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汉北路景观绿化工程
yedeshang
yedeshang Lv.7
2015年06月02日 11:58:24
只看楼主

路旁绿地内乔灌木、草坪生长繁茂。  盐滩不毛之地变生态廊道  一望无际的盐池,掺杂着咸味的海风……从2008年到2009年中,天津中新生态城汉北路工程历时近两年。还在做基底处理时记者曾到现场采访,对那里恶劣的自然环境印象深刻。如今,工程已完工整整一年,良好的景观效果成为中新生态城的绿化标杆。  设计以“生态”为核心“中新生态城落户天津滨海新区,对新区发展意义重大。”项目代建公司、天津生态城市政景观公司副总经理张立博表示,汉北路是连接滨海中心城区和生态城的重要通道。作为生态城建设的第一条景观道路,汉北路就是生态城的门户,绿化的意义不言而喻。

20111125050135829.jpg
路旁绿地内乔灌木、草坪生长繁茂。

   盐滩不毛之地变生态廊道
  一望无际的盐池,掺杂着咸味的海风……从2008年到2009年中,天津中新生态城汉北路工程历时近两年。还在做基底处理时记者曾到现场采访,对那里恶劣的自然环境印象深刻。如今,工程已完工整整一年,良好的景观效果成为中新生态城的绿化标杆。
  设计以“生态”为核心“中新生态城落户天津滨海新区,对新区发展意义重大。”项目代建公司、天津生态城市政景观公司副总经理张立博表示,汉北路是连接滨海中心城区和生态城的重要通道。作为生态城建设的第一条景观道路,汉北路就是生态城的门户,绿化的意义不言而喻。
  项目设计工作由天津泰达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丰富的盐碱地项目设计经验为汉北路绿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工程两侧都是盐池和鱼塘,盐碱化程度很高,因此‘生态’是设计的核心宗旨。”设计师尤再健表示,为了集约用地,追求生态效益的最大化,综合景观路、城区路、防护林三方面要求,并没有将绿带规划得过于宽阔。道路全长10公里,两侧绿带设计平均各为20米,最宽处50米,总面积约64万平方米,其中铺装面积仅有3200平方米。
  考虑到道路景观应该是流动和变化的,“长线条、大色块、多组团”成为项目设计的总体特色。植物采取自然式种植,不同造型、色彩和高低的乔灌木有机结合。整体景观以后方栽植的毛白杨为背景,中间配以观赏性较强的合欢、金叶国槐等小乔木,前面以色彩丰富的花灌木和绿篱为主。千头椿、柽柳、白蜡、碧桃、二月兰等五十多种耐盐碱植物共同组成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生态廊道。
  虽然建设时只有汉北路一条路在施工,与其相交的道路还未动工,但设计时就根据规划蓝图,以在未来的交叉口处做成节点景观为出发点,从选材、品种搭配、布置形式上处处体现精细化和文化品位,形成道路沿线一个个景观亮点的同时,也避免了今后出现重复建设的问题。
   施工集合先进排盐技术
  实用、经济、美观是滨海新区绿化的目标,有了好的设计图,如何解决土壤盐碱化问题,保证绿化的成活率至关重要,也决定了日后的绿化中采取何种排盐方式。据了解,多年来天津盐碱地绿化的丰富经验,很多都用在了汉北路绿化项目中。“排、抬、淋、肥”四大步骤显示了施工队伍面对恶劣自然环境时的智慧。
  张立博对其中的重点进行了详细解释。绿化带的基底是淤积了几百年的淤泥,因此最下层要进行抛石挤淤,铺垫厚度为1.2米至1.5米不等的石头,最厚的地方甚至达到2米。石头上面铺设一层废土,废土上面设盲管。再上面是淋水层,由石硝铺设而成,石硝上面是厚度为1.2米至1.5米的客土。排盐系统由“盲管、盲管沟、淋层、排盐井”组成,排盐井每隔100米修建一个。为了避免地下盐水上返影响植物生长,部分地区还铺设了防渗土工膜。尤再健介绍说,汉北路的市政排水系统采用路侧收水的方式,将雨水井放在绿地中,方便排盐管的导入,使排盐和雨水收集共用一套系统,有效节约了资金。
  整个项目客土用量超过60万立方米,所有客土经过掺拌细沙、草炭土和盐碱地专用改良肥等改造成为合格的种植土,为保证植物健康、茁壮生长创造了优良环境。

20111125050135829.jpg

sango1986
2017年11月01日 09:12:50
2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