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房"+"装配式"+"钢结构"结合,未来建筑长这样?
胆小怕
胆小怕 Lv.7
2016年07月25日 13:10:12
只看楼主

室内温度一年四季保持在18℃-24℃,房间全年有新鲜空气,不潮湿,无霉菌; 耗仅为普通节能建筑的1/10-1/4,若折算成国内标准,建筑节能率约为92%; 以北方采暖地区估算,可以在2050年时累计节省34亿吨标煤,并将每年采暖能耗增量控制在100万吨以内; 冬季的长江流域,“屋外比屋内暖和”将不再出现,南方的供暖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 …… 这一切都得益于一种新工艺、新建筑——被动房。

室内温度一年四季保持在18℃-24℃,房间全年有新鲜空气,不潮湿,无霉菌;
耗仅为普通节能建筑的1/10-1/4,若折算成国内标准,建筑节能率约为92%;
以北方采暖地区估算,可以在2050年时累计节省34亿吨标煤,并将每年采暖能耗增量控制在100万吨以内;
冬季的长江流域,“屋外比屋内暖和”将不再出现,南方的供暖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
……
这一切都得益于一种新工艺、新建筑——被动房。

施工1.jpg


前日,由中建八局一公司负责施工的全国首个钢结构装配式超低能耗绿色被动房——山东建筑大学综合实验楼项目完成了结构封顶,这也标志着被动房初步建成。

施工2.jpg
山东建筑大学教学实验综合楼工程,主楼地上六层,建筑高度为24米,独立基础,钢框架结构,主要为实验室和研究室;合堂教室地上二层,建筑高度为13.4米,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主要用于大会议室和90人合堂教室。该工程为国内第一个钢结构装配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结构形式为钢框架结构体系,用钢量约为900吨。
什么是“被动房”?
“被动房”是国外倡导的一种全新节能建筑概念,起源于上世纪80 年代的德国低能耗建筑,是指采用各种节能技术构造最佳的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内环境,极大限度地提高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使建筑物对采暖和制冷需求降到最低。值得一提的是,“被动房”是各种技术产品的集大成者——通过高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和可再生能源等材料和工艺,使所有消耗的一次能源总和不超过120千瓦·小时/(平米.年)。

工艺来源及创新
“被动房”最初的设计原则和技术方法是以德国、奥地利等欧洲中部国家的气候为依据,而目前北欧和南欧国家已经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各自的“被动房”建筑,东欧国家如匈牙利、捷克等也正在进行相关研究与实践。我国国土面积与欧洲近似,有7 个不同的气候分区,各地区的气候特征以及对采暖和通风的要求也不同,在我国不同地区建造“被动房”建筑可以根据情况参考欧洲相应气候特征国家的经验。


相对国内外同类技术、产品的比较 本工程有以下创新点



1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2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3 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施工技术
4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由中建八局一公司负责施工的山东建筑大学综合实验楼
不止是“被动房”,
这一建筑在被动房的基础上又创新加入了“钢结构”+“装配式”。

”钢结构”+“装配式”有何优势?
“钢结构”本身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施工快捷、管线布置方便、施工环境污染少的优点。
“装配式”施工在保证了构件的质量,施工操作方便快捷,可缩短施工工期,并有效减少了周转料具、人工、材料成本的支出。

由此,“钢结构”与“被动房”和“装配式”的创新性结合,真正全方面实现了建筑的低污染、低成本、低能耗——该项目建成后,将节省能耗、成本等近80万元。
SEE MORE →


施工3.jpg
结构支撑体系

施工4.jpg
钢结构钢梁及模板支撑

施工5.jpg
桁架叠合板吊装

施工6.jpg
钢结构第一层柱吊装

施工7.jpg
钢筋绑扎

“钢结构”+“装配式"的"被动房"是否可推广?

一方面,它改变了传统建筑业发展模式,遵循当地建筑气候环境,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尽量减少甚至不使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化石能源,使“零能耗”建筑的建造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它将拉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据德国联邦经济部日前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德国对可再生能源利用进行政策优惠、经济补助的方法,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德国提供了近28万个工作岗位,比上一年增加了10%,这对我国也具有借鉴意义。

再者,它追求形式追随气候,重新构建人、建筑、气候之间的关系,实现自然通风、采光,降低噪音污染、光污染、空气污染,注重周围生态环境改善,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代表了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

素材:中建八局一公司 上海工地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施工7.jpg


施工1.jpg


施工2.jpg


施工3.jpg


施工4.jpg


施工5.jpg


施工6.jpg

免费打赏
老湛
2016年07月25日 17:58:41
2楼
学习了!!!!!!!!
回复
txs426
2016年07月26日 08:23:21
3楼
谢谢楼主分享资料。
回复
candy0022
2016年07月26日 10:24:22
4楼
搞设计要紧跟新研究新技术。
回复
ghj1973
2016年07月26日 13:52:41
5楼

搞设计要紧跟新研究新技术。
回复
cqbland
2016年07月26日 14:01:06
6楼
新技术刚刚开始。。。
回复
建筑十一
2016年07月26日 14:02:10
7楼
愿早日推广
回复
dnxpyl170171
2016年07月26日 16:13:32
8楼
谢谢楼主 学习了
回复
co1469523212811
2016年07月26日 17:00:34
10楼
开眼界了,建筑变化真快
回复
arch_city
2016年07月26日 22:41:43
11楼
这是未来的方向~~~~~
回复
小清新
2016年07月27日 07:27:27
12楼
先进的技术是发展的动力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