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建筑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考
buzaijiucan
2013年11月30日 14:15:10
只看楼主

  由于建筑业是开放市场的竞争行业,有流动性大和野外作业的特点,决定了建筑企业具有高风险性,加之我国近二十多年来快速发展的需要,国家对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建筑市场和从业人员规模快速膨胀,掩盖了许多本该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步伐放缓,沉积已久的问题和矛盾愈显突出和尖锐,主要表现在:  (一)体制、机制不健全,责、权、利不明晰  目前,国有建筑企业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资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在进行管理和运作,企业是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托对本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依据《公司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升值。作为上市的总公司,基本上按照《公司法》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而作为总公司下属的二、三级集团公司、工程公司,虽然也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基本上是按过去的行政管理方式。这种上下不统一的双重管理体制,极大的制约了二、三级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另外,国有企业在承担经济责任的同时,还承担着大量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当前,社会上有把国企的后两种责任放到经济责任之前的趋势,把许多该由政府行政解决的事情转移到要企业用钱解决,国企这种多重身份的角色,责、权、利不清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由于建筑业是开放市场的竞争行业,有流动性大和野外作业的特点,决定了建筑企业具有高风险性,加之我国近二十多年来快速发展的需要,国家对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建筑市场和从业人员规模快速膨胀,掩盖了许多本该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步伐放缓,沉积已久的问题和矛盾愈显突出和尖锐,主要表现在:
  (一)体制、机制不健全,责、权、利不明晰
  目前,国有建筑企业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资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在进行管理和运作,企业是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托对本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依据《公司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升值。作为上市的总公司,基本上按照《公司法》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而作为总公司下属的二、三级集团公司、工程公司,虽然也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基本上是按过去的行政管理方式。这种上下不统一的双重管理体制,极大的制约了二、三级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另外,国有企业在承担经济责任的同时,还承担着大量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当前,社会上有把国企的后两种责任放到经济责任之前的趋势,把许多该由政府行政解决的事情转移到要企业用钱解决,国企这种多重身份的角色,责、权、利不清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行业监管机制不完善,企业合法权益难保障
  建筑行业涉及面非常广,从项目立项、资金来源、评估、设计、招投标到施工建设、营运管理、维护管理等,牵连着国家利益、投资者利益、企业利益,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利益诸多方面,国家、地方政府、行业虽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但由于政府对各利益群体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使得在执行过程中变的跑偏走样,投资者可以随意决定投资大小,资金到位与支付时间,建设方可随意决定标准高低,进程快慢,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可随意提出补偿条件,施工单位特别是国有建筑企业既不能得罪建设方,也不能得罪地方群众,为了生存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往往被迫接受不平等条约,而这种状况有愈演愈烈的倾向。
  (三)国内市场供需矛盾逐渐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靠投资维系的建筑市场必将受到规模压缩的影响。此前,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国家为缓解其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用四万亿投资基础建设领域拉动经济发展,使得基建投资极度扩大,也速生了一大批的建筑施工企业。随着国家交通路网基本建成,城镇商业建筑受国家调控制约,也将放缓建设速度。可以预见,今后若干年内,国内建筑市场将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
  (四)企业内部基础管理薄弱,风险防控意识不强
  建筑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流动性大,使之就业的准入门槛较低,加之企业管理的项目覆盖面广,管理跨度大,一般一个一万多人的集团公司,带着十几万、二十几万的农民工,分布在全国二十几个省区,上百多个工点,项目几年换个地方,以至企业规章制度在项目施实中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企业的管理是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而企业的所有资金来源于项目,所以项目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效果。项目管理团队远离总部,往往失去有效监管,给企业带来巨大潜在风险。
  (五)企业结构不合理,国际竞争力不强
  当前,国有建筑企业产业结构模式基本相同,除占比不多的科研、设计、咨询、监理单位外,绝大多数施工企业经营收入的70~90%来自微利或无利的施工生产,企业大而全,大而不强。国内市场处在同一竞争平台,往往一个项目有十几家,上百家企业参与竞争,十几家企业争一个几亿,几十亿的标段,结果导致恶性竞争,极大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而在国际上,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加上装备、技术、材料相对落后,国际经营人才缺乏,结构模式较为单一,虽然近几年有不少大型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市场竞争,但基本上是在少数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从事较为单一的施工承包,效益并不看好,甚至严重亏损者也常有之。据国际建筑市场权威机构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发布,2012年全球最大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前225家中,中国占41家,较2011年增加了7家。前十位中,只有中国交通股份公司排名第十位,前九位均为国外企业。报告还指出,中国公司国外承包项目的利润相对讲低于平均水平,不及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建筑企业利润的三分之一,可以看出,我们的规模、效益、竞争实力与发达国家公司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免费打赏
daheshop
2013年11月30日 14:21:41
2楼
行业监管机制不完善,企业合法权益难保障
回复
www.xzfangda.com
2013年11月30日 14:47:48
3楼
国内市场供需矛盾逐渐突出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