见顿悟结果不染着一般的概念或一般的烦恼之法。

第四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我于忍和尚处(指在
五祖那里),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
可见六祖认为自己和其师五祖均为已经顿悟之“佛”。

实际上人类所有的创造性思维都带有突发性,因此凡创造性思维
都可以称之为顿悟,比如灵感、直觉等等。然而距离六祖的唐代近千
年,人类才开始全面关注和研究顿悟问题。

首先,在二十世纪初出现了“天才灵感论”,但这种理论比六祖
的顿悟理论低一个档次,因为这种理论认为灵感(顿悟)不是众生天
生的本能或本性,而是天才人物的特性。

不过不久,人们发现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普遍形态。现代心理学
家用著名的黑猩猩学习用木箱为梯子登高摘香蕉的实验,论证了连高
级众生也具有顿悟之本能。

接下来,人类开始对顿悟思维内在的信息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
很快出现“格式塔理论”,揭示了顿悟是思维中的旧的格式塔(即旧
的逻辑)被打破和新的格式塔(新的逻辑)被创建的过程。同时,格
式塔理论还用实验明确指出,人的顿悟功能是普遍的、先天性的,即
无师自通的。

再接下来,现代心理学家们发现,任何顿悟必须有明确的思考问
题为大前提,同时顿悟必然对此问题经过长期、认真、甚至艰苦的思
考才可能出现。

最后,顿悟的一系列特征被人们发现和验证。比如,顿悟有突发
性、诱发性、偶然性、极度快乐或豁然开朗之特性等等。甚至,有不
少现代心理学家还发现顿悟与人的非记忆性的潜意识有关。

总之,现代科学不但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全面地肯定了上千年前六
祖提出顿悟概念或理论之非凡天才,而且真正将顿悟概念或理论从所
谓“率先成佛”的宗教误区中解放出来,成为人类“不离世间觉”的
卓有成效的有为法。
回复
yinzhuo123
2008年01月09日 10:18:13
3楼
矛盾 ing……
回复
zjx.com.168
2010年05月16日 15:23:50
4楼
同感:矛盾
回复
wusu-115
2010年06月12日 16:51:23
5楼
人生经典领悟,前人的文化遗产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