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资源化是节水治污的重要措施
tcjp39851
tcjp39851 Lv.7
2015年08月23日 13:14:52
来自于节能技术
只看楼主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丰水年水多,枯水年水少;夏秋降雨多,冬春降雨少。北方广大地区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越来越短缺,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要解决缺水问题,必须长期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原则。污水资源化,既是一项节水措施,也是一项治污措施,兼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下面着重对城市污水资源化(或叫中水利用)做一些浅析。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丰水年水多,枯水年水少;夏秋降雨多,冬春降雨少。北方广大地区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越来越短缺,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要解决缺水问题,必须长期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原则。污水资源化,既是一项节水措施,也是一项治污措施,兼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下面着重对城市污水资源化(或叫中水利用)做一些浅析。
一、中水利用具有节水、治污、增效多种效益
  中水利用是根据用水户对水质的需求,将工业和生活的废污水经过处理后再利用,中水利用也称作中水回用或者再生水利用。中水利用在国外已经有较长的历史,以色列的中水回用率由1974年的8%发展到目前的80%以上,美国已经有350多个城市采取了污水处理后回用,日本东京地区将三河岛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水用于300多家工厂。污水资源化已经成为许多国家解决用水问题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我国的污水资源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经有一批污水处理厂建设或设计中考虑了污水处理回用工程。
  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在用水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废污水的排放量相应增加目前,全国每年的污水排放量近600亿m3,其中建制市污水排放总量大约350亿m3。所带来的问题,一是大量城市和工业企业严重缺水;二是水质变差、生态和水环境恶化的趋势不断加剧;三是大量的水资源“农转非”,农业灌溉受到影响。据环保部门监测,全国已有近90%的城镇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约50%的重点城镇的集中饮用水水源不符合取水标准。要统筹解决这些问题,加大污水资源化的力度是一种必然选择。这一项措施,效益好,潜力大,一举数得。
  从资源的角度说,越是缺水的城市,新辟水源越难,而这些城市的污水资源还是很多的,大体相当于供水量的70%左右。这些废污水,目前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掉,这些排放掉的污水,一部分污染了江河湖海,一部分渗入地下污染了地下水,还有一部分被用做农田灌溉,对土壤和农作物造成有害的影响。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处理的标准比较低,在城市和工业中回用的量很少。
  从水质角度说,冷却用水、环境用水、冲洗用水、基建用水等对水质要求不高,污水处理厂供应的中水是可以代替自来水的。
  从工程的角度说,中水回用主要是增加处理设备和铺设输水管道。而增加自来水则需要水源工程、水厂、输水管网等一系列工程,其工程量比中水回用的工程量大得多。所以,中水回用比通过新建水源工程增加自来水供水能力周期短、见效快,规模分期灵活性大。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说,用水户可以节省水费,降低生产成本。在缺水城市,通过新建水源工程增加自来水供水能力,每方的供水成本,比用中水的成本要高得多。新建水库或者长距离的引水工程,1m3水的成本一般在2元以上,有的已超过每立方米6元/m3,而中水的成本与其相比,一般可节约50%以上。经过合理确定中水价格,污水处理厂的产品有了用户,排掉的废水变成了商品水,收取一定的资金,有助于解决开工不足的问题。
  从生态效益的角度说,中水回用促进污水处理,有利于改善生态,有利于环境保护,而如果不注意污水处理,只注重增加供水,则供水越多,污水越多,生态环境越差。污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可减少排放BOD、COD等各种有害成分,对改善环境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水资源是有限的,而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无限的,要想解决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就必须不断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农业上提高用水效率,需要加强各种形式的节水。工业和生活节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的潜力非常大。虽然一部分工业企业经过技术改造后,内部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已经比较高,但大部分工业企业(包括乡镇企业)的重复利用率还比较低,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水,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回用率就更低了,从整体上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回用。
  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说明,中水回用,变废为宝,既是当务之急,也是一项战略性的措施,一举多得,势在必行。


二、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措施,加大中水利用的力度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水回用的制约因素:一是认识问题,对解决缺水的措施,相当一部分人还是偏重于开辟传统水源,对中水回用等非传统水源和节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二是政策方面还缺乏鼓励中水回用的措施;三是供水水价和自备井的水资源费偏低;四是一些地区的供排水仍在沿用老的管理体制,不利于中水回用;五是中水回用的技术设备水平还不够先进,质量指标体系也不完善;六是投入力度不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管理和铺设输送中水的管道,均缺乏资金。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行政、经济、技术、法律、宣传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
1.全面规划,分期实施,先易后难,注重实效
  各地区特别是缺水地区,制定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要把中水利用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其中,要把再生水这个非传统水资源纳入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中水利用问题涉及面很广,涉及水资源工程布局、城市建设、产业结构、技术改造等多方面,所以要做好全面规划。比如水资源方面,对当地水与外调水的关系,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关系,新鲜水与再生水的关系,都要做好全面分析和比较,统筹考虑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处理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两个转变”的要求,调整思路和用水结构,做好充分考虑中水回用的水资源规划。中水回用规划与其他规划互为因果,应该互相推动。污水处理厂的布局和建设,要有利于中水回用。在做中水回用规划的同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容易操作、效益好的项目先行实施,比如离污水处理厂较近的、可以用中水的工业企业,可优先考虑。缺水地区在规划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时,要同时安排中水回用设施的建设;城市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外的自备水源单位,应尽早建立中水回用系统,可在试点的基础上加快推广速度。
2.处理好供需双方利益关系
  对中水用户来说,所关心的一是水质满足要求,二是经济效益。从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环境用水、基建用水、洗车用水以及大部分工业用水特别是冷却水对水质的要求是可以满足的(有些暂时不能满足的,可以先维持用原来的水源)。按照目前大部分城市的水价,改用中水以后,企业是有账可算的,今后进一步提高自来水的价格以后,用中水的比较经济效益将更好。为了鼓励中水回用,政府可以在价格、管道铺设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
  污水处理企业,可以收取一定的中水水费,由原来的公益性企业,变为经营性或者半经营性、半公益性的企业,有利于提高自身发展能力,扩大污水处理量。现在有些污水处理设施,之所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开开停停,主要是因为缺少运行经费。逐步形成中水市场后,就可以缓解污水处理经费不足的问题,实现以回用促治污。
3.保证中水的水质满足要求
  中水利用,关键是中水能用。可按照用户对质量的要求,由污水处理厂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中水用户的布局,一般可按照“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首先可安排离污水处理厂较近、水质可以满足的用水大户。工厂内或者生活小区内可以自成系统搞中水回用。对于用水量大,并且以冷却水为主的工业,如电力、钢铁、化工等工业部门,不与反应物相接触的间接冷却水,除温度升高外,水质并未受到污染,完全有条件进行再利用。钢铁工业中的间接冷却水通常占总用水量的2/3以上,化工工业中的冷却水占总用水量的70%左右。在生产过程中,各个工艺对水质和水温的要求并不一样,可以把水分成几个等级,串联起来逐级使用,一水多用。
4.实行清污分流,降低污水处理和中水利用成本
  在企业、生活小区或者家庭内部,对不同水质、不同用途的水,实行清污分流,是方便中水回用、减少废污水排放量的有效措施。能回用的水与不能回用的水分开,可生物处理的水与不可用生物处理的水分开,能分开的水越多,越有利于回用。对特殊性质的废污水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和回用;对有共同性质的废污水集中起来处理;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分散回用与集中回用相结合。为了做到不同水质的分流,需要设置相应的管道系统,这一点在技术上不难做到的,其关键:一是要做好规划,凡缺水地区,今后在城市建设、房屋建筑、企业技术改造、产业发展等规划中,都应统筹考虑清污分流、中水回用的措施;即使是家庭,也可以做到小范围的清污分流与中水回用。二是运用经济杠杆,提高清污分流、中水回用的经济效益,水价越高,中水回用的作用与优势就越明显,企业和家庭对中水回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就越高。
5.推进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加快实现中水回用产业化
  处理废污水的基本方法,通常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混合法。按处理程度的要求,一般划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与三级处理。废污水处理的程度,决定于治理后的利用或排放去向。现在,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水,之所以中水回用量少,在规划技术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输送中水的管道,二是三级处理(也称深度处理)的技术还有待提高,对处理后水质的标准、检测、鉴定等缺乏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污水处理技术也应该不断创新,对一些较难处理的污染物的处理技术,应进行多学科的联合攻关。对如何提高效能、降低成本,也需要在技术上提供支撑。通过加强科研与推广,把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的工艺,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促使中水回用尽快实现产业化。
  现在有些城市的供水、排水、节水和水源分属不同的部门和机构管理,由于职能设置、互相之间配合不够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效率和效益。应逐步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按照责权利结合的原则,培养一批以技术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经营水务的经济实体,建设和经营供排水。应因地制宜地发展城市和工业供水经营主体的多元化。通过事业单位的转制和重组,发展中介机构,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通过多种措施,建立有利于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6.加大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力度
  中水回用,特别是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中水,在二、三产业和家庭中的回用,在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规模还比较小,需要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一方面,利用价格、投资等经济杠杆,鼓励中水回用;另一方面,对一部分用水户,特别是工业用水大户,用行政措施促使其用中水替代原来的自来水或者自备水源。经过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做法和经验,应该上升到法律高度,给予肯定,在新制定和修改法律、法规文件过程中,可予以适当考虑。
7.在调整各种供排水的价格、收费标准的同时,合理确定中水价格,促进和鼓励中水利用
  关于各种水的定价原则,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已经多次明确,今后关键是要加大落实的力度。制定和调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基本原则是“补偿成本,合理赢利,公平负担”。要加大水资源费的征收力度,逐步提高征收标准,用经济办法制约用户随意打井,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污水处理费要按照补偿合理成本和微利的原则逐步调整到合理水平。中水的定价原则,可按照使用中水“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由供水单位和用水户分享的原则,核定水费标准”。通过改革价格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处理好传统水价格、中水价格、水资源费以及污水处理费之间的关系,是促进中水回用的关键措施。
8.加强前期工作,加大投资力度
  在近期内实施的项目,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做好前期工作。在前期工作中,需要对污水处理厂、中水用户以及输水管道系统,从水质、水量、成本、效益等多方面进行论证,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方案。为了明确责权利关系,中水的供需双方应该事先签订供水合同。
  在进行前期工作的同时,应该多渠道落实建设和运行管理的资金。目前的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和运行费用的资金来源:一是无偿资金,即各级财政预算内拨款和收取的污水治理费;二是有偿资金,即利用国内外银行贷款,偿还贷款也是靠无偿资金。用自来水改成用中水以后,会给污水处理厂和用水户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供需双方都应该承担一定的建设和运行费用,也可向银行贷款。铺设输送中水的管道所需的资金,有必要适当补助一定的财政性资金。通过中水回用,降低了企业的用水成本,也节省了建设水源工程的投资,具有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