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之歌 解说词
yangcan_80
yangcan_80 Lv.10
2007年12月13日 15:22:52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万木撑天一场春雨过后,无数的小苗就这样在阳光下抽枝展叶,使刚刚从冬天里走出来的大地洋溢着勃勃生机。 在广袤的大地上,无尽的绿色森林成为最壮阔的生命景观,也使地球在无限的宇宙间格外美好、多情。 人类居住的这个可爱的星球,有40多亿岁了。生命进化史在这个星球上已经延续了大约30亿年,当由宇宙尘埃形成的地球从炽热状态降到适宜温度的时候,无机物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了相对简单的有机物,再逐渐衍生出蛋白质,生命出现了。

万木撑天
一场春雨过后,无数的小苗就这样在阳光下抽枝展叶,使刚刚从冬天里走出来的大地洋溢着勃勃生机。

在广袤的大地上,无尽的绿色森林成为最壮阔的生命景观,也使地球在无限的宇宙间格外美好、多情。

人类居住的这个可爱的星球,有40多亿岁了。生命进化史在这个星球上已经延续了大约30亿年,当由宇宙尘埃形成的地球从炽热状态降到适宜温度的时候,无机物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了相对简单的有机物,再逐渐衍生出蛋白质,生命出现了。

最初的生命出现在海洋,在漫长的生命进化中,一部分海洋生物离开了大海,爬上了陆地,这些简单的原始生命实体就是此后陆地上所有生命的祖先。

大自然耗费无数匠心,造就出日益复杂的生命进化系统,这些完成了从藻类向维管类植物进化的生命群体中,有一支更加奋发图强,翘首长空。终于有一天,它们超越了同类,达到新的历史高度,这就是乔木。乔木是生命进化的最伟大成果之一。在今日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地区,除了南极洲之外,都有乔木的存在。它们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对环境的极强适应能力形成了自己的生命类群,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森林。

春天的森林万象更新,万物复苏,俨然是一个生命的竞技场,遍地充满了勃勃生机,处处涌动着生命的欲望。

夏日的森林茂密而又喧闹,生命在高温的催促下,在无节制的生长着。创造和奉献构成了夏日森林的主旋律。

金秋的森林,给人以充实,给人以诗意,这是一个收获的森林,一个令人感动陶醉的森林。这更是一个五彩斑斓,充满艺术氛围的大森林。

冬天万籁静谧,森林仿佛也在这个冬季沉睡。然而,我们不曾想到树与树通过静默的交谈,构成眼前最为简洁的图案。枝丫上留有残雪,沉甸甸的晶莹剔透,似乎一抬手便会纷纷扬扬地落下。冰凌悬挂在鲜脆欲滴的枝头,这是冬送给森林的礼物。

千种万态的乔木以强劲的根系扎入山缝,破碎着岩石,创造着土壤,也就是给依土立身的生命开垦着家园;森林以繁枝密叶遮风挡雨,为一切进入森林的生命创造一个适宜生存的空间。

http://www.cctv.com/docu/special/C19398/31/index.shtml
免费打赏
yangcan_80
2007年12月13日 15:32:12
12楼
新中国的开创者们清醒地看到,在一片废墟上诞生的新中国必须保护自然,植树造林,这是富强和发展的根基。

毛泽东在1955就告诫人们:“南北各地多少年以内,我们能够看到绿化就好,这个东西对农业、对工业、对各个方面都有利。”

毛泽东更进一步指出:“要看到林业、造林,这是我们将来的根本问题之一。”

在毛泽东“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下,中国在1956年开始了第一个“12年绿化运动”。

从大量伐木搞建设到大力提倡植树建生态。这个弯子不是每个人都能转过来的。

马永顺,东北林业局一等劳模、全国劳动模范,成功的完成了这个艰难的角色转换。

1959年,在全国群英会上,周恩来总理见到马永顺,满怀期望地握着他的的手说:“你们林业工人,不但要多生产木材,支援国家建议还要多栽树,搞好绿化,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周恩来的话虽然简短,却道出了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长久愿望。

从那以后,以伐木闻名的马永顺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植树造林工作。

1998年夏天,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同志对老林业职工马永顺说 “你这一辈子干了两件好事情,当国家建设需要木材的时候,你是砍树劳模:当国家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时候。你是栽树英雄,我们都要向你学习。”

如今,马永顺走了,他栽下的树已经成林了。每当微风四起,林中的树叶沙沙沙,仿佛在为植树者抒怀吟唱。

其实,马永顺并不孤独,在他倾力造林的同时,位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边缘,也有一群人在从事他一样的事业。

这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上个世纪50年代,河北省一批年轻的开拓者们唱着歌,顶着漫天的飞沙来到了一个叫塞罕坝的地方。

在荒芜的土地上,他们种下了一片片小树。

但是,小树很快就被沙土覆盖了。恶劣的气候把这批年轻人又赶了回去。

难道人就奈何不了天吗?有人偏不信这个邪。

1961年10月的一天,原林业部副部长,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局副局长的刘琨同志悄悄的来到了塞罕坝,他的两只眼睛到处寻找着什么,终于在一个叫亮兵台的地方,他发现了被伐的落叶松老树根,在红松洼又发现了一棵生长旺盛的落叶松。

年轻的开拓者们又回来了。从此塞罕坝成了落叶松再生的天堂。40多年来,他们不停的在沙地上种啊种啊。终于有一天,当他们抬起头极目远望时,他们看到了好大好大的一片森林,110万亩!人们告诉他们,这是中国最大的一片人工森林。

幸福荡漾在他们的脸上。诗人来了,他们俯视塞罕坝的山峦,灵感如朝水般涌动,诗人情不自禁的吟诵道:塞罕坝,你是河的源头、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

然而,由于政治运动的冲击,这场植树造林运动并没有普遍推广和坚持下去。

回复
yangcan_80
2007年12月13日 15:32:33
13楼
新中国的开创者们清醒地看到,在一片废墟上诞生的新中国必须保护自然,植树造林,这是富强和发展的根基。

毛泽东在1955就告诫人们:“南北各地多少年以内,我们能够看到绿化就好,这个东西对农业、对工业、对各个方面都有利。”

毛泽东更进一步指出:“要看到林业、造林,这是我们将来的根本问题之一。”

在毛泽东“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下,中国在1956年开始了第一个“12年绿化运动”。

从大量伐木搞建设到大力提倡植树建生态。这个弯子不是每个人都能转过来的。

马永顺,东北林业局一等劳模、全国劳动模范,成功的完成了这个艰难的角色转换。

1959年,在全国群英会上,周恩来总理见到马永顺,满怀期望地握着他的的手说:“你们林业工人,不但要多生产木材,支援国家建议还要多栽树,搞好绿化,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周恩来的话虽然简短,却道出了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长久愿望。

从那以后,以伐木闻名的马永顺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植树造林工作。

1998年夏天,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同志对老林业职工马永顺说 “你这一辈子干了两件好事情,当国家建设需要木材的时候,你是砍树劳模:当国家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时候。你是栽树英雄,我们都要向你学习。”

如今,马永顺走了,他栽下的树已经成林了。每当微风四起,林中的树叶沙沙沙,仿佛在为植树者抒怀吟唱。

其实,马永顺并不孤独,在他倾力造林的同时,位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边缘,也有一群人在从事他一样的事业。

这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上个世纪50年代,河北省一批年轻的开拓者们唱着歌,顶着漫天的飞沙来到了一个叫塞罕坝的地方。

在荒芜的土地上,他们种下了一片片小树。

但是,小树很快就被沙土覆盖了。恶劣的气候把这批年轻人又赶了回去。

难道人就奈何不了天吗?有人偏不信这个邪。

1961年10月的一天,原林业部副部长,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局副局长的刘琨同志悄悄的来到了塞罕坝,他的两只眼睛到处寻找着什么,终于在一个叫亮兵台的地方,他发现了被伐的落叶松老树根,在红松洼又发现了一棵生长旺盛的落叶松。

年轻的开拓者们又回来了。从此塞罕坝成了落叶松再生的天堂。40多年来,他们不停的在沙地上种啊种啊。终于有一天,当他们抬起头极目远望时,他们看到了好大好大的一片森林,110万亩!人们告诉他们,这是中国最大的一片人工森林。

幸福荡漾在他们的脸上。诗人来了,他们俯视塞罕坝的山峦,灵感如朝水般涌动,诗人情不自禁的吟诵道:塞罕坝,你是河的源头、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

然而,由于政治运动的冲击,这场植树造林运动并没有普遍推广和坚持下去。

回复
yangcan_80
2007年12月13日 15:32:58
14楼
三北防护林地横跨我国的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东西长达4480公里,南北宽560至1460公里,覆盖中国的八大沙漠,十大沙地和茫茫戈壁,总面积406.9平方公里。

三北防护林工程从1978年开始实施;计划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总工期73年。

三北防护林的这些数字似乎有点枯燥,但是一位没有上过学的57岁陕西农民却用二十多年的时间,歪歪斜斜的写下了她自己的一大串与三北防护林有关的数字:

牛玉琴从小就生活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的沙窝中,祖祖辈辈尝尽了荒沙的苦头,她唯一的心愿就是让毛乌素沙地变成绿色家园。

1984年底她和丈夫张加旺首先承包了村北的万亩荒沙,制定出“一年摆上,三年补齐,五年初见成效”的治理规划。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经过反复治理,1987年实现造林种草6600亩。

就在荒沙绽出新绿之际,张加旺因积劳成疾被骨癌夺去了生命。面对双亲年迈、孩子尚小、资金短缺等诸多困难,她毅然挑起了生命和治沙两副重担。

这是多么沉重的担子啊!

看看她的写下的这些歪歪斜斜的数字,就知道这20多年来她的艰辛:

杨树3000亩、

榆树300亩、

柳树240亩、

沙柳1900亩、

沙蒿2400亩、

沙打旺1400亩、

柠条650亩、

沙米、沙芡共1800亩……

银行贷款:200多万元。

累计投入:800多万元

如今,这些数字已经化成了在万里沙地边的一块东西宽三里,南北长十里的林草绿洲。

回复
yangcan_80
2007年12月13日 15:33:25
15楼
牛玉琴的数字汇入到了三北防护林这些茁壮成长的绿树里,这道绿色屏障绵延4000多公里,累计达 2600万公顷。

然而,由于历史欠账太多,三北防护林工程还处在攻坚阶段,中国北方生态状况仍然令人堪忧。

2000年春,西北、华北地区连续发生了12次扬沙和沙尘暴天气。

50年罕见的风沙,震撼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关心环境的学者指出,如不能有效治理,北方风沙将逼近北京城。

事实是,坝上高原的流动沙丘离北京的直线距离已经不到200公里了。

为了阻止大漠南侵,改善首都周边生态环境,还首都一片蓝天。2005年6月,国家紧急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计划10年间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5省区市的75个县,规划治理1亿多亩沙荒。以期从根本上遏制威胁京津地区的风沙。

在保护森林的同时,我们没有忘记那些以森林为栖息地的野生动植物。如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也适时启动了

这个工程的实施范围包括全国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分布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等。计划10年间,建成200个典型森林、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分区,还有15个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建成国家野生动植物资源基因库、野生动植物国家科研体系和有关监测网络。

既要保护森林,国家建设又急需木材,这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建设所需大量木材完全依赖进口是不现实的。为解决国计民生的需求,遏制生态林过量消耗,立足国内,大量培植用材林,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是可行之路。

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启动于20世纪末,布局于我国400毫米等雨量线以东的18个省区内,计划在15年内培植速生用材林1300余万公顷,每年可提供木材1.3亿立方米,使我国木材供需基本趋于平衡。

国家正在实施的这六大林业重点建设工程规划范围,覆盖了中国97%以上的县。这些林业工程涉及范围之广,投资之巨,影响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其中四项工程的规模都超过了前苏联的“改造大自然计划”、“美国的大草原林业工程”和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成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是中国新世纪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壮举,正把中国林业带入一个崭行的发展时期。

回复
yangcan_80
2007年12月13日 15:34:00
16楼
但是,在形势喜人的叫好声中,我们要清醒的看到。由于目前我们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雄伟的经济开发建设,我国的生态状况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况很难得到根本性的扭转。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经济的快速增长,造成了木材资源的消耗与再造的不平衡,不平衡的森林生态空间反过来又进一步的挤压了中国人的生存空间。

更何况,中国本来就是一个森林资源稀缺型的国家。据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显示,中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25%,人均森林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森林蓄积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3%。

现在,中国木材安全问题已经若即若离的出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为了明日中华大地的盎然绿色,为了我们子孙后代的朗朗乾坤,再造一个秀美山川的神州大地,我们这一代人还要付出许多艰辛努力。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审视度势,把发展林业,加强生态建设事业提升的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目标。

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决定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

这一《决定》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我国林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中国生态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

随着中国林业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改革被提了出来。2003年,林权制度改革在福建、江西等省启动。而今,这场改革已经延展到长城内外,大河上下。

21世纪的这次林权改革主要是解决多年来没有解决的产权问题,以“还山于民、还利于民、还权于民”,作为改革的主要目的。

武夷山南坡的村头村有一块新立的石碑,按本乡规矩,只有村中大事才会刻石以记。石碑上刻的正是本村大事,林权改革的村规。农民们希望造福百姓的林改规矩能够金石长存。

2004年9月,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上完村推行试点,这次林改主要是把原来由集体统一经营的山林分到各家各户,像耕地一样,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村民肖前卫拿到了林权证。这张证书让一片绿山成了自己的家产。

一个拥有林地的农民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国家,看管一片片绿色。亿万个这样的看管者,精心看管亿万块绿色,并且让这份责任父子相传,子孙长续,才会有祖国的绿满天下,中华大地的百代长青。

回复
yangcan_80
2007年12月13日 15:34:24
17楼
经过近些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林业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对林业的需求取向由过去的木材供应转为维护生态;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人民群众对绿化生活环境有了热切的要求。政府对生态建设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2007年3月,全国绿化委员会公布了《2006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全国森林面积达到26.2亿亩。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2.54%,人均公共绿地7.89平方米。农村绿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些地区已初步实现了农村环境园林化,农家庭院花果化,道路河渠林荫化。

林业产业发展强劲,2006年,全国林业总产值超过9000亿元。特别令人欣喜的是,我国森林文化,生态旅游文化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已建立各级森林公园1928处。2006年,有2亿人到森林公园观光旅游,实现产值1000亿元。

如今,在长江中上游的高山原野之间,在黄河流域的沟壑陡坡之上,增添了许多翠绿葱茏。这些鲜艳的靓色,就是我们描绘在万里河山间的优美画卷,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壮丽图景。

2010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19.4%,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203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4 %,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观;205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在26%以上,全面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管理高效的林业生态体系和规范有序、集约经营、富有活力的林业产业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生态面貌。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和必要条件。发达的林业已成为生态优美。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的,我们肩上的使命是伟大的,也是艰巨的。再造秀美山川的壮举需要我们来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

千万年来,森林敞开胸怀,任凭我们的取舍,今天该是我们回馈的时候了。

一个春天接着一个春天,转眼间26个春天过去了,当年种树的老人已静静的离我们而去,但是玉泉山上的这棵松树已经长成了婷婷如盖的大树了。它似乎明白老人的心意,开始精心的承担起守护大地的神圣职责。举目远望,我们发现,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满山遍野的小树正在茁壮的成长着。

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华民族必将迎来一个绿满天涯的新世纪!

回复
yangcan_80
2007年12月13日 15:34:45
18楼
出品人   赵化勇 廖晓军 杨继平
总监制   张长明  袁正明 
总策划   高 峰 褚利明  曹清尧


总导演   马伟平  陈晓卿
导演    张社生  李 京  刘圆圆
摄影    曾南杰  赵博渊  梁 涛 侯小宁  
撰稿    崔文华 张社生 李四平

创作指导 Michel Stedman  Peter Hayden
摄影指导  Neil Retting  Robert Poole  

声音总导演 杜晓辉
作曲    程 池  郭思达
音乐编辑  柯芊芊  涂 灏  
解说    杨大林
动画制作  水晶石数码
音效制作  和声创景
校色    央视数码
剪辑    冠华世纪
合成 王 萱
责任编辑 李 洁

制片主任  林 森
制片    王宏宇  祖庆林  全克华 于彦奇
郑 杨
剧务    祖 萌  白 林  沈可伟 


技术保障  栗晓斌  国 雯
技术总监  李宏虹  陈 默
制片人 马伟平  陈晓卿
总制片人  魏 斌  杨 波  栗 栭
监制    张 宁  金志成



回复
yangcan_80
2007年12月13日 15:36:08
19楼
http://www.cctv.com/docu/special/C19398/29/index.shtml
森林隐士
回复
yangcan_80
2007年12月13日 18:51:21
20楼
《云横秦岭》
回复
yangcan_80
2007年12月13日 18:53:00
21楼
大漠胡杨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