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州城出发,一路向南,奔向烟波浩渺的太湖。穿越逶迤的乡间小路,百年古村东林渡就坐落在这水道纵横的原乡田野之间。项目基地位于东林渡村落的南侧,面向广袤的稻田,视野开阔。周边的民居新旧并存,既有朴拙的老房子,也有贴满白瓷砖的二层小楼。 民宿其实相当于在乡村中置入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它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如果不对村子和周边的环境进行基础性的考察,并制定一个长远的战略,是很难准确判断的。因此,在设计之前,我们对东林渡和周边村落进行了详细的走访调研,结合乡村的空间属性和社会属性,不仅收集了大量的乡村基础建设的第一手资料,还与当地村民进行了很多类似人类学调查的深入沟通,了解他们对家乡的情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生活的基本态度与向往。
民宿其实相当于在乡村中置入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它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如果不对村子和周边的环境进行基础性的考察,并制定一个长远的战略,是很难准确判断的。因此,在设计之前,我们对东林渡和周边村落进行了详细的走访调研,结合乡村的空间属性和社会属性,不仅收集了大量的乡村基础建设的第一手资料,还与当地村民进行了很多类似人类学调查的深入沟通,了解他们对家乡的情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生活的基本态度与向往。
社会心理的把握影响了对于民宿区的整体规划。接待中心原有的三层民宅和南侧的停车场被整合设计,修建了一座影壁墙,强调出鄕根东林渡民宿品牌的视觉核心,同时在空间中将停车广场分为两部分——内庭和外院,原先长驱直入的接待中心被安排在胡同深处的入口,经过胡同、入口内庭后,从建筑内部返回广场,将原来简单的室内外关系从新安排为四个一步一景的公共空间序列,形成了有异于原有东林渡核心的次中心。
对东林渡的调研,也让我们看到了民宿基地破败表象下的巨大改造潜力。基地原址是几幢破旧的危房。我们尽量保留了这些朴素的结构,对民宿的功能再造也以实用性为主。青年旅社部分本身是一个南北前后紧密相连的两座单层民宿,中间只留有不到一米的缝隙。设计师将南侧建筑局部挖空,原本的厨房部分改在室外,遗留下来的老灶台改造为青年旅社的内院景观台,原有的不到一米的缝隙成为了半开放的景观内院。前厅布置着许多农具,打造成一面农具墙,餐厅里的地板,也由回收的老木头制成,细细打磨光滑。
在与当地工匠的合作中,我们还开发出了一些独特的设计细节。东林渡作为一个原生态渔民村,河道内有许多废弃的挂网水泥船。我们打捞出了一艘六米长的水泥船,打造为接待中心大厅内的壁炉,在纪念村落传统的同时,保暖除湿的壁炉功能融合在一起,形成独一无二的原创装置。而产生于苏州的“花码” 脱胎於中国的算筹,也是唯一还在被使用的算筹系统,现在还在旧式茶餐厅及中药房偶尔可见。独特的抽象形式被我们重新挖掘出来,用于每个院子的铺地纹样。至于和当地工匠亲手制作的香樟木书架、旧瓦片皂台、老门板打造的桌椅……更是在民宿中随处可见。
整个东林渡项目里,我们最为关注的还是对“睡眠”的思考。这与民宿功能为主,也与东林渡的宁静安逸的特质有关,在整个项目中一以贯之。为此,我们专门做了这个装置,并将睡眠从单纯的行为扩展为一系列的“仪式”。借助这个小小的临时性装置,我们将对睡眠与空间的思考深入了一步,也希望它能够成为一颗种子,在东林渡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令这里成为一系列艺术项目的开始。
装置中间搭建了一个集露器,收集秋日繁盛的露水。在古人眼里,秋日的晨露是天赐的好物——明代《食物本草》,即有“繁露水”的说法,在秋露繁浓时收集,作盘以收之,造酒名“秋露白”,浓郁香冽。然而,酿酒所需水太多,时间又久,古人的浪漫情节难以再现。不过,露水除去做酿酒之用,《红楼梦》中倒也有妙玉以梅花之露水烹茶的故事。承集秋日繁露,晨起烹茶,设计师们在项目中复兴了这一传统,并将其作为“进入稻田,攀爬,入睡,晨起,烹茶”这一“睡眠”仪式的结束。 因为有了它,睡眠变成了一项颇为重要的“仪式”——夜幕降临时专程赶往稻田,爬上四米高的卧室;在小小的“庇护所”中,各安其室,虫鸣此起彼伏,星空璀璨无边,偶有白鹭振翅飞过;太阳初升的时候,与东林渡一同醒来,以昨夜收集的小半壶晨露,烹上一壶热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