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S工艺简介 1 工艺说明 CASS法是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是在CASS反应池前部设置了生物选择区,后部设置了可升降的自动滗水装置。其工作过程可分为曝气、沉淀和排水三个阶段,周期循环进行。污水连续进入预反应区,经过隔墙底部进入主反应区,在保证供氧的条件下,使有机物被池中的微生物降解。根据进水水质可对运行参数进行调整。 CASS工艺分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在预反应区内,微生物能通过酶的快速转移机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基质快速积累过程,这对进水水质、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质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同时对丝状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随后在主反应区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过程。CASS工艺集反应、沉淀、排水、功能于一体,污染物的降解在时间上是一个推流过程,而微生物则处于好氧、缺氧、厌氧周期性变化之中,从而达到对污染物去除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经过模拟试验研究,CASS工艺已成功应用于生活污水、食品废水、制药废水的治理,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1
工艺说明
CASS法是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是在CASS反应池前部设置了生物选择区,后部设置了可升降的自动滗水装置。其工作过程可分为曝气、沉淀和排水三个阶段,周期循环进行。污水连续进入预反应区,经过隔墙底部进入主反应区,在保证供氧的条件下,使有机物被池中的微生物降解。根据进水水质可对运行参数进行调整。
CASS工艺分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在预反应区内,微生物能通过酶的快速转移机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基质快速积累过程,这对进水水质、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质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同时对丝状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随后在主反应区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过程。CASS工艺集反应、沉淀、排水、功能于一体,污染物的降解在时间上是一个推流过程,而微生物则处于好氧、缺氧、厌氧周期性变化之中,从而达到对污染物去除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经过模拟试验研究,CASS工艺已成功应用于生活污水、食品废水、制药废水的治理,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2
工艺比较
2.1 CASS
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比较
①建设费用低。省去了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及污泥回流设备,建设费用可节省20%—30%。工艺流程简单,污水厂主要构筑物为集水池、沉砂池、CAS曝气池、污泥池,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可减少35%。
(以10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总投资约1.5亿,CASS法总投资约1.1亿;传统活性污泥法占地面积约为180亩,CASS法占地面积约120亩。)
②运行费用省。由于曝气是周期性的,池内溶解氧的浓度也是变化的,沉淀阶段和排水阶段溶解氧降低,重新开始曝气时,氧浓度梯度大,传递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运行费用可节省10%—25%。
③有机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质好,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机碳源污染物,而且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对城市污水,进水COD为400mg/L时,出水小于30mg/L以下。)
④管理简单,运行可靠,不易发生污泥膨胀,污水处理厂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少,控制系统简单,运行安全可靠。
⑤污泥产量低,性质稳定,便于进一步处理与处置。
2.2 CASS
工艺与间隙进水的
SBR
或
CAST
的比较
①CASS反应池由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组成,预反应区控制在缺氧状态,因此,提高了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②CASS进水是连续的,因此进水管道上无电磁阀等控件元件,单个池子可独立运行,而SBR或CAST进水过程是间歇的,应用中一般要2个或2个以上交替使用,增加了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
③CASS每个周期的排水量一般不超过池内总水量的1/3,而SBR则为1/2—3/4;CASS抗冲击能力较好。
④CASS比CAST系统简单,但脱氮除磷效果不如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