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有那些主要重大科技发明?
wjhwy
wjhwy Lv.2
2004年10月23日 15:03:16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中国历史有那些主要重大科技发明?它们有何影响和意义?

中国历史有那些主要重大科技发明?它们有何影响和意义?
免费打赏
cccccc
2004年10月24日 11:06:16
2楼
中国有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即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这些发明经过人们不断改进和创新,至今有的已正在被新的发明所取代,这是十分正常的。人类最重要的特征是本能地具有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来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天赋,而且对工具的要求又是本能地遵循着简单、实用,够用三原则的,这或许就是人类能向文明发展的原因吧。看看周围,想想自己,不都是这样思维的吗?这三原则是相对的,是相互制约的,是不可违背的!
作为交通工具的现代飞机已相当复杂,然而飞机最基本的部件是一台产生动力的发动机和一个带有翅膀、翼舵和行走轮的机身,就这么简单(在德国法兰克富机场候机厅就陈列有这种早期的简单飞机)!但为了保证安全(实用),才不得不增加以电子为主的各种安全装置,结果就把飞机做得非常复杂了。如果有朝一日发明了另外一种非常简单又一样能保正安全的装置,这些现代飞机就将永远变为古董陈列。这到不是人们喜新厌旧,而是因为它违背了简单、实用、够用三原则,违背了就会被淘汰!
中国还有应该称得上是人类最伟大的另外四大发明,这就是语言、制度、商贸和医疗。这四大发明奠定了人类不断向文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积极生存发展的基础。这四大发明虽不是中国人的专利(还有古埃及人、腓尼基人等),但从发明时间早、应用时间早,能连续不断应用发展,直至今天跃入世界应用先进行列等综合来考虑,只有中国人才做到了,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说中国是语言、制度、商贸和医疗的主要发明者是不会为过的。这四大发明,从广义讲都是工具。既是工具就应遵守简单、实用、够用三原则。作为发明者的中国,是不是在某些方面还该继续做点什么?而且也可以做点什么!
单说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但多因不实用(无经济实力、本身缺陷等)而遭到淘汰或正在被淘汰。汉语还不至于如此,但从简单、实用、够用三原则来衡量,许多人看到了汉语的不足,要求改革的呼声很高,心情也十分急切,这是很自然的。
汉语怎样改呢?这个问题学术界以及国家早有明确的方针,不过从改革的宗旨、重点、步骤来看是否还可以商确呢?首先,要坚持汉语是人们交流信息的工具这一宗旨,要和以语言为介质的艺术分开,不为其左右。也就是说,作为语言交流工具,不应包括只在诗词、歌赋、戏剧、文字游戏以及咬文爵字的书面语中才有的词语和句式。其次,对汉语改革的重点应该是简化和规范。除汉字要简化规范外,汉语的词汇和语法也要简化规范,这些都是基础。只有简化规范后的汉语才有可能更实用,也才更利于进一步简化成拼音文字。
大家常说汉语词汇十分丰富,这到底是褒意还是贬意?如形容一个女孩长相好,有“长得好看”,“长得漂亮”,“长得很美丽”,“长得真靓”,“长得不错”,“长得逗人爱”,“长得逗人喜欢”等;又如,形容风光用生僻词“旖旎”等,词汇如此“十分丰富”法,到不如说非常复杂,复杂就不全是好事!是否可“砍”掉一些呢?谁都不敢说!谁也不忍说,问题就在这里。但我们还是要说,要痛下决心“砍”,如形容女孩长相好就确定一种说法,其他说法不排斥,但和外国人交谈或正规广播报章杂志上就只能这么说,这岂不是成倍地简化了吗!这里有一个观念问题,把重复用了一个词的文章,说成是“干巴巴的”,似乎不会巧换同义词,没有几个华丽的词藻,没几个生僻的词语就不是好文章。这种风气不改,汉语休想改好!
关于词汇,如果把有用的单词分成三个系列,制定出按第一系列、第二系列、第三系列的优先选用原则。把通用词(同义词只选一种)列在第一系列,作为最低量词汇。像前面提到的“旖旎”就该放在第三系列。对无用的单词要下决心淘汰(就像废除异形词语一样),这样可向“简单”迈进一大步。在“简单”中要兼顾“实用”(有的简化汉字在“实用”方面还可再推敲一下),还要考虑到“够用”。够用的标准是能简单准确地描述宇宙间一切事物。为此,有目的地、按汉语语法规则吸收某些方言土语和外来词语,用来弥补普通话的不足是可取的。经这样简化、规范、整理后要达到怎样的结果呢?据权威专家统计,英语最低量词汇量为四、五千,要不借助词典阅读英文书籍,就必须掌握七、八千个单词。汉语是多少呢?不管有没有人认真统计过,这个数应该低于英语才好!由此不难看出,简化汉语词汇是多么重要和迫切!
关于语法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能有一个统一的语法,不管是那一家的还是综合的。这个问题虽然难度很大,但毕竟要去做才对。要求这个语法规则要简单,特例越少越好。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是把住语法关。对违背汉语基本语法规则的“词语”和“句子”要有可靠的手段制止。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是什么呢?大体就是用汉字的字义顺序组合表意。值得一提的是汉字的音和义是紧密结合的,用耳听音和用眼看字在大脑里解读出的信息两者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用音或用字组合表意,是人门根深蒂固的语法,是不可违背的基本法则。如果要
回复
cccccc
2004年10月24日 11:07:56
3楼
假如有人告诉你,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妇孺皆知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竟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你会怎么想?

  谁还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新四大发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普及委员会主任王渝生教授日前提出:“新四大发明”,至少应该和“四大发明”平起平坐。

  究竟是何方“新四大发明”敢向“四大发明”叫板?

  新版“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之说,其实是舶来品,最早见于英国哲学家培根《新工具》一书,距今约有400年了!王渝生教授指出,随着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日趋全面,国内科技史专家发现:还有四项发明,足以撼动“四大发明”在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排序中的至尊地位。

  中医中药古代,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医药学,而现在,民族性、区域性的医药学大都被西医“消融”,唯有中医中药仍以完整的医疗体系独立存在于西医体系之外。中医中药不仅服务中华民族几千年,而且受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患者和医学专家的青睐。在当前防治“非典”的医疗实践中,人们发现,利用中医中药清热、化温、祛风,从而调理机体、缓解症状,效果值得重视。

  赤道坐标系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赤道坐标系统的国家,以赤道二十八宿为准,研究日、月、星辰的运动,而古代西方则采用黄道坐标系统,提出所谓黄道十二宫。现代天文学证明,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中,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现代天文学已经用赤道坐标系统替代了黄道坐标系统。

  十进位值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十进位制的国家。殷商甲骨文中已经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百、千、万等的记数,最大的记数达二万多。后来,这种记数法逐步发展为筹算和珠算中逢十进一位的十进位值制,成了记数和计算领域的革命性发明。古代世界各国曾有十、十二、二十、六十等多种进位制,现在都统一使用十进位值制。

  雕版印刷谁是世界雕版印刷术的先驱?1968年,韩国庆州发现唐代武周时期印刷的《无垢金刚经》,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一场“中国是不是雕版印刷鼻祖”的争论。我国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等证实,该印刷品印自中国长安,而且中国还有比此更早的印刷品,证明雕版印刷始自中国隋唐时期,中国是世界雕版印刷术当之无愧的先驱。科技史专家认为,中国早在宋代就有活字印刷术,但明清两代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出版,依然使用雕版印刷,而非活字印刷,可见雕版印刷在当时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趣味版“四大发明”

  “很多人以为,中国的古代发明好是好,就是古了点儿,和现代生活总是隔了层纱,关系不大了。其实,很多我们在平常生活中见惯了的东西,追问起祖宗八代来,竟有许多是中国的古代发明。”王教授如数家珍———

  人痘接种———现代免疫学

  北宋丞相王旦的长子死于天花,王丞相不希望别人再染上这种病,就从全国各地请来名医、术士,试图发现某种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一位从峨眉山来的道姑献出一张处方:将一种毒性减弱了的人痘痘苗,通过鼻腔黏膜为健康人“接种”,从而使人获得对天花的免疫能力。

  “公元10世纪,种痘技术起源于中国,16世纪,人痘接种普及,18世纪末,欧洲将此技术用于种牛痘和其后的现代免疫学中。今天,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正在合力研制SARS病毒的疫苗,打的也是现代免疫学中的一场硬仗!”

  被中香炉———现代平衡环

  一个铜制的容器,里头放入火炭,置于被中,就成了中国古代用于冬天取暖、薰香的“被中香炉”。奇处就在这铜制容器上:不论香炉在被子里怎么翻滚,香炉四周的环形支架都能保证香炉呈水平放置,丝毫不用担心火炭会倾覆。何其妙哉!

  “你看,这不就是现在航空、航海中广泛应用的万向支架吗?现代航船上的指南针、飞机上的导航仪,在颠簸中能保持平衡,靠的就是中国古人取暖的一个‘小玩意儿’!”

  记里鼓车———现代Taxi

  汉代有种马车,车上站有木人,手中握有鼓棰。马车每驶至一定里数,木人就会挥动鼓棰,敲响前方的小鼓,古代称之为记里鼓车。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木人手上有线连着一个齿轮,齿轮又连着另一个齿轮,形成一套减速齿轮组,最后连着车轮。车辆启动,车轮就带动齿轮组,齿轮组带动木人,木人则敲起锣鼓。

  “这下你知道了吧?现在满大街跑的Taxi,它的计程方式和记里鼓车没有本质区别。”

  秋石———现代性激素

  这是一种外形颇似秋天白霜的晶体。

  公元前2世纪,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中首先使用“秋石”一词,来指称从人的尿液中提取出来的性激素。公元11世纪,张声道在《经验方》中又确切记载了秋石的制法。

  “今天,从人的尿液中提取性激素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方法。在欧洲,直到上
回复
4291545
2006年12月24日 11:46:41
4楼
不要再陶醉在什么中国历史有那些主要重大科技发明里啦,我的祖先再有钱那也是他的不是我的,与我有屁关系,往前看好不好?此种言论可以休矣!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