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水”弹性城市的绿色海绵 项目位置: 黑龙江 哈尔滨 项目类型: 公园 项目概述: 当代城市在面临灾涝的时候并不是弹性的。景观设计为解决这一问题起到关键作用。这个项目宣布了雨洪公园的诞生,作为城市的“绿色海绵”,清洗和储存城市雨水,自然栖息地得到保护与蓄水层补给等各种生态系统运行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加上公园的娱乐功能和审美体验都改善着这座城市发展。
-
项目名称: 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水”弹性城市的绿色海绵
-
项目位置: 黑龙江 哈尔滨
项目类型: 公园
项目概述:
当代城市在面临灾涝的时候并不是弹性的。景观设计为解决这一问题起到关键作用。这个项目宣布了雨洪公园的诞生,作为城市的“绿色海绵”,清洗和储存城市雨水,自然栖息地得到保护与蓄水层补给等各种生态系统运行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加上公园的娱乐功能和审美体验都改善着这座城市发展。
项目详情:
从2006年开始,位于哈尔滨东部的群力新区开始键设,总占地27平方公里,建筑面积大3200万平米,规划13-15年时间全部建成。将近有30万人口。新区绿地面积占16.4%,大部分土地将是城市的硬化地面。而当地的年降雨量是567毫米,却集中在6至8月(占60-70%)。本地处于低洼平原地带,历史上洪涝频繁。 - 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获得12年ASLA专业组唯一的“综合设计类杰出奖”.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探索了一条通过景观设计来解决城市雨洪问题的创新方法:即建立城市“绿色海绵”,将雨水资源化,使雨水发挥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补充地下水,建立城市湿地,形成独特的市民休闲绿地等等。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目前已经成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评委会称该设计“耳目一新!他开创了一个新的专业方向。设计为景观创造了多种不同的时刻。”
近年来,城市涝灾已成为困扰着中国各大城市,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雨后“看海”已成雨季无奈风景。涝灾给城市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害,并危及生命。城市雨洪公园的诞生,为解决城市涝灾指明了一条出路,一条通过生态和景观设计来解决常规市政工程所没能解决的更有效的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首个雨水公园在哈尔滨群力新区出现了。从2006年开始,位于哈尔滨东部的群力新区开始键设,总占地27平方公里,建筑面积大3200万平米,规划13-15年时间全部建成。将近有30万人口。新区绿地面积占16.4%,而大部分土地将是城市的硬化地面。而当地的年降雨量是567毫米,却集中在6至8月(占60-70%)。本地处于低洼平原地带,历史上洪涝平繁。2009年中,受当地政府委托,俞孔坚和他的团队,承担了群力新区的一个主要公园设计。
-
-
公园占地34公顷,为城市的一个绿心。场地原为湿地,但由于周边的道路建设和高密度城市的发展,导致该湿地面临水源枯竭,湿地退化,并将消失的危险。设计的策略是将该面临消失的湿地转化为雨洪公园,一方面解决新区雨洪的排放和滞留,使城市免受涝灾威胁,同时,利用城市雨洪,恢复湿地系统,营造出具有多种生态服务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实践证明,设计获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设计的意图。建成的雨洪公园,不但为防止城市涝灾做出了贡献,同时成为新区城市居民提供优美的游憩场所和多种生态体验。同时,昔日的湿地得到了回复和改善,并已晋升为国家城市湿地。该项目成为一个城市生态设计,城市雨洪管理和景观城市主义设计的优秀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