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京家装模式的终结 
yangtzesu123
2007年12月27日 18:08:06
只看楼主

2001年来到北京做开家装。换过几个公司,都是比较大的知名品牌。家居市场也从东方家园,碧溪,红星美凯龙到居然之家。目睹家装公司从极胜到衰败的全过程。分析其中有必然的因素,现拿出来与众朋友分享。希望大家讨论!一,首先从设计师说起,北京的家装市场设计师入行门槛比较低,有几种途径:计算机毕业会画施工图,效果图的、搞业务出身的(当然是比较能侃型的)、懂施工的(学工民建专业的)、学美术的(有国画,油画,平面等),室内专业的,还有少部分学建筑出身的。大概这摸几类。其中前三类最多,估计能占到总数的80%。这从本质上导致了我们北京设计市场的设计力量薄弱。当然这些人都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下,水平都在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下文详细介绍)整体设计力量上升缓慢,已至于我们的设计发展速度滞后于别的兄弟城市。除了专业出身外,公司的一些制度极大的制约了设计师的发展:

2001年来到北京做开家装。换过几个公司,都是比较大的知名品牌。家居市场也从东方家园,碧溪,红星美凯龙到居然之家。目睹家装公司从极胜到衰败的全过程。分析其中有必然的因素,现拿出来与众朋友分享。希望大家讨论!

一,首先从设计师说起,北京的家装市场设计师入行门槛比较低,有几种途径:计算机毕业会画施工图,效果图的、搞业务出身的(当然是比较能侃型的)、懂施工的(学工民建专业的)、学美术的(有国画,油画,平面等),室内专业的,还有少部分学建筑出身的。大概这摸几类。其中前三类最多,估计能占到总数的80%。这从本质上导致了我们北京设计市场的设计力量薄弱。当然这些人都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下,水平都在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下文详细介绍)整体设计力量上升缓慢,已至于我们的设计发展速度滞后于别的兄弟城市。除了专业出身外,公司的一些制度极大的制约了设计师的发展:
1,设计师接单制,顾名思意就是设计师在门口等待客户,谁碰到谁谈(注:有一部分公司已改成客户经理接待制),这样设计师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店面守侯客户上,这样就对设计师形象大打折扣,现在北京市场上拉客现象很严重。更重要的是设计师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这里后,就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做方案。
2,设计师收入按工程款提成制,现在北京的设计师基本上按工程款的3,4,5来提,底薪一般也就是500到1500元。里面有普通,高级,主任等级别。这些也都是与业绩挂钩。没有完成任务是没有底薪的。在这种制度下,设计师只有把工程额做大,才会有比较好的收入。但在现实情况下,这种机会是越来越少。目前北京的客户装修金额呈下降趋势,原因有,a:99年到03年装修高峰后,很多客户都是二次或三次装修,装修更加理性,好多项目比如门,家具大部分都在厂家定做。b:客户的经济实力下降往年轻化发展,更多的是刚刚工作,马上需要结婚,买车等情况,投资在装修上的金额少之又少。c,随房地产大形式的降温,银行贷款的吃紧,很多潜在客户出现了放弃或观望的状态。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本来就客户少,再加上同样的单子挣的钱越来越少就出现了抢单,做私活,做主材拿回扣等等不利于整个家装界发展的情况。
而且设计师的按工程款提成制,也造就了设计师的设计就是往工程里多做东西,对其它诸如功能,空间,灯光,材质等的忽视。直接制约了设计师的设计能力的提高。这也就是北京的业绩好的设计师大牌都是洽谈高手,设计确一般的主要原因。
shuyun568
2008年08月02日 20:59:50
2楼
楼主的东西我就顶就是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