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 TAO 迹·建筑事务所项目名称: 孝泉民族小学主要建筑师: 华黎设计:2008-2009基地面积:16826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8,900 平方米学生人数:900人项目功能:教学楼、多功能教室群、办公、学生宿舍、食堂等 设计理念:设计在满足校园基本教学功能的同时, 更多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尝试通过创造多样的、有趣的、平等的建筑空间去鼓励小学生的交流和多元的行为模式,一定程度改良传统被动式的教育方式。设计将校园按照秩序、兴趣、释放三种行为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普通分班教室、音乐美术等多功能教室群和室外运动场。给课内课外间的多种活动提供不同的场所。
项目名称: 孝泉民族小学
主要建筑师: 华黎
设计:2008-2009
基地面积:16826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8,900 平方米
学生人数:900人
项目功能:教学楼、多功能教室群、办公、学生宿舍、食堂等
设计理念:
设计在满足校园基本教学功能的同时, 更多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尝试通过创造多样的、有趣的、平等的建筑空间去鼓励小学生的交流和多元的行为模式,一定程度改良传统被动式的教育方式。设计将校园按照秩序、兴趣、释放三种行为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普通分班教室、音乐美术等多功能教室群和室外运动场。给课内课外间的多种活动提供不同的场所。
设计将校园视为一个微型城市,在校园内创造出许多类似于城市空间的场所:街巷、广场、庭院、台阶。这些场所给孩子们提供了不同尺度的游戏角落和迷宫式的空间体验,试图在延续孝泉镇的城市空间记忆的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他们在游戏中去自我发现和释放个性。 我们希望基于自然生长而形成的城镇所特有的自下而上式的空间复杂性在建筑中得以呈现,并给予个体更多的环境选择。
设计中针对当地气候,对遮阳、通风、隔热作了仔细的考虑;并且充分运用当地材料和工艺,如页岩青砖、木材、竹子等,还包括地震后回收的旧砖,使其参与到重建中获得再生的意义。 建筑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体系,外露的梁柱和部分混凝土墙面以清水方式处理,填充墙为外层清水砖墙和内层保温砌块的复合墙体,门窗采用实木门窗,固定扇为玻璃,开启扇为木头。上述元素在建筑立面上均清晰体现出其交接关系,反映出建构体系的逻辑。整个项目建筑工程造价在1500元/平米以下,很好地实现了整体预算控制。
1、背景
四川德阳孝泉镇民族小学项目的设计工作始于2008年6月,受5.12灾后重建捐助方委托,我们前往震后的孝泉镇进行实地考察。震前镇上的房子高度基本为2~4层,街道大多5~6m宽,街道的格局转折而富有变化,具有历史古镇自然生长的城镇空间特征。
德阳孝泉镇民族小学原教学楼遭地震破坏后已拆除。重建选择了新校址,位于相距不远的一条老街上,校园占地面积1.68hm2,比原校址稍小,但需要容纳更多的学生(约900人)。学生人数众多,且很多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的孩子,需要提供足够的宿舍和食堂空间供孩子们住校,因此项目的用地条件很不宽裕。
2、空间
传统的学校由于老师少学生多往往是以管理的便利为核心来考虑建筑格局(这个小学存在类似的问题,这种局面当然与教育财政的投入有关),往往形成集体性、监管式的空间。为此在设计时,我们更希望多从儿童个性的视角出发,尝试通过创造多样的、分散的和有趣的建筑空间去鼓励小学生的交流和多元的行为模式,因为他们才是学校的主体。设计将校园按照秩序、兴趣、释放3种行为特征分为3个区域,分别是普通分班教室区、音乐美术等多功能教室群和室外运动场。给课内课外的多种活动提供不同的场所。
设计考虑的另一特征是校园做为一种社会空间的复杂性及其与历史的延续性。我们对新纪念物式的建筑造型之宏大叙事毫无兴趣,我们没有把学校仅仅视为一个建筑,而是将校园理解为一个微型城市,它是微缩了学生和老师的小社会。设计因此营造出许多类似于城市空间的场所:街巷、广场、庭院、台阶等,这些多样化的场所一方面给小学生们提供了不同尺度的游戏角落和有趣的空间体验,试图激发小孩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他们在游戏中去释放个性。另一方面,这些类型空间在尺度上和形态上都与孝泉镇震前的城市空间相呼应,有效地延续了对城市空间的历史记忆。设计希望基于自然生长形成的孝泉镇所特有的自下而上式的空间复杂性在建筑中得以呈现,并给予个体更多的环境选择,而不是大刀阔斧地借重建之机将原来的城市肌理粗暴地抹去。那种简单覆盖重写式(overwritten)的建设对人的记忆和心理有时无异于另一场灾难。
在校园布局上,主体建筑被置于整个场地东侧,主要有:东侧部分、西侧部分及东西两部分间的一条横贯南北又轻微曲折变化的连廊组成,我们称之为“脊椎”。脊椎既是交通、交流的空间,又起到导风和遮阳的作用。
东侧基本教学楼和老师办公楼的建筑高度为3层,主要考虑庭院适合儿童的尺度比较亲切,避免建筑过高带来的压抑感,且有利于疏散。两栋基本教学楼之间的庭院正对着校园主入口,形成一个具有仪式感的空间,可以举行升旗、做操等相对正式的集体活动。 西侧的多功能教室群的形态高低错落,如同一个微缩城市,形成了如街巷、台阶、檐廊、庭院等丰富的空间类型,成为教学楼和运动场之间的过渡地带。可上人的屋顶平台延伸了建筑中可活动的户外空间。
校园中原有的两棵大树被保留,一棵将近20m高的皂角树成为正对核心庭院和大台阶高的景观,大台阶既是联系教学楼和操场及食堂的通路,又是多种活动的场所—游戏、读书、集体照相、看比赛等。大台阶下面是社团活动室,其南侧是一个游戏廊,内部有几个大小不一的角落,上面的天窗与大台阶联系,这个小空间促发了很多的儿童活动:写作业、踢毽、捉迷藏等,建成后学生非常喜爱,被称为“石屋”。
在通往操场的街巷空间一侧,阶梯教室墙面上的窗洞充分利用了墙厚被处理成凹入的“儿童家具”,可容纳很多偶发的儿童游戏活动,使得这一空间并非仅仅是通过性的,这些错落的窗洞在室内又形成了丰富的光影效果。
中间的“脊椎”是一个联系所有功能的长廊,其朝向操场一侧用连续的1m进深的混凝土立柱序列形成一个3层通高的柱廊空间,遮挡西晒的同时,创造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视觉层次。3个直跑楼梯联系上下楼层,几个“连桥”穿越高空间将2、3层的走廊和美术教室、自然实验室、大台阶、以及屋顶平台相连。1层在柱廊与楼梯之间设置了条形的水池,使空间更为活跃。在水池里观鱼也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间活动之一。
3、建造
设计主要利用当地材料包括页岩青砖、木材、竹子等,地震后砖作为基本建材在灾区非常紧缺,该项目所用的砖来自于德阳附近的数个砖窑,每一批质地都略有不同,恰好由于建筑体量分散,用在不同体量上也还比较自然,且可分期施工;木材加工在孝泉很有历史,于是项目的门窗采用实木门窗,固定扇为玻璃,开启扇为木头,立面效果整齐干净;竹子也来自当地,主要用在外墙面及吊顶,起到隔热和丰富视觉作用。此外地震后回收的旧砖也用于景观工程中的地面和座椅等,使其象征性地参与到重建中获得再生的意义。 建筑主体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体系,外露的梁柱和混凝土墙体以清水方式处理,填充墙为外层清水砖墙和内层保温砌块的复合墙体。上述元素在主体建筑立面上均清晰体现出其交接关系,反映出建构体系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