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底框血一样的教训!希望对做底框新人的一点建议!
结构刘
结构刘 Lv.8
2015年04月22日 11:41:00
只看楼主

为什么会有底部框架这种结构!强烈建议取消这种抗震及其不利的混合结构形式!路还的走!工程还得做!下面我希望通过我的亲身体验与一点小小的经验希望给那些做底框的新人一些忠告!如果您已经有十年的结构经验,那么请您离开!1、底框计算到底用那一种程序,怎么计算!PKPM有三个模块可以做!是什么顺序怎么做,论坛上很多,不知道可以搜一搜!我的答案是PK,用SATWE复核,复核内容主要是吊筋和附加箍筋,论坛有一贴漏掉吊筋的,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很多人说PK偏大,的确是这样的,我感觉SATWE偏小。

为什么会有底部框架这种结构!强烈建议取消这种抗震及其不利的混合结构形式!路还的走!工程还得做!下面我希望通过我的亲身体验与一点小小的经验希望给那些做底框的新人一些忠告!如果您已经有十年的结构经验,那么请您离开!
1、底框计算到底用那一种程序,怎么计算!PKPM有三个模块可以做!是什么顺序怎么做,论坛上很多,不知道可以搜一搜!我的答案是PK,用SATWE复核,复核内容主要是吊筋和附加箍筋,论坛有一贴漏掉吊筋的,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很多人说PK偏大,的确是这样的,我感觉SATWE偏小。
2、SATWE看起来比较简单适合新手用,属于傻瓜型,PK不是很直观,需要一些技术含量!底框是需要靠电脑,但是手算是必不可少的!有人说PK麻烦要一榀一榀的抽,不要怕麻烦,其实没有几根梁,如果截面尺寸不是反复的调整,不是很慢!因为SATWE的结果很多需要你自己去判断它的准确性!这是新手最缺乏的!我们不是想刻意做大,因为我们这些新手还没有做小的能力!
3、怎么使用PK来做底框,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1)PM建模,这个是基础,活载输入没什么好说,按照规范走,我的老师告诉我楼梯按照疏散消防楼梯3.5走,我也一直是这么做的。恒载:大家可以问一下自己院里老人儿是怎么输的,空心板+双面粉刷+楼面做法,我大概输3~3.5,现浇板100mm我输3.5~4。
(2)抗震验算通过,侧向刚度比要满足规范。
(3)我要提醒大家重要的东西来了:开始选项有几个重要参数大家需要重视
1、墙体材料自重:一般按照实心粘土砖为22,这个是加双面粉的,没有特殊要求不要动他。如果确实要动,多孔砖密度较小KP1型资料显示为16.63KN/M3加双面粉,19~20左右。
2、按照经验考虑墙梁作用上部荷载折减:这个选项一般不选。原因无经验即不选。
3、按照规范方法确定托梁上部荷载:一般不按照墙梁计算,不选。
4、剪力墙侧移刚度考虑边框柱作用:与剪力墙多少有关,不选偏安全。
上面说的我都是不选,但是必须要选的时候希望注意以下几点:此为网上收集仅供参考:
关于底框-抗震墙结构框架梁荷载的折减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上时,上部荷载不折减,按100%作用在托梁上,托梁配筋与普通梁一样按受弯构件计算. 当6.7度(0.1g.0.15g)时,上部荷载可考虑乘折减系数,此时托墙梁配筋与普通梁一样按受弯构件计算,因此,输入的折减系数不应太小,一般可输入0.7~0.9,但不应少于四层荷载值.
也可将折减与墙梁同时勾选.程序根据砌体规范7.3.2条判断框架梁和过度层墙体是否符合墙梁的一般规定,对符合规定的框架梁和框支墙体按墙梁设计,对不符合规定的框架梁或框支墙体不考虑墙梁作用,在不满足墙梁的条件下,程序按折减去处理,但一般不考虑框架柱的边框作用.
4、以上通过后,形成PK文件,要一榀抽,然后进入PK查看计算结果。重要的内容又来了:
不要只看配筋,剪力图也是很重要的,《强剪弱弯》要深刻理解,箍筋的多少是剪力来决定的,底框主要是剪力控制,我在剪力上吃过大亏,血一样的教训!一定要注意!很多新人问有剪力怎么知道箍筋,SAWTE配筋率这个东西不是很直观,我的方法查图表,我用的是中南建筑设计院的图表,其他应该也有,看图表!
恒载,活载图很直观,还可以进行手算符合!重点又来了,附加箍筋,吊筋怎么来的!集中力啊!这在恒活图中表较清晰,还是要查表!上面的数值不知道是标准值,还是设计值!这一点还是请有经验的老师解答一下!如果不放心,还可以在PK中绘制梁图进行复核!
总结一下:我说的方法可能有点麻烦,但是做结构就是不能怕麻烦。可能还有一点,就是设计时间的问题,很多工程问题都是时间太紧张的原因。这一点没有办法,最后我还是送给大家一句话,谨慎谨慎再谨慎,小心小心再小心!我的心在流血,这就是我血一样的教训!
light88
2015年04月22日 11:47:54
2楼
如果PKPM的周期折减系数能够分层输,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
回复
light88
2015年04月22日 11:49:21
3楼
底层应该做刚一点 ,加强再加强
回复
天天都努力
2015年04月22日 13:43:38
4楼
非常好的帖子
回复
偷地雷的
2015年04月22日 14:40:41
5楼
记得教我的老总工那会告诉我60、70年代流行的是底框上砖混,当然现在很少了,基本取消了。那会尤其是抗震设防低的地方还是满普遍流行滴,好比老毛子的火柴盒。
回复
洞房不败之玉女
2015年04月22日 17:32:20
6楼
无间道帖子上也有这样的文章,貌似还一样
回复
softice2015
2015年04月23日 15:31:49
7楼
呵呵,这个必须的注意
回复
阿平18
2015年04月23日 15:39:24
8楼
我这还流行底部框架结构,我们检查房屋安全一般就看看底部梁柱不要受损就可以。
回复
co1427985094673
2015年04月23日 16:28:56
9楼
进来学习,以后多注意些
回复
w949940526
2015年04月23日 18:06:17
10楼
学习学习,不过没说明底框的劣势在哪里,望补充。
回复
撒思开库
2015年04月24日 09:34:32
11楼
底框,一个做了就不想再做的结构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