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要求。(2)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是否可行: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是否符合区域总体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当地环境功能区划、生态规划;环境容量是否满足项目建设需要;(3)建设项目有那些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敏感目标等判定是否准确;建设项目组成是否完整,评价内容、评价等级、评价范围、评价标准等判定是否准确,是否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4)工程概况是否清楚,工程分析是否透彻;污染源强是否准确,改扩建项目“三本帐”是否清楚;各种平衡是否准确;
(2)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是否可行: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是否符合区域总体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当地环境功能区划、生态规划;环境容量是否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3)建设项目有那些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敏感目标等判定是否准确;建设项目组成是否完整,评价内容、评价等级、评价范围、评价标准等判定是否准确,是否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
(4)工程概况是否清楚,工程分析是否透彻;污染源强是否准确,改扩建项目“三本帐”是否清楚;各种平衡是否准确;
(5)现状调查站位的数量、布设是否合理,调查内容、频率、时间是否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现状监测是否是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引用的数据、资料是否清楚、准确,是否明确了引用的数据、资料来源和时间;
(6)环境现状分析评价内容是否全面,评价方法是否合理,评价结果是否准确、可信;采用的预测模式(方法)、参数的选择是否合理、正确,预测内容是否完整,预测评价结果是否准确、可信;
(7)环境事故风险分析评价内容是否全面,采用的预测方法、模式是否合理、正确,预测结果是否准确、可信,应急处理措施和对策分析是否合理、可行;
(8)环境保护对策、治理措施、生态保护措施等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技术、经济论证是否准确,是否可以作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依据;环保措施及竣工验收一览表是否完整;
(9)清洁生产分析是否合理、正确;是否满足清洁生产要求;
(10)总量控制(允许排放量计算等)分析是否合理,给出的污染物总量和污染物削减措施是否明确、合理;
(11)公众参与是否按规范进行;内容介绍是否客观真实,是否包含了工程主要环境影响问题,利益相关者比例是否合适,调查结果分析是否全面、合理;
(12)项目可行性:是否同意报告书的结论;是否同意工程建设,并阐述理由;
(13)图件、附件、计量单位是否规范;篇幅文字是否简练;项目登记表是否准确;
(14)报告书质量:报告书突出的优点和特点;报告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缺点;建议报告书修改、补充和完善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