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域性,山区学校教学楼方案设计+实景图
supermanstar
2013年11月20日 11:16:24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supermanstar 于 2013-11-20 11:18 编辑 地域性是建筑的最本质属性之一,显示了一定独特的建造特征及文化特色,与普适性相对。作为建筑师,在龙潭中心学校项目设计中,期望用一种适时的途径和轻松的状态来反映建筑的地域性,并使用“低技术”,即使用简朴的设计策略来建造一个适合、真实及融入环境的建筑。建筑体快 建设地点: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龙潭村 建筑面积:

本帖最后由 supermanstar 于 2013-11-20 11:18 编辑

地域性是建筑的最本质属性之一,显示了一定独特的建造特征及文化特色,与普适性相对。作为建筑师,在龙潭中心学校项目设计中,期望用一种适时的途径和轻松的状态来反映建筑的地域性,并使用“低技术”,即使用简朴的设计策略来建造一个适合、真实及融入环境的建筑。

2.jpg
建筑体快

建设地点: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龙潭村
建筑面积:4414m2
功能:教学楼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设计单位:云南省设计院
所获奖项:第三届云南卡瓦格博优秀建筑创作一等奖

3.jpg
基地现状

背景
龙潭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位于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龙潭村——一个白族、彝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小村落。村子的北部是一座小山,整个村子的民居沿着山脚呈带状展开,自然聚落的状态尚有保存,旧民居多为典型的白族和滇中汉族式样。小学的选址位于山脚,用地19 亩,基本平坦,呈不规则的三角形,用地周边是农田和零星的民居,由乡村道路接入基地。

4.jpg
建设顺序

6.jpg
民族建筑意向

8.jpg
立面图


9.jpg
二层平面和三层平面


10.jpg
立面图


11.jpg

抽象的窗花

适合
与一个新的规划建设项目相比,这是一个有很多条件制约的设计:原有的教学楼位于用地正中处,虽已经鉴定为D 级危房,但在新楼的施工期间,旧楼仍须继续使用,直到新楼竣工才能拆除,这在本来就极不规则的用地上,又带来了新的难题。几经比较,最终将新建教学楼布置在西部的三角地带,一个狭小且极其异形的建设用地之中。新教学楼围合成一个三角形合院,嵌入基地,很好地满足了旧楼施工期间需要使用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从全校范围来看,在极不规整的学校用地中,经过这样的处置,首先得到了相对较大的规整校园场地,用于校前区集会及运动;其次得到了形态丰富的室外教学空间,不同的院落,多方向的廊道,学生穿行其间,有步移景异的效果;第三,所有三角形的异形部分,均设置了楼梯间之类的辅助房间,使每一间教室和办公室都是规整的矩形空间,没有牺牲任何使用功能。

一个新建的建筑尚需在场地中以自然的状态呈现,和其邻居友好相处。教学楼的尺度体量远大于周围的民房,为此, 方案将一个完整围合的院落尽量用小的体块来拼接,坡屋顶也不连续;在底层局部作了些许架空,组织一些片墙来穿 插,空间的婉转延展使场景趣味更加丰富;在庭院内设置一部三角形的三跑楼梯,以扰动空间,增加孩子们多种交通 路径的选择。

这样一些片段化的处理,让建筑的近人尺度相对友好、亲切、有趣。这就是我们对建筑地域性“低技术”表达的第一点理解:适合,以轻松的状态,高效地解决好新建筑带来的各种矛盾;用质朴的手法,合理处理好有关场地、功能、流线等相关问题。

1.jpg

14.jpg
庭院

5.jpg
窗花与连廊

12.jpg
庭院

13.jpg
遮阳

真实
在技术标准的选取上,方案注重技术易用,经济可行,强调对地域特色的发掘利用,在经济条件、技术水准和建筑艺术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由此探寻一条与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地域建筑策略,故对建筑地域性“低技术”表达的另一点理解是强调建筑物的真实性。

首先是功能的真实,作为一个农村学校,其投资与规模均是非常有限的,建筑的整个功能设置与平面布置,都围绕教学活动展开,没有诸如“情趣”空间等任何多余的发挥。

其次是建造的真实,对于本项目,唯一适合的结构形式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案所做的就是真实地反映出钢筋混凝土的建造特性。例如考虑到昆明地区的日照,就设置一些混凝土遮阳板;又如在西南面的走廊上,开一些大小不一的孔洞,使走廊充满光影变幻,让在此活动的学生能感受到更多的趣味,而在日照较少的东北走廊,仅使用普通栏杆。

第三是材料的真实,在外饰方面,就是普通的涂料加少量的面砖,没有使用轻钢、幕墙等材料来追求“高技”,也没有用木构、夯土等材料来表达“乡土”。我们期望新建筑能友好地融入周围的民居之中,但从未试图用一种材料模仿另一种材料,把教学楼装饰成一个大民居。如果一定要把本项目的建造策略做一个归纳,就会惊奇地发现,这个策略早有人提出,就是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要素。

关联
地域性建筑的魅力是由表及里的,借用安藤忠雄的一句话——建筑形式所要承担的责任,不是继承形体,而是继承眼睛看不到的“精神”。在一个民族地区,很显然是要找到新建筑与传统民居之间的关联,我们使用的手法也是比较“低技”的。
一是颜色,使用了传统民居的黑白灰;

二是花饰,在山墙上用涂料绘制一点民族图样,在走廊上开一些经过简化的民族花窗;

三是空间,其实白族民居最有魅力的一点就是其丰富怡人的空间,为此方案也按照相关比例,用照壁、连廊等手段设置了多重空间,但遗憾的是,照壁因故未能实现。

设计师感悟
能在这样的地区完成这么一个项目,多少有些偶然,但其带给我们的成就感远远超过很多大项目。龙潭中心学校的教学楼已于2012 年初建成并投入使用。漫步在走廊上,每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容,作为建筑师的我们都无比开心。


2.jpg


3.jpg


4.jpg


6.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jpg


5.jpg


12.jpg


13.jpg


14.jpg

免费打赏
longyun1987
2013年11月20日 13:33:52
2楼
设计师相当的给力
回复
ltiao9600
2013年11月20日 13:34:29
3楼
很不错,建筑设计考虑当地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不但满足了各种使用功能,而且能让孩子们得到美的享受。
回复
www.xzsyjx.net
2013年11月20日 16:56:19
4楼
看着挺不错的
回复
dhshop
2013年11月20日 17:02:16
5楼
设计的挺不错的
回复
www.xz3m.cn
2013年11月20日 17:09:57
6楼
设计的挺好
回复
泥瓦匠
2013年11月20日 17:28:53
7楼
来学习的,谢谢楼主:D
回复
泥瓦匠
2013年11月20日 18:11:15
8楼
实景效果很好啊
回复
orc555
2013年11月21日 09:37:30
9楼
很好很强大!:victory:
回复
xujian403073299
2013年11月21日 09:43:52
10楼
不错啊 顶一个 (*^__^*) 嘻嘻……
回复
天地不言
2013年11月21日 09:46:43
11楼
情景交融。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