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农用的重金属安全性试验研究
hvzf80143
hvzf80143 Lv.6
2015年08月21日 07:05:06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尽管城市污水的污泥处置方法有多种,但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综合利用尤其是农业利用无疑是较好的选择[1、2]。与此同时,污泥农用也存在着二次污染的可能性,这主要源于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和病毒、病原体、寄生虫卵等有害物质。研究表明,选用合适的堆肥方法既可杀灭污泥中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又不会破坏污泥中的植物养分,但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污泥施于农田,会集中于植物体,并通过食物链与生物链的传递对人类产生毒害作用。为此,系统研究了桂林城市污水厂污泥的重金属特征,以确定其农用安全性。

  尽管城市污水的污泥处置方法有多种,但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综合利用尤其是农业利用无疑是较好的选择[1、2]。与此同时,污泥农用也存在着二次污染的可能性,这主要源于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和病毒、病原体、寄生虫卵等有害物质。研究表明,选用合适的堆肥方法既可杀灭污泥中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又不会破坏污泥中的植物养分,但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污泥施于农田,会集中于植物体,并通过食物链与生物链的传递对人类产生毒害作用。为此,系统研究了桂林城市污水厂污泥的重金属特征,以确定其农用安全性。
   1 污泥中的重金属成分
  1.1 污泥中重金属含量
  桂林城市污水的污泥重金属含量见表1。
表1 国内外部分城市污水的污泥重金属含量 mg/kg
元素

As

Cd

Cr

Cu

Ni

Pb

Zn

备注

桂林市

37

0.9

594

154

98

199

506


天津纪庄子

10

3

728

336


669

1 095

文献[5]

广州大坦沙



1550

2200

462

245

1 790

文献[6]

中国农用标准

75
75

5
20

600
1000

250
500

100
200

300
1000

500
1000

酸性土壤pH<6.5
中性和碱性土壤pH≥6.5

瑞典污泥


5~15

50~200

500~1500

25~1000

100~300

1 000~3 000

文献[4]

加拿大标准

10

20

1000

500

500

200

2 000

德国


10

900

800

200

900

2 500

文献[7]

注 桂林市数据为4个样品的平均值,中国农用标准为《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
  由表1可以看出,与国内其他城市的污泥相比,桂林城市污水的污泥中砷含量偏高,而镉、铬、铜、镍、铅和锌都较低。与国外标准相比较,只有砷、铬含量偏高。根据《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48-84,桂林城市污水的污泥中各重金属的含量除锌略高外,其他重金含量均低于我国农用污泥酸性土壤最高容许含量,可以考虑用作农业肥料。
   1.2 污泥中重金属的活动性
  污泥中重金属的毒害性除与含量高低有关外,还取决于其存在形式。EDTA(乙二胺四乙酸)是一种弱有机酸,可提取土壤中有机和无机络合物交换点上的金属,还可释放水溶态物质中的金属,而不破坏硅酸盐矿物晶格中的金属,因此EDTA溶液的提取量可代表植物的可吸收量。由EDTA溶液对桂林市污泥的试验结果(表2)可以看出,各种金属的提取率在23%~60%,即当污泥施于农田时23%~60%的重金属可被植物吸收。
表2 桂林市污泥重金属提取试验结果
元素

As

Cd

Cr

Cu

Pb

Zn

污泥原样(mg/kg干污泥)

29

1.3

450

137

63

515

提取后残渣(mg/kg干污泥)

12

1.0

290

97

25

380

提取率(%)

59

23

36

29

60

26

注 EDTA提取液的pH值为9.0,浓度为0.1 mol/L。
  2 污泥农用
  2.1 研制有机复合肥
  根据广西土壤条件的水稻种植经验,结合桂林市污泥的特点,以桂林市污泥为基质,适当添加尿素、过磷酸钙和生物钾肥研制成有机复合肥,其肥分约为(以重量计):N占11%,P2O5占4%,K2O占5%,外观呈黑褐色。
   2.2 有机复合肥在早稻上的应用试验
  为检验所制复合肥的肥效,于1999年4月8日—7月6日在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稻田进行了试验。
   2.2.1 试验肥料
  ① A:污泥有机复合肥,含氮、磷、钾分别为11%、4%和5%。
  ② B:污泥有机复合肥,含氮、磷、钾分别为10.7%、3.6%和4.7%。
  ③ C:市售四川新都产华丰牌高效三元复合肥,含氮、磷、钾分别为13%、5%和7%。
  ④ D:不施肥。
   2.2.2 试验设计
  试验水稻品种为金23保持系,生育期99d,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个水平,3个区组。第一组A、B、C施用量均为25kg/亩(667m2);第二组A、B、C施用量均为40kg/亩(667m2);第三组A、B、C施用量均为55kg/亩(667m2);D均为对照,不施肥。共有12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13m2。试验肥料均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每个小区设置田埂作为隔离,施肥后耙平耙均,以后各项技术措施(追肥、病虫防治、排灌等)均相同。
   2.2.3 试验结果
  ① 从禾苗长势看,施用有机复合肥A和B的各小区均明显好于对照区,与施用华丰牌的各小区无明显区别。
  ② 从干粒重和有效分孽看来,施用复合肥的各小区差异不明显,但均好于对照区,施用复合肥的各小区结实率无显著差异,均高于对照区。
  ③ 施用有机复合肥A、B分别比对照区组增产19%和18%,均比华丰牌复合肥的增产效果(13%)高(表3)。
表3 不同处理的水稻产量
处理

区组

小区平均

产量(kg)

平均亩产量

(kg)

比对照

组增产




A

B

C

D

9.71

8.90

8.87

8.15

10.56

10.88

10.23

8.08

8.88

9.20

8.52

8.26

29.15

28.98

27.62

24.49

486

483

460.5

408

19%

18%

13%

  3 施用复合肥后农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系统采集各种早稻稻谷及稻茎样品,测定重金属含量以检验施用污泥有机复合肥后稻谷的安全性。由表4可知,不同稻谷中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大致相同,砷、镉的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由表5可知,施用不同肥料的稻茎中砷含量一般在检出限以下;镉、铬、铜、镍、铅、锌元素在不同稻茎中的平均含量基本相同。
  对不同稻谷、稻茎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的方差分析见表6和表7。数据表明:①对稻谷来说,各种肥料间F值在0.86~1.50,均小于临界值4.76,说明施用不同肥料的稻谷重金属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区组间F值在0.06~1.02,均小于临界值5.14,说明区组间稻谷重金属含量差异不显著,取样、分析误差小。②对稻茎而言,各种肥料间F值在0.08~4.46,均小于临界值4.76,说明施用不同肥料对稻茎重金属含量影响不显著。而区组间F值在0.10~1.98,均小于临界值5.14,说明区组间稻茎重金属含量差异不显著,取样、分析误差小。
表4 早稻稻谷中重金属元素含量 mg/kg

样号 

As

Cd

Cr

Cu

Ni

Pb

Zn

A1

-

0.02

10

20

7

11

19

A2

-

0.03

9

12

8

10

16

A3

-

0.02

9

13

9

12

23

平均值

 

0.023

9.3

15

8

11

19.3

B1

-

0.01

9

12

7

9

30

B2

-

0.01

10

13

7

11

21

B3

-

0.02

12

12

11

10

29

平均值

 

0.013

10.3

12.3

8.3

10

26.7

C1

-

0.03

10

12

9

11

44

C2

-

0.02

9

12

8

9

29

C3

-

0.01

8

12

7

8

20

平均值

 

0.02

9

12

8

9.3

31

D1

-

0.02

9

12

8

9

23

D2

-

0.03

11

17

11

10

54

D3

-

0.02

10

13

8

9

26

平均值

 

0.023

10

14

9

9.3

34.3

国家标准

0.7

0.2


 

 

 

 

注 1 国家标准值依据《食品中镉允许量标准》GB38—84和《食品卫生标准》GB 2715—81。
  2 A、B、C、D后的1、2、3分别表示不同的施肥量:25、40、55kg,下表同。
  3 表中数据为中南工业大学重点实验室测定,分析方法均为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表示含量<0.05。
表5 早稻稻茎中重金属元素含量 mg/kg

样号

As

Cd

Cr

Cu

Ni

Pb

Zn

JA1

-

0.06

37

21

20

17

87

JA2

-

0.04

24

19

14

14

74

JA3

-

0.05

25

19

14

17

77

平均值


0.05

28.7

19.7

16

16

79.3

JB1

-

0.05

29

17

15

17

62

JB2

-

0.06

35

22

17

14

101

JB3

-

0.04

22

55

14

15

59

平均值


0.05

28.7

31.3

15.3

15.3

74

JC1

-

0.06

46

22

17

19

90

JC2

-

0.06

31

22

18

17

104

JC3

-

0.05

25

18

13

16

67

平均值


0.05

34

20.7

16

17.3

87

JD1

1.7

0.06

37

21

20

19

88

JD2

-

0.05

23

18

13

16

59

JD3

-

0.06

39

21

18

26

86

平均值


0.057

33

20

17

20.3

77.7

表6 稻谷重金属含量方差分析F检验值

项目

Cd

Cr

Cu

Ni

Pb

Zn

临界值

肥料间 F值

1.14

0.93

1.50

1.00

1.22

0.86

F0.05(3,6)=4.76

区组间 F值

0.43

0.07

0.51

1.02

0.06

0.23

F0.05(2,6)=5.14

表7 稻茎重金属含量方差分析F检验值

项目

Cd

Cr

Cu

Ni

Pb

Zn

临界值

肥料间 F值

0.08

0.42

0.81

0.19

2.03

4.46

F0.05(3,6)=4.76

区组间 F值

0.10

1.98

0.73

1.53

1.69

0.60

F0.05(2,6)=5.14

  因此,施用污泥有机复合肥未造成稻谷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增加,污泥有机复合肥是安全的。
   4 结论
  ① 对桂林市4个污水厂污泥的系统测定表明,污泥中有机质、氮、磷和钾等有益成分含量较高。而重金属等含量较低,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污泥农用标准。
  ② 田间试验表明,有机复合肥肥效好,水稻施用有机复合肥后增产18%~19%,肥效略优于市售的华丰牌复合肥。
  ③ 对施用污泥有机复合肥的稻谷进行的测试表明,其中的重金属含量与施用其他肥料的稻谷无明显差别。
  ④ 由于污泥中仍有23%~60%的重金属有可能被植物吸收,而重金属又有逐渐累积的特点,因此长期使用污泥肥料需进行必要的监测。
   参考文献
  [1]王敦球,解庆林,李金城,等.城市污水污泥农用资源化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1999,21(6):50-52.
  [2]韦朝海,陈传好.污泥处理、处置与利用的研究现状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11(4):10-13.
  [3]国家环境保护局.水污染防治及城市污水资源化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4]吴启堂,林毅,曾海思.城市污泥作复合肥粘结剂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1992,8(4):20-22.
  [5]姚刚.德国的污泥利用与处置[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13(1):43-47.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