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G平法钢筋探讨,欢迎挑错。
brightzzu
brightzzu Lv.4
2013年07月23日 20:46:29
来自于建筑施工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3-7-30 06:33 编辑 分享三本规范图集11G101-1.2.3常用系列清晰书签版、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已以上三本为基准,抛砖引玉,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回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3-7-30 06:33 编辑

分享三本规范图集
11G101-1.2.3常用系列清晰书签版、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已以上三本为基准,抛砖引玉,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回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bef66aa08b489028b661.pdf
13.6 MB
立即下载
73ad4155ac82835d850d.zip
12.5 MB
立即下载
348def69692539c93bc2.pdf
22.9 M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brightzzu
2013年07月23日 20:49:36
2楼
本帖最后由 1anshan 于 2013-7-29 22:43 编辑

Q:11G53页:HPB300 级钢筋末端应做 180 度弯钩,弯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 3d ,但作受压钢筋时可不做弯钩。这句话的理解?
A:这句话的出处,分别在11G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中出现

回复
brightzzu
2013年07月23日 20:54:35
3楼
本帖最后由 1anshan 于 2013-7-24 10:40 编辑

问:哪里是受压钢筋,哪里是受拉钢筋?
答:钢筋本身而言没有区分受拉和受压的,但在构件中就区分受拉部位和受压部位,相应的处于受拉部位的钢筋就是受拉钢筋 (像梁板底部的主筋是受拉钢筋),处于受压部位的就是受压钢筋(像柱子的主筋就是受压钢筋)。还有就是一般在梁的跨中的下方及梁的支坐的上方的钢筋是受拉;一般在梁的跨中的上方及梁的支座的下方的钢筋是受压。
回复
brightzzu
2013年07月23日 21:16:20
4楼
本帖最后由 1anshan 于 2013-7-24 10:39 编辑

问:11G101-1图集 第53页上当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这里应该包括3d),锚固钢筋长度范围内应设置横向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d/4,(d为锚固钢筋的最大直径);对梁、柱等构件间距不应大于5d,对板、墙等构件间距不应大于10d,且均不应大于100(d为锚固钢筋的最小直径)。理解???

答:是对应11G101-1图集 第53页上表“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 ,中最后一项锚固区保护层厚度3d、5d,ζa分别取0.8和0.7的补充。

当保护层厚度大于锚固钢筋直径3修正系数可取0.8大于锚固钢筋直径5倍时,可乘修正系数0.7。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握裹作用越强,锚固长度可减短。

对不大于5d时又大于3d,包括3d,时还有什么要求吗?
就用注:2表述了:当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锚固钢筋长度范围内应设置横向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d/4,(d为锚固钢筋的最大直径);对梁、柱等构件间距不应大于5d,对板、墙等构件间距不应大于10d,且均不应大于100(d为锚固钢筋的最小直径)。
1这个保护层是什么保护层?
答:保护层是“锚固钢筋”的保护层。不同于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最外层钢筋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2锚固的是什么部位?
答:对梁、柱构件及板、墙等构件,锚固钢筋长度范围内的区段,如:64页上B节点中的≥1.5Lab就是。
3这个横向构造钢筋是什么钢筋?
这里“应设置横向构造钢筋”,(是指箍筋或横向钢筋)我认为横向钢筋是和纵向钢筋相垂直的钢筋(短钢筋),目的是在锚固钢筋长度范围加强锚固。

回复
brightzzu
2013年07月23日 21:52:56
5楼
1、搭接区的箍筋加密见本页注2,此4根箍筋是增加的箍筋,应该单独计算。 (这与抗震设防的箍筋加密要求是两回事,不管是不是考虑抗震,纵向钢筋搭接绑扎连接区域均需加密,当受压钢筋直径d>25mm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
2、这是因为钢筋受力以后,在自由端会发生颤动,使得混凝土龟裂局部鼓出,搭接连接钢筋之间还会产生裂缝,为了缓和这颤动的影响,使得混凝土的龟裂和局部鼓出减少到最低限度,规范给出了加密要求。

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8章第4节8.4.6 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横向构造钢筋应符合本规范第8.3.1条的要求;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的范围内各设置两道箍筋
回复
zhuyaojiong
2013年07月23日 22:34:30
6楼
还有就是一般在梁的跨中的下方及梁的支坐的上方的钢筋是受拉;一般在梁的跨中的上方及梁的支座的下方的钢筋是受压。
回复
古今
2013年07月24日 17:08:58
9楼
第53页上当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这里应该包括3d),锚固钢筋长度范围内应设置横向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d/4,(d为锚固钢筋的最大直径);

如何理解这个保护层?
把我理解的“保护层”叙述一下:
保护层就是钢筋边缘到混凝土最外边的距离,但这还不能说明问题,还有主筋之间的净距。
规范力求提醒设计者,钢筋净距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也就是5d内都要加强核心区的构筑,即箍筋加密。
这样才会有5d之说,设计时也能界定了。这与锚固区的长度是两回事。
回复
brightzzu
2013年07月24日 21:08:32
10楼
11G55页右:
注1、d为相互连接两根钢筋中较小直径,当同一构件内不同连接钢筋计算连接区段长度不同时取较大值。
凡接头中点位于连接区段长度内连接接头均属同一连接区段。
例如:同一构件由两种25,28钢筋连接时,两种钢筋相互绑扎,机械连接,35d按照较小的25计算得到连接区段长度.
同一构件由25和25连接,28和28连接,绑扎或机械连接,按照35d算得35*25,及35*28,不同连接钢筋计算连接区段不同时取较大值.35*28.同一根纵向钢筋连接时上取35d,按照小的算,不同根纵向钢筋连接时按照大的算.
Q:为什么这样算,这样算的原理在于哪里?
注2:凡接头中点位于连接区段长度内连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例如:绑扎连接按照搭接倍数的中心点,机械连接按照直螺纹的中点,凡在1.3l内均属于同一连接区域.
注3: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连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当直径相同时,图示钢筋连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
解析:接头百分率知识
绑扎: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梁、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3)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纵向受压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机械连接:
钢筋机械连接与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拉区不宜大于50%;受压区不受限制;
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注3、注4: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5,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8时,不宜采用绑扎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不采用绑扎搭接
解析:加上11G没有的 两条(1)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其纵向受拉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2)直径大于12mm以上的钢筋,应优先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
Q:那些部件的那些部位是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
A:结构力学受力分析例如(如桁架和拱的拉杆)或者是深基坑的支撑梁是不是也属于轴心受拉.
纵向受力钢筋连接位置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如必须在此连接时,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回复
cca2697001378
2013年07月24日 21:21:25
11楼


图中1号箍筋的计算公式(按外皮计算):
老规范:L=2 (b+h) -8bhc+2×1.9d+2max(10d,75) +8d
新规范:L=2 (b+h) -8bhc+2×1.9d+2max(10d,75)
回复
cca2697001378
2013年07月24日 21:28:51
12楼
各位,很抱歉,我电脑最近无法上传图片,出现“
您的标题最少需要16个字符(一个汉字2个字符)”请版主帮忙解决。
回复
brightzzu
2013年07月24日 22:54:35
13楼
55页左:
注1当纵向受拉普通钢筋末端采用弯钩或机械锚固措施时,包括弯钩或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投影长度)可取为基本锚固长度的60%
Q:这句话怎么理解?
A:这句话的意思是当钢筋在直锚的情况下,如果端头采用弯钩(90°或135°)的形式,则锚固长度(投影长度)可取基本锚固长度的60%,当然弯钩要满足55页上面的要求;当采用机械锚固时,锚固端头内的长度加进支座的长度之和取基本锚固长度的60%即可。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包括弯钩货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是指投影长度,不是指弯钩的长度加平直长度,实际上是指平直长度部分取基本锚固长度的60%。机械锚固比较好理解。
注4
Q:群锚效应是什么?
A:锚杆之间的水平间距,由于所需要的受力和每根锚杆所能提供的抗拔力两个因素决定。间距太小,锚杆在地层产生的应力场相互重叠,将减小锚杆的抗拔能力并增加位移量,即产生群锚效应。
注5:截面角部的弯钩和一侧贴焊箍筋的布筋方向宜向截面内侧偏置。主要是为了方便施工。
注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第340页8.3.4柱及桁架上 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也存在锚固问题,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为相应锚固长度的70%,并且对受压钢筋锚固区域的横向配筋也提出来要求。
Q:受压钢筋锚固区域的横向配筋有什么要求??

第342页8.4.5 按原规范的做法,受压构件中(包括柱、撑杆、屋架上)纵向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规定为受拉钢筋的70%。为避面偏心受压引起屈曲,受压纵向钢筋端头不应设置弯钩或单侧程锚筋。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