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中几个问题的处理方法
wanglixin6181
2014年02月25日 13:13:52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一介书生第二 于 2014-2-25 13:09 编辑 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中几个问题的处理方法 针对小(2)型水库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在其除险加固设计中,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下面就相关问题的处理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1、防洪问题的处理方法 在防洪问题的处理上,我们有时的确难以取舍。 若坝顶高程不足,既可以采用加高大坝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降低溢流堰高程或增加溢洪道宽度的方式。由于小(

本帖最后由 一介书生第二 于 2014-2-25 13:09 编辑

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中几个问题的处理方法

针对小(2)型水库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在其除险加固设计中,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下面就相关问题的处理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1、防洪问题的处理方法
在防洪问题的处理上,我们有时的确难以取舍。
若坝顶高程不足,既可以采用加高大坝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降低溢流堰高程或增加溢洪道宽度的方式。由于小(2)型水库本身库容就小,水量比较宝贵,所以往往不会去改变其正常蓄水位。如果增加溢洪道宽度有可能时,就可以减少加高大坝的工程量,否则还是只能加高坝体。这时,一般需要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最终确定方案。
若采取加高大坝的方式,则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当从下游坝坡培厚时,会增加大坝的占地面积,这在一部分工程中会出现一个政策处理问题(主要是利益纠纷),有时会有相当大的难度。若从上游加宽,则会减少一部分库容。所以还是得考虑因地制宜,并需要有方案比较,以权衡利弊。
2、渗流问题的处理方法
一个基本原则还是不变的:上截下排。
上截就是截渗。可以根据水库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在上游坡增设黏土斜墙,上游坝坡增设防渗土工膜,坝体中部增设黏土井柱(黏土套井)或混凝土防渗墙,采用劈裂灌浆法处理坝体渗漏,等等。各种方法都有其自己的特点,涉及到资金、场地、设备、施工水平等,宜通过方案比较来定。
下排就是排水。常用的方式有贴坡排水、棱体排水、排水减压井排水等,需要根据现有条件有针对性地选用。其中贴坡排水方式简单,投资省,对原有坝体影响较小,但不能降低渗流出逸点高度。棱体排水效果较好,但对坝体影响较大,投资多。排水减压井适于坝基渗漏水的处理,效果也比较明显,但对施工的要求高,管理维护工作量大。
3、滑动问题的处理方法
从大量小(2)型水库的现状来看,滑动问题并不突出。在安全鉴定过程中,复核其抗滑稳定性时基本能满足规范要求。主要原因在于坝高相对较低,坝坡大都在12及以上,且坝顶超载问题几乎不存在(坝顶不通车)。
当坝坡抗滑稳定不满足要求时,一般都是采用放缓坝坡的方法。当坝脚处余地较大时,也可采用设置镇压平台的方式。坝高较大的水库,宜采用分级坝坡,并在中间设置马道,小(2)型水库的马道宽度有1~2米即可。
从土坡稳定分析角度上看,应避免水流进入坝坡(主要是下游坝坡)土体,所以做好坝顶与坝坡的排水是非常必要的,可通过设置纵、横向排水沟来解决。
4、引水问题的处理方法
对小(2)型水库,重新开设引水隧洞一般不具有可行性,这主要受制于建设资金的使用。由于隧洞的开挖有一个最小施工断面,对规模较小的水库工程而言,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当现有坝下埋管的安全性能得到保证时,可以继续保留;当存在一定的隐患但可以修复时,则予以修复并消除隐患;当隐患不易消除时,若坝高不大,则可以改为虹吸管引水,并将原有埋管予以封堵;当存在严重隐患而又不能采取其他方式时,则只能通过坝体开挖后重新埋管,但应注意施工质量,确保渗流稳定安全。
目前,借鉴给排水工程中管道非开挖施工工艺,在大坝两侧山体中通过定向钻工艺设置引水管道,在少量工程中已有应用,有条件时可以尝试一下。虽然投资相对比较大,但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并且耐久性也较好。
免费打赏
lichangsong502
2014年02月25日 18:44:53
2楼
版主总结的还算不错
回复
slzp
2014年03月03日 17:51:04
3楼
学习一下!:victory::victory::victory:
回复
echo0113
2014年03月04日 09:59:36
4楼
可以好好学习下了
回复
m412369
2014年03月06日 19:58:55
5楼
如果楼主再说一点输水涵洞的处理方法就好了。我接触的小2型涵洞都是埋在坝下的,有些进口启闭设施破损,或渗漏,有的涵洞,坝下部分开裂变形产生渗漏,很棘手。
谢谢楼主。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