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WE结果文本分析及相应措施
wxylj1989000
2015年04月16日 10:42:17
来自于PKPM
只看楼主

SATWE 中分析结果文本显示结果分析七大比值:刚度比;楼层抗剪承载力(即最小楼层抗剪承载力之比);周期比;楼层剪重比;位移比;轴压比; 总信息: 相邻层侧移刚度比: Ratx 、Raty :XY方向本层侧刚度与下一层比值,不应大于2.0 Ratx1 、Raty1 :XY方向本层侧刚度与上一层70%或上三层平均的80%比值,不宜小于1.0:抗规3.4.3

SATWE 中分析结果文本显示结果分析
七大比值:刚度比;楼层抗剪承载力(即最小楼层抗剪承载力之比);周期比;楼层剪重比;位移比;轴压比;
总信息:
相邻层侧移刚度比:
Ratx 、Raty XY方向本层侧刚度与下一层比值,不应大于2.0
Ratx1 、Raty1 XY方向本层侧刚度与上一层70%或上三层平均的80%比值,不宜小于1.0:抗规3.4.3
Ratx2 、Raty2 XY方向本层侧刚度与上一层90%、110%或150%比值,不宜小于1.0:高规3.5.2
刚度比 Ratx1不满足时:1、程序调整:该楼层为薄弱层,该层地震剪力放大1.25倍;
2、降低本层层高,提高上层层高;
3、加强本层墙梁柱刚度,削弱上层;
4、加大本层砼标号,降低上层标号,加大本层柱墙截面。
Ratx>2.0 ,Ratx=本层刚度/下层刚度,增加本层层高,降低本层砼强度,本层刚度下降;减少下层层高,提高下层砼强度,下层刚度上升,都可以使Ratx≤2.0
Ratx1<1.0 时,Ratx1=本层刚度/0.7上层刚度,降低本层层高,提高本层砼强度,加大构件截面;提高上层刚度,降低上层砼强度,减少构件截面,都可以使Ratx1>1.0
层间受剪承载力(楼层抗剪承载力):楼层抗剪承载力、及本层与上一层比值;高规3.5.3;抗规3.4.4
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B级高度不应小于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高规3.5.3
不满足时:增大构件截面尺寸,提高砼等级,加墙等
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指定薄弱层个数”中填入该楼层层号,将该楼层强制定义为薄弱层,SATWE按规定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15倍。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适当提高本层构件强度(如增大柱箍筋和墙水平分布筋、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加大截面)以提高本层墙、柱等抗侧力构件的抗剪承载力,或适当降低上部相关楼层墙、柱等抗侧力构件的抗剪承载力。
抗剪承载力=本层/上一层,当A级高度<0.65时,增到本层构件截面尺寸,提高砼等级,加墙;同时降低上层的。

单位面积重力:高层建筑由恒载和活载引起。具体由“各层的质量、质心坐标信息”中恒载质量+活载质量与“各楼层等效尺寸”中面积的比值。。。高规5.1.8条文说明

框架与框架剪力墙结构约为12kN/㎡~14 kN/㎡,剪力墙与筒体结构约为13 kN/㎡~16 kN/㎡,而其中活荷载部分约为2 kN/㎡~3 kN/㎡,只占全部重力的15%~20%,活荷载不利分布的影响较小。
单位面积重力:1t=10kN…..1吨等于10kN…..1000kg=10kN


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 :
周期:2个平动周期+1个扭转周期。。高规3.4.5
周期比: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超过A级高度的混合结构及高规第10章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第一振型第二振型有扭转时,加大周圈刚度,减少中间刚度。
其他类型详见《004-第一或第二振型为扭转时的调整方法》
在风荷载信息中,结构X、Y向基本周期(s),需按计算周期Tx与Ty乘以周期折减系数后回填到风荷载信息中。
周期折减系数:高规 4.3.17
1、 框架结构取0.6~0.7
2、 框架剪力墙结构0.7~0.8
3、 框架核心筒0.8~0.9
4、 剪力墙结构0.8~1.0
有效质量系数 (%) 高规5.1.13第一条:计算振型应使各振型参与质量之和不小于总质量的90%
楼层剪重比:抗震规范(5.2.5)条要求的X向楼层最小剪重比
重比和规范相比相差不大: 1 、在 SATWE 调整信息 中勾选 按抗震规范 5.2.5 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 ,程序可调整
2
、在 SATWE 调整信息 中的 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 中输入大于 1 的系数,把 0.8 除以最小的剪重比系数即可得到 放大系数 以此增大地震作用,满足剪重比要求。 尽量放大系数控制住 1.2 以内 不然说明刚度太小应加大刚度
3
、在 SATWE 地震信息 中的 周期折减系数 中适当减小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不过一般情况下如果剪力墙你填的 1 改成 0.9 即可,总之当填充墙比较多时可多折减些 一般 0.8-1.0 经常取 0.9
如果你的结构布置刚度不合适的话,调整布置,如果合适 就调整信息 中的 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朱炳颜的书建筑结构问答 116 页说,只可整信息 中的 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 。还有就是嵌固端如果在地下室顶,地下室时貌似是不用考虑的
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情况进行调整: 1 、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 2 、当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合适的经济技术指标; 3 、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当时,可在 SATWE 调整信息 中的 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 中输入大于 1 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SATWE 位移输出文件
最大层间位移角 高规3.7.3中表格3.7.3
框架:1/550
框剪结构、框架核心筒、板柱剪力墙结构:1/800
筒中筒、剪力墙:1/1000
除框架结构外的转换层:1/1000
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这俩比值详见高规 3.4.5SATWE结果文本分析及相应措施
免费打赏
wxf20072008
2015年04月18日 10:02:38
2楼
先收了,谢谢了。:kiss:
回复
mindfucking
2015年04月21日 14:23:13
3楼
好资料,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ctxxxci
2015年11月09日 20:47:37
4楼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ctxxxci
2015年11月10日 22:39:20
5楼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