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植物设计理念
strawz
strawz Lv.3
2007年11月01日 20:56:33
来自于园林植物
只看楼主

学校的植物设计至关重要,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蕴涵着丰富教育的寓意,把一草一木视为知识的载体,并通过精巧、和谐、实用的设计,把人文资源和科学文化知识融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提高校园环境的知识含量,增强校园的知识氛围。植物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植物不仅仅是观赏的对象,重要的在于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紧密结合,让同学们时刻享受到校园环境的自然、宁静、平和,保持四季花艳叶翠,物景合一,使亲临其境者有着“风景这边独好”的感觉,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学校的植物设计至关重要,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蕴涵着丰富教育的寓意,把一草一木视为知识的载体,并通过精巧、和谐、实用的设计,把人文资源和科学文化知识融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提高校园环境的知识含量,增强校园的知识氛围。植物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植物不仅仅是观赏的对象,重要的在于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紧密结合,让同学们时刻享受到校园环境的自然、宁静、平和,保持四季花艳叶翠,物景合一,使亲临其境者有着“风景这边独好”的感觉,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免费打赏
strawz
2007年11月01日 21:05:11
2楼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培养具有综合性技能的开拓型人才已成为学校育人的根本目的。校园室外环境是学生增长知识的课堂,是学生产生积极情感的沃土,更是学生自我教育,规范行为的道德阵地,也是学生放飞理想、思想升华的起点,潜移默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中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中学校园绿化应体现知识化、思想化、人文化、生态化,做到知识宽泛、思想丰富、主题清晰,在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上力求使学生达到“知、情、行、意”的统一,以有效促成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实现育人功能。
回复
strawz
2007年11月01日 21:06:55
3楼
植物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利用植物,供人类生存所衍生的各种物质文化,包括物质生活及精神两种层次。相对来说,凸显出某一文化特色的植物,或是与某一文明历史进程相关的植物。

恳请大家就植物的文化性发表高见。
回复
strawz
2007年11月01日 21:10:46
4楼
松、柏 象征坚贞不渝与长寿。《荀子》中有“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其‘贞’矣”。

植物的比德,自然物象之所以美,在于它作为审美客体可以与审美主体‘比德’,亦即从中可以感受或意味到某种人格美。在这里,‘比德’之‘德’指伦理道德或精神品德;‘比’意指象征或比拟。” 比德说的基本特点是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们的某种道德情操,使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人格化,人的道德品性客观化,其实质是认为自然美美在它所比附的道德伦理品格,自然物的美丑及其程度,不是决定于它自身的价值,而是决定于其所比附的道德情操的价值。
回复
kamilin208
2007年11月19日 13:24:57
5楼
请问还有哪些植物的文化含义你是知道的呢?
可否告之
我现在急需这样的一些植物!
回复
strawz
2007年11月20日 21:56:05
6楼
好的,等我忙完这段时间就来这里,我觉得这是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希望大家一起来探讨。
回复
strawz
2007年11月20日 21:57:22
7楼
松、柏 象征坚贞不渝与长寿。《荀子》中有“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其‘贞’矣”。
回复
strawz
2007年11月20日 21:58:03
8楼
“岁寒三友”之称。宋代苏轼在自家院落里种植有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霜开放的梅花,并题诗曰:“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松竹梅在冬季万木凋零的时候,任能恪守其节,人们常将其比喻为始终不渝的友情。
回复
strawz
2007年11月20日 21:58:25
9楼
“松菊犹存”,秋冬季节,寒霜降临,百花凋谢,万木枯萎,惟有菊花悠然开放,松树依旧常青。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说:“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寓意为经霜不凋,独吐幽芳的品格,也有长寿的寓意。
回复
strawz
2007年11月20日 21:59:41
10楼
桃花 鲜艳明快,象征和平、理想、幸福,并与“李”一道象征门生,所谓“桃李满天下”,是也。此外,其果象征长寿,祝寿时用“寿桃”以祝福。还有长寿的象征。
回复
strawz
2007年11月20日 22:00:11
11楼
竹 虚心有节,象征谦虚礼让,气节高尚。
柳 灵活强健,象征有强健生命力,亦喻依依惜别之情。
睡莲 超脱、纯洁。
荷花 出污泥而不染,象征廉洁朴素。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