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大海版一级注册结构专业复习经验30+34
心容大海
2017年01月03日 11:08:40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心容大海 于 2017-1-11 09:45 编辑 关于楼主 我于2011年大学毕业,大学算是全国TOP5吧,不过我们学校的土木工程相对弱势,不过相对好一点的是基础课(各大力学、物理数学等)讲的比较好,考试也比较严格,专业课(混凝土、钢结构)这些可能没有同济、清华这些土木名校讲得好,我们有一位老教授讲土木工程概论和计算结构力学,讲的内容我工作到今天都觉得非常受用;现在在一家国有大型设计院工作,主要参与国内中大型机场和超高层的设计,主要从事分析计算工作,也会有施工图的绘制。

本帖最后由 心容大海 于 2017-1-11 09:45 编辑


关于楼主
我于2011年大学毕业,大学算是全国TOP5吧,不过我们学校的土木工程相对弱势,不过相对好一点的是基础课(各大力学、物理数学等)讲的比较好,考试也比较严格,专业课(混凝土、钢结构)这些可能没有同济、清华这些土木名校讲得好,我们有一位老教授讲土木工程概论和计算结构力学,讲的内容我工作到今天都觉得非常受用;现在在一家国有大型设计院工作,主要参与国内中大型机场和超高层的设计,主要从事分析计算工作,也会有施工图的绘制。

关于注册
因为2015年注册结构停考一年,根据命题组长朱炳寅的微博得知今年的通过率可能要翻倍,从考题也可以看出今年相对简单一些,除了上午的钢结构感觉明显有难度外,其他的题都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开始作答,上午基本是到最后一分钟做完40道题,下午题容易些,提前1个小时就能全部做完了,朱总也在微博上说到2016年绝对算是考注册的丰收年。本人是16年第一次参加考试,最终成绩是上午30分、下午34分,就今年而言其实就算一个中等成绩,论坛最高分已经有77分的大神了。
另外还有几个传言也说一下(本人未验证过),第一,据说人工阅卷后过48分的同学最后系统上的成绩是机读成绩,所以可能考过的同学会感觉得分比较高(不过我个人的理解是如果机读分数足够高的话,人工判卷可能直接略过,比如高于55分的直接登成绩);第二,据说人工阅卷阅到46、47分左右就停止人工阅卷,也就是说即使你今年的考试成绩是47分,可能你实际的分数还会低一些。第三,对于找出一个错误答案的题目,据说只要找到错误答案所在规范的条文,或者找到其他三个正确答案所在规范的条文即可,但是为了保险,我通常还是会给自己一定的时间找出全部答案的出处。总之我感觉人工判断会在保证48分门坎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人工阅卷的工作量。
我对注册考试的理解是:考得既不是个人的力学能力,也不是对规范的熟悉程度,而是个人的物理概念及对规范编写体系的认知程度,打个比方:当你按照规范的公式解完一道题得到答案之后,首先你必须要对答案有一个相应的物理概念,当你觉得这个答案明显不符合自己的基本认知时,这时必定是有相应的规范条款约束,像构造要求,或者公式的数值给了一个上下限。通过不断的刷题可以提高这部分的认知,但是当遇到一道很不熟悉的公式时,这时基本的物理判断就很重要了。再比如一道采用附录中的公式作答的题目,有些人翻半个小时的规范也找不到条文在什么位置,有些人就可以很轻松的想到这个题很有可能考的是哪一本规范的附录相关内容,这需要不断提高对规范编写体系的认知,而通常这种考题基本上只要找到位置就肯定不会做错。

关于复习
说道复习,其实这次复习一注我真正全心投入的时间也就20来天,所以并没有什么借鉴性。我最早是从13年复习二注结构开始复习注册,那时候主要是看施岚青的书,做了大概5年的真题,平时还有研究生的课题任务,主要是利用空闲时间大概复习了3个月左右,最后得了62分;后来上班后又捡起了规范,我的接触的项目主要会用到的规范有钢结构、混凝土、抗规和高规,其他规范也都在手边遇到相关问题会随手翻一下。今年考试正式开始复习的比较晚,应该是从7月份开始的,之前一直在加班出图没时间看书,当时在工地驻场,手边只有施岚青的书,所以每天会挑一两个自己不熟悉的章节学习,当然由于手边没有规范所以复习的效率很低,仅仅是作为知识普及;8月初回到单位高强度的复习,就是做真题,做真题,做真题,由于当时我爱人临产,所以我主要是8月的前十天和月末的5天复习的;中间请的15天陪产假,在家想复习,可是一直也没有状态,索性安心陪陪家人;当时买的是张庆芳的真题书,早些年的题,做起来不用在意时间,主要目的是适应考题,错的题也不必过于纠结,基本再扫一遍就可以了,09年以后的真题就是按年编写的,这时候可以开始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并且在纸上适当的写下解题过程,尽量多完成一些题目后再对答案,对于做错的题目一定要标记出来,其实这种做错的题目往往过了一两天之后再做,做对的可能也只有不到25%,主要的原因是你对规范的体系已经有了固定的认知,所以往往你还是翻不到正确的条文所在的位置,这时就需要在规范上做一些适当的标记帮助自己找到正确条款所在的位置,对于不少做错的题我都是隔一两天就做一遍,通常会做3-4遍自己才会标记出来不再做了。最近一年的真题(14年真题,由于15年停考没有真题)我是留在最后一周才做的,而且是严格按照40道题4个小时来做的,而且14年的题和16年的考题会有几道高度相似的,所以我也建议大家把最近一年的真题留到最后做,以加深印象,近些年的真题我的得分基本在50分左右,所以最后实际考试的分数会比自己做真题的分数高一些,这一点在我复习二注的时候也是同样的规律,我判答案的标准是:只要是选对选项并且与答案采用了相同的公式(或相同的规范条款)即算对,由于各种误差可能具体的数字与答案会有差距,相关的构造验算没有验算,这些都不算做错,但是如果选对答案,而解答过程与答案完全不同的话就不算对,而对于仅考察力学知识、软件参数、物理概念的题,只要选对就可以,因为这些题基本不牵扯翻规范。
最后由于我的复习安排可能并不适用用所有人,给大家一个复习建议:考前两个月以前建议利用空闲时间看看施书或者做一些相关的题目(真题除外),7月建议做早些年的真题(10年以前),8月则开始做最近些年的真题,建议一次至少做2个小时的题(20道),切记不要做一道对一道,时间允许可以4个小时做40道,然后再对答案,对答案就按我之前提到的标准,将做错的题标记出来,隔至少两天再做,如果再做错就再隔两天再做,直到自己认为考试中如果有这道题可以很快答对才算通过。

几点提醒
1、 提醒下想在北京考一注结构的同学们,尤其是年轻的同学们,请注意了!北京的资质审核是考后进行的,也就是说报名的时候人事网并不会对你填写的各个信息进行审核,如果成绩过48分,那么领证的时候会要求你出示截止考试时间前4年的社保对账单,如果无法提供对账单则99%领不出来证,而且证并不会为你保留到第二年,所以想在北京拿证的同学考前请确认下你们的社保缴费记录,研究生毕业2年的这种情况就不要尝试了,像16年这么简单的考题,考过了也会很痛苦的。
2、 一台好用的计算器是十分必要的,从高三那时候参加全国物理竞赛开始,我一直用casio的991ES,其中非常有用的功能就是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当然也能就解二元一次、三元一次方程,由于后两者我经常把正负号弄错,所以一般都采用手解。还有一个有用的功能就是求解超越方程,采用的方法是研究生时候学习的迭代法,所以求解之前计算器会要求你输入一个接近答案的初始值。尤其是做混凝土的题的时候,直接请计算器解方程会减少你在过程中产生错误的可能。




免费打赏
zzg880917
2017年01月03日 15:27:15
2楼
其实我也这么复习的
回复
honey1001
2017年01月03日 15:31:32
3楼
很好的经验分享,恭喜楼主考试通过~
回复
cuiyun988
2017年01月03日 16:23:28
4楼
恭喜楼主 也谢谢楼主
回复
tumuwuwei123
2017年01月04日 14:37:07
5楼
恭喜楼主,谢谢楼主!
回复
miss_moonshow
2017年01月04日 15:01:37
6楼
恭喜楼主,谢谢楼主!
回复
tamen1
2017年01月04日 16:32:07
7楼
恭喜楼主,谢谢分享
回复
wlf263
2017年01月04日 17:24:57
8楼
谢谢分享~~~~~~~~~
回复
心容大海
2017年01月05日 14:13:46
9楼
有问题随时欢迎提问,楼主一定尽力解答
回复
qiulu282
2017年01月05日 14:48:42
10楼
全国TOP5?武大的?
回复
王宙宙
2017年01月05日 14:57:12
11楼
恭喜楼主恭喜楼主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