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海砂引起的11个纠纷
zjtmjob88
zjtmjob88 Lv.2
2013年04月08日 22:17:51
只看楼主

自央视报道深圳混凝土市场大量使用海砂以及其他媒体的跟踪报道,将因海砂在建筑中的使用造成的质量安全隐患无限放大。建筑主管部门的也在随后进行了惯例式的查处,相关行动还仍在继续,部分楼盘的质量疑问还在等待检测结果。但是在这起风波过后,相关各方的法律纠纷也是相关单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这一事件中涉及自海砂供应单位、混凝土公司、专业施工分包单位、总包单位、劳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到检测单位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综合一下,大概有以下纠纷可能发生:

自央视报道深圳混凝土市场大量使用海砂以及其他媒体的跟踪报道,将因海砂在建筑中的使用造成的质量安全隐患无限放大。建筑主管部门的也在随后进行了惯例式的查处,相关行动还仍在继续,部分楼盘的质量疑问还在等待检测结果。但是在这起风波过后,相关各方的法律纠纷也是相关单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这一事件中涉及自海砂供应单位、混凝土公司、专业施工分包单位、总包单位、劳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到检测单位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综合一下,大概有以下纠纷可能发生:
1、政府主管部门在媒体曝光后如此短的时间内对混凝土企业做出行政处罚,程序上是否合法?处罚的事实依据是否充分?处罚的责任是否恰当都将在事后面对被处罚企业的质问。如果企业对政府的处罚不服,将会引发行政诉讼。
2、政府主管部门要求施工现场全面停工的处理措施是否恰当,也将面临施工单位的质疑。
3、专业工程施工单位作为采购方与作为供应方的混凝土公司之间的纠纷将是不能避免。施工现场的停工已经造成的损失必然要有人来承担。另外,如果检测的结果再证实质量存在问题,那损失将是巨大的。如此巨大的损失如何承担将是各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作为施工单位此时应做的也许是固定相关索赔资料,避免在向建设单位或者总包单位承担责任后无法向混凝土公司追偿。
4、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之间的赔偿纠纷将不能避免。作为总包单位因分包单位采购的材料不合格受到牵连,不仅停工损失,还面临着想建设单位承担质量、工期等责任。作为总包单位也许要做的,除积极解决事件影响外,还应足以收集有关的损失资料以便追索。
5、总包与建设单位之间的纠纷。作为总包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承担质量责任。如果因使用海沙造成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除承担相应质量处理费用外,其他的损失也是不可避免要承担的。由于整个工程的停工,也会在工期等方面面临压力。
6、总包或者分包与劳务单位之间的纠纷。由于工程的停工,将造成劳务单位费用的增加。进而引发劳务单位向施工总包或者分包单位索偿。劳务单位要做的应该是收集相关资料。
7、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之间的纠纷。监理作为建设工程的监督者,有没有尽到相应的监督管理职责,将会受到建设单位的质疑。如果有证据证明监理存在过失将不可避免的要向建设单位承担违约责任。
8、检测单位与送检单位的责任。如果施工单位将混凝土取样送检,但是检测单位未能检测出来存在质量问题。将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检测结果真实性的怀疑。如果检测单位留存样品不能证明检测结果的正确。将会承担相应的责任。
9、建设单位与分包单位的质量责任纠纷。虽然建设单位与分包单位没有直接的合同关系,但是根据建筑法分包单位仍应对建设单位承担质量责任。
10、海砂供应单位与混凝土公司之间的纠纷。如果混凝土公司对沙的质量有要求,供应商提供的海砂质量不合格,混凝土公司有关要求海砂供应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
11、建设单位与购房人之间也不可避免发生争议。无论最终政府部门公布的结果质量是否存在问题,都将不能消除购房人对房屋质量的担心。相应的纠纷也是不能避免。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