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选择功率因数,如何选择导线的截面?
sbqeagle
sbqeagle Lv.2
2007年08月08日 10:26:42
只看楼主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如何选择选择功率因数,如何选择导线的截面?请高手指教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如何选择选择功率因数,如何选择导线的截面?请高手指教
dz5688
2007年08月08日 20:43:11
2楼
导线截面的选择
㈠ 导线选择的内容
导线选择的内容包括型号及敷设方式的选择、导线截面的选择两大部分。
型号 :可反映导线的材料和绝缘方式。如BX型表示铜芯橡皮线。BLX型则表示铝芯橡皮线。BV型表示铜芯塑料线;BLV型则表示铝芯塑料线,等等。
敷设方式:导线型式(型号)应与所选择的敷设方式 及环境条件相适应。
导线截面:是导线选择的主要内容,直接影响着技术经济效果。在图纸中表示时,导线的敷设方式、敷设部位、截面和根数通常写在型号的后面,截面的单位为mm2。如:BV-3×25+1×16/SC32-WC-FC表示3根25 mm2、1根16 mm2的塑料绝缘铜芯导线穿φ32钢管,沿墙、沿地板(暗)敷设(WC、FC表示敷设部位及方式)。
㈡ 导线截面的选择
为了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优质、经济地运行,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⑴ 发热条件 导线和电缆(含母线)在通过计算电流时产生的发热温度,不应超过其正常运行时的最高允许温度。
⑵ 电压损耗 导线和电缆在通过计算电流时产生的电压损耗,不应超过正常运行时允许的电压损耗值。对于工厂内较短的高压线路,可不进行电压损耗校验。
⑶ 经济电流密度 高压线路及特大电流的低压线路,一般应按规定的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和电缆的截面,以使线路的年运行费用(包括电能的损耗费)接近于最小,节约电能和有色金属。所选截面,称为“经济截面”。此种选择原则,称为“年费用支出最小”原则。但对建筑园区内较短的10KV及以下的高压线路和母线,可不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⑷ 机械强度 导线的截面应不小于最小允许截面。由于电缆的机械强度很好,因此电缆不校验机械强度,但需要校验短路热稳定度。
此外,对于绝缘导线和电缆,还需要满足工作电压的要求。
1、三相系统相线截面的选择
电流通过导线,要产生能耗,使导线发热。裸导线的温度过高时,会使接头处的氧化加剧,增大接触电阻,使之进一步氧化,如此恶性循环,最后可发展到断线。而绝缘导线和电缆的温度过高时,可使绝缘加速老化甚至烧毁,或引起火灾。因此,导线正常发热温度不得超过导线额定负荷时的最高允许温度(如常用的BV塑料绝缘导线最高允许温度为65℃)。
按发热条件选择三相系统中的相线截面时,应使其允许载流量Ial不小于通过相线的计算电流I30,即
Ial ≥ I30
所谓导线的允许载流量,就是在规定的环境温度及相应的敷设条件下,导线能够连续承受而不致使其稳定温度超过允许值的最大电流。BV铜芯塑料绝缘导线穿钢管敷设时的载流量见有关设计手册。应该注意的是同一导线截面,在不同的敷设条件下其允许载流量是不同的,甚至相差很大。如果导线敷设地点的环境温度与导线允许载流量所采用的环境温度不同时,则导线的允许载流量应乘以温度校正系数Kθ

式中θal为导线额定负荷时的最高允许温度;θ0为导线的允许载流量所采用的环境温度;θ1为导线敷设地点实际的环境温度。
这里所说的“环境温度”,是按发热条件选择导线和电缆的特定温度。在室外,环境温度一般取当地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在室内,则取当地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加5℃。对土中直埋的电缆,则取当地最热月地下0.8~1m的土壤平均温度,亦可近似地取为当地最热月平均气温。
2、中性线和保护线截面的选择
⑴ 中性线(N线)截面的选择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的中性线,要通过系统的不平衡电流和零序电流,因此中性线的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三相系统的最大不平衡电流,同时应考虑谐波电流的影响。
一般三相四线制线路的中性线截面A0,应不小于相线截面Aj的50%,即
A0 ≥0.5Aj
由三相四线制线路引出的两相三线线路和单相线路,由于其中性线电流与相线电流相等,因此它们的中性线截面A0应与相线截面Aj相等,即
A0 = Aj
对于三次谐波电流相当突出的三相四线制线路,由于各相的三次谐波电流都要通过中性线,使得中性线电流可能接近甚至超过相电流,因此这种情况下,中性线截面A0宜等于或大于相线截面Aj,即
A0 ≥Aj
⑵ 保护线(PE线)截面的选择
保护线要考虑三相系统发生单相短路故障时单相短路电流通过时的短路热稳定度。
根据短路热稳定度的要求,保护线(PE线)截面APE,按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规定:
① 当A≤16mm2时     APE ≥Aj
② 当16mm2<A≤35mm2时     APE ≥16mm2
③ 当A>35mm2时    APE ≥0.5Aj
⑶ 保护中性线(PEN线)截面的选择
保护中性线兼有保护线和中性线的双重功能,因此其截面选择应同时满足上述保护线和中性线的要求,取其中的最大值。
如果已知主机的功率(w),可按下式计算电流I=P/(1.732X380XCOSφ),估算按每2A/KW计。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的敷设方式、种类、环境温度、根数等有关。
一般可按下面估算,精确的可查有关导线的载流量表
导线的截面 1.0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300
电流值(A) 10 15 25 30 40 50 64 95 120 150 170 220 240 300 370 420 500
回复
dz5688
2007年08月08日 20:45:32
3楼
空载时相当于连接了一个电感
电感的电压跃前电流90度
cos⊙=cos90°=0
由于非纯电感电路,所以会有电阻
会略大于0,大小取决于电阻
cosθ=cos[L/sqrt(L^2+R^2)]
sqrt为开方.
给你个网址,自己去研究一下www.kdhsaui.fuis.com
回复
dz5688
2007年08月08日 20:46:56
4楼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的余弦称为功率因数,用COS∮表示,在数值上等于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之比,或电阻与阻抗之比。

即 COS∮=P/S=P/(U×I)=(I2R)/(U×I)=R/Z

平均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有功功率2+无功功率2 )↑1/2=有功功率/视在功率
回复
zhouyibo
2008年08月05日 12:00:32
5楼
好好好好·····太感谢了··对我来说太有用了··谢谢···::time:
回复
l444888
2008年08月05日 18:42:05
6楼
学习. .学习.支持!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