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BR膜组件的选择
圆圆mmm
圆圆mmm Lv.2
2017年08月10日 17:10:25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有么有各位大神,回答一下。有一个运用mbr膜处理废水的,看了很多资料,刚开始选用中控纤维膜,但是这个膜看了资料容易坏,寿命不长,想换平板膜,但是平板膜又不能冲洗,只能取出来浸洗,后来看了一个平板软片膜,下面是这个膜的性能,有没有大神给个意见的

有么有各位大神,回答一下。有一个运用mbr膜处理废水的,看了很多资料,刚开始选用中控纤维膜,但是这个膜看了资料容易坏,寿命不长,想换平板膜,但是平板膜又不能冲洗,只能取出来浸洗,后来看了一个平板软片膜,下面是这个膜的性能,有没有大神给个意见的

阿里旺旺图片20170810170324.jpg


阿里旺旺图片20170810170412.jpg

免费打赏
膜法阿发
2017年08月18日 09:29:01
12楼
厦门鲲扬膜的中空纤维膜不错,运行时间很长,抗污染好
回复
qq_1502263688593
2017年08月21日 17:11:29
13楼
我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期待学习
回复
ggxxll2009
2017年08月22日 21:27:28
14楼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isaiahwu
2017年08月29日 08:16:28
15楼
有利有弊的事情,SV30能到80%这么高?不过膜处理,SV好像不起作用
回复
圆圆mmm
2017年08月30日 11:48:28
16楼
isaiahwu 发表于 2017-8-29 08:16 有利有弊的事情,SV30能到80%这么高?不过膜处理,SV好像不起作用好吧 谢谢 我在考虑考虑 看怎么弄把
回复
hardyqi
2017年08月31日 15:05:58
17楼
从MBR工艺应用而言,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中空纤维超滤膜。主要原因如下:
1、占地面积小。MBR工艺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占地面积比传统工艺要小,而平板膜单片的有效过滤面积与中空纤维超滤帘式膜相差太多,所以占地面积比帘式膜组件的所需空间要大很多;
2、产水稳定。项目多了,大家会发现,帘式中空纤维膜多为单头或双头产水,膜丝与集水管采用浇筑模式,而平板膜多用软管与集水管连接,软管容易老化,接口越多越容易出现渗漏问题,这也是使用超滤膜多年对比出来的情况。
3、维护检修。陶瓷平板膜堵塞需要进行打磨,其实就是将堵塞的部分磨掉,让孔再露出来,工序其实挺麻烦,布袋平板膜其表面覆盖的也是pvdf材质,但是如果使用过程中出现破损,排查起来比较麻烦,而且正片膜需要更换。中空纤维膜虽然会出现断丝的问题,但是对水质影响其实不太大,因为正常使用下,断丝情况出现的极少,中空纤维内径多为0.6毫米,在负压产水过程断口很容易就被污泥堵塞,就像蚯蚓切断后仍可存活一样,膜丝剩余部分仍可以过滤水质,只是不要从基部断掉就行。

目前我们处理厂用的中空纤维膜已经使用了6年半,运行还不错,水质和水量都能够满足设计需求,所以选择中空纤维超滤膜有以下几点注意。
1、看集水管的浇筑部分是否柔软,主要是有些品牌的帘式膜在浇筑过程中,工艺不过关,导致环氧树脂通过毛细作用渗透到膜丝基部,在一定的吹扫情况下,容易从根部断掉。部分进口品牌对根部做了护栏以减少断丝,例如新加坡美能的帘式膜。国产的很多品牌如膜天膜,日本的三菱多数是加了内衬,以确保不断丝。
2、观察膜丝的柔韧度。这部分与运行能耗相关,膜丝越柔软,所需的气量越少,所以纯PVDF材质的会比内衬膜的所需气量少,毕竟内衬膜里面加了一条纤维管。
3、观察每束膜丝的排列情况。因为根部排列的比较紧密,束间距大,将有利于阻止污泥在根部附着,发生厌氧氧化,并导致整束膜丝断掉。
4、选择时切勿听信什么大通量的吹嘘,生活污水尽量按照每平方有效过滤面积15L/h来计算,其他工业废水视原水情况进行下调,有很多厂商宣传什么通量是30L/H以上。刚装上肯定都行,但是按照这个通量开,就意味着,要频繁清洗,原因很简单,产水量越大,负压越大,污泥附着越快,膜堵塞的越快,所以药剂使用,人工清洗成本,以及膜的寿命都会发生变化。我们之所以能用6年多还能满足水量和水质,其实也是多品牌对比,多年运行的结果。

给大家做个参考。
回复
老学徒00
2017年09月05日 14:25:23
18楼
中空的不错!,看你处理啥
回复
mfsw2044702763
2017年09月07日 08:11:38
19楼
没有啊,一直用的中空纤维膜,没坏过,不要选择便宜的,选择厂家很重要哦
回复
co1501196899338
2017年09月23日 16:36:45
20楼
看你水质情况,如果油和硬度不高的话(或是前处理能达到中空纤维膜的要求),可以考虑中空纤维膜,毕竟投资能省一些,但配套清洗措施要跟上。
回复
熊熊哥哥
2017年09月23日 20:15:45
21楼
不错!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