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是战场,也是考场。既考验“硬件”,也考验“软件”;既考验具体措施,也考验思想理念。可以说,每一次特大洪水的应对,都是对我们防汛抗洪能力和水平的全面考量。——题记这是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性大洪水,而且洪水量级超过了1991年和2003年。淮河,这条复杂多灾的河流,在今夏这个流火的7月,又直面历史罕见的洪水洗礼。一时,淮河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媒体聚焦的对象。
抗洪是战场,也是考场。既考验“硬件”,也考验“软件”;既考验具体措施,也考验思想理念。可以说,每一次特大洪水的应对,都是对我们防汛抗洪能力和水平的全面考量。——题记
这是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性大洪水,而且洪水量级超过了1991年和2003年。
淮河,这条复杂多灾的河流,在今夏这个流火的7月,又直面历史罕见的洪水洗礼。
一时,淮河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媒体聚焦的对象。
如今,洪水已经消退,淮河防汛抗洪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据国家防总办公室提供的信息: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此次淮河大水紧急转移人口80多万人,行蓄洪区运用紧急转移10305人,无一伤亡;淮河干流和重要支流堤防无一处决口;流域大小水库无一垮坝。
无论是身处抗洪一线,还是位于抗洪后方,今天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面对洪水,我们更加从容。
回想起16年前的1991年大水,转移人口数百万,死亡572人。特别是淮河干堤处处险情,严防死守,惊心动魄;堤内洪水滔滔,堤外汪洋一片。洪涝导致铁路、公路等多条交通干线几度中断,数千家工厂、企业停产、半停产。
与2003年大水相比,更为可喜:洪水淹没面积减少了19%,因灾转移人数减少了61%,工程出现险情减少了65%,抗洪防守人数减少了81%。
同一条河流,相似的洪水,结局却大不相同。大水小灾,从容应对,淮河防汛抗洪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靠的是什么?
党中央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靠前指挥,为科学防洪提供了坚强领导和组织保障
“这次淮河全流域性大洪水的成功应对,首先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采访中,这是各方面的一致认识。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对防汛抗洪工作高度重视。此次淮河大水始终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心。特别是在防汛抗洪进入关键时期和紧要关头,中央领导给予了极大关注。
让我们的目光重新聚焦在抗洪最紧张的那些时刻。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淮河干流水位迅速攀升,全线超警。7月10日11时,素有淮河洪水“风向标”之称的王家坝,水位已高达29.38米,超过保证水位,即超过国务院批准的分洪水位0.08米。此时,王家坝上游河南段淮河干支流堤防已出现险情150多处,洪汝河已全面超保证水位;下游正阳关、洪泽湖等水位也在快速上涨。同时,根据未来气象和水雨情数据分析,水文预报:到11日中午前后王家坝洪峰水位将达到29.6米,超过保证水位0.3米——汛情紧急!形势严峻!
2楼
淮河抗洪面临着分洪还是继续严防死守的抉择。
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淮河堤防和沿淮地区人民群众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回良玉也多次作出指示,并亲赴一线视察汛情灾情,安排部署抗洪救灾工作。
10日上午,回良玉副总理抢在洪峰到来之前,亲临国家防总指挥中心主持召开异地视频紧急会商会议,在听取各方意见后,根据雨、水情和工情情况,果断决策:开启王家坝闸分洪,启用蒙洼蓄洪区。
科学、果断的决策,赢得了淮河抗洪的主动权。7月11日,淮河干流洪峰顺利通过王家坝。洪水按照人们的意愿驯服流动。
有专家分析,如果蒙洼不分洪,王家坝洪峰水位将超过29.8米,超保证水位0.5米。如此水位,将极有可能导致支流洪汝河下游和淮河上游圩区出现决口和漫溢;它的运用,避免了上述情况的发生,分别减少上下游耕地淹没面积38万亩和59万亩。
7月13日,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又一起来到安徽阜阳,慰问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广大军民,了解灾情和受灾群众安置情况,并对下一步抗洪救灾工作作出部署。温家宝指出:“国家防总作出分洪决策,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要加强领导,依法防洪,科学防洪,发扬抗洪精神,调动一切力量,做好今年防汛抗洪工作”。
7月17日,回良玉副总理主持召开全国防汛抗洪救灾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亲切关怀和重要指示,直接温暖着灾区众多群众,极大地激励和鼓舞了奋战在一线的抗洪工作者和广大军民。
在抗洪的紧要关头,国家防总、水利部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及时启动防汛最高的一级应急响应,并加强预报,密切关注水雨情和工情变化,及时会商决策。特别是在蒙洼分洪的前一天,分别于上午、下午、晚上、深夜连续召开四次会商会,反复分析,仔细比选,慎重提出启用蒙洼蓄洪区分洪的决策意见,并要求有关省做好分洪的一切准备。
那些时日,从坐镇后方的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到率组奔赴一线指导抗洪救灾的水利部副部长矫勇;从国家防办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到千里之外的淮河防总、沿淮三省的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指以及为分洪做好群众安全转移等工作的一线军民,连续奋战,不知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
正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的靠前指挥,顽强拼搏,为淮河防汛抗洪提供了坚强领导和组织保障。
以人为本,人水和谐,为科学防控提供了科学理念和正确指导
科学防控,是我们多年防控洪水的重要经验,也是防汛抗洪的基本方针。在此次淮河防汛抗洪中再次得到了具体实践和充分彰显。
科学防控,依据科学正确的理念。
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给洪水以出路的科学理念,为科学防控提供了正确指导。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体现在防汛抗洪中,就是坚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人水和谐,给洪水以出路,是在总结我国2000多年来,江河防洪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洪水的自然属性和规律认识的理性升华: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洪灾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人类不能奢望完全消除洪水和避免洪灾,人类必须学会与洪水长期理性相处。
科学的理念,带来的是防洪方略和思路的根本性转变,即由过去的控制洪水、与洪水抗争向现在的洪水管理、主动防御和疏导转变。
新的方略,新的思路,产生的是全新的认知和行动。
从治淮工程的建设,到防御洪水方案的制订;从水库等控制性枢纽工程的调度,到蒙洼等行蓄洪区的运用,无一不体现着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思想理念。
在治淮建设中,今天的人们不仅仅重视加固堤防、建设水库等枢纽性工程以约束、控制洪水,而且主动退堤还河、兴建行蓄洪区、移民建镇,自觉为洪水让路,给洪水蓄滞空间。须知,给洪水以出路,正是给人类以生路的最佳选择。
据了解,1991年以来,淮河干流正阳关以上排洪通道由400至500米拓宽到1500米至2000米;2003年大水后,淮河流域实施了行蓄洪区和滩区移民建镇工程,使40万群众远离洪水威胁。
在防御洪水方案制订中,新时代的水利人不仅重视工程等“硬件”措施,更注重调度等“软件”措施。
在洪水调度中,当代水利人采取“拦、泄、蓄、分、行”等多种措施,既严密防守,约束洪水,同时适时启用行蓄洪区,主动给洪水安排出路,管理洪水。
蒙洼的主动分洪,虽淹没了18万亩耕地,转移了区内3684名临时生产群众,换来的却是沿淮千万人的平安,保住的是沿淮城市、工矿企业和交通干线的安全。
据统计,今年淮河防洪共启用了蒙洼等10处行蓄洪区,比2003年增加1处,比1991减少7处,但淹没行蓄洪区耕地面积却仅为59.01万亩,分别比2003年和1991年减少了18%和57%。
科学的理念,正确的方略和思路,为科学防控、有效防控淮河洪水提供了坚强的理论支撑和正确指导。
回复
3楼
完善的工程体系,现代化的防汛手段,为科学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科学防控,需要科学的理念指导,更需要实实在在的措施和手段。
共和国成立后兴建的治淮工程,正是这次淮河洪水科学防控的根本物质基础和措施。
党和政府对淮河治理高度重视。新中国甫一成立,百废待兴,中央人民政府即作出了大规模治理淮河的重要部署。1991年大水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迅速启动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到2003年大水,又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了工程建设步伐。
淮河迎来了全面整治的新时期。干流上中游及堤防进行了整治和加固;分泉河、包浍河、涡河、奎濉河、洪汝河、沙颍河等重要支流及湖洼低地等分别得到了初步治理;复建了被“75·8”大水冲毁的板桥、石漫滩水库,续建了怀洪新河、分淮入沂工程;加固了洪泽湖大堤和入江水道;新建了燕山、白莲崖水库和临淮岗洪水控制性工程,以及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和淮河入海水道工程;行蓄洪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安全建设。
经过全面的治理,如今淮河已初步形成由大型水库、临淮岗控制工程、分洪河道、堤防、行蓄洪区等组成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
目前,虽然部分骨干工程尚未全部完工,但面对今年这场历史罕见的大洪水,这些工程显示了巨大威力。
在防御洪水中,“拦、泄、蓄、分、行”,每一项调度措施,无一不是依托着治淮工程而奏效。
水库等控制性枢纽工程,适时拦蓄洪水,削峰错峰,有效减轻下游防洪压力。
燕山水库,是位于淮河最大支流沙颍河上游的一座新建工程,可谓今年投入防洪的一位“新兵”,但首次运用,便战功显赫——在洪水调度中,削减洪峰流量达到89%,不仅有效地避免了下游泥河洼滞洪区的启用,使12万亩良田免遭淹没,4万人口避免转移,而且大大减轻了下游持续高水位造成的防洪压力。据初步分析计算,燕山水库的直接防洪效益达2.8亿元。
像燕山水库这样的范例还有很多,淮河流域大小5000多座水库,无论是经过“强身健体”后的防洪“老将”,还是新建首次投入运用的“新兵”,都表现不凡,发挥了巨大作用。据统计,仅流域内18座大型水库就减免直接经济损失30多亿元。
淮河干支流堤防的加固、王家坝闸的重建等,不仅使启用蒙洼蓄洪区的分洪水位从29米提高到29.3米,而且使大堤面对洪水固若金汤,呈现出“堤内洪水滔滔,堤外安然无恙”的景象。
中游的堤防退建、河道的疏浚,使洪水顺畅下泄,速度大大加快。
下游入海水道的建设,彻底结束了淮河800年没有入海通道的历史。在这次抗洪中,它与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以及分淮入沂工程等联合下泄洪水。到7月20日8时,下泄洪水总量已达120亿立方米,其规模超过3个洪泽湖正常蓄水量,有效降低了洪泽湖水位,大大缓解了上游防洪压力。
大汛之际,水库、堤防的作用是拦蓄、约束洪水,削峰错峰,而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则从根本上解决了移民迁建问题,从而大大地增加洪水出路。
蒙洼,这一淮河蓄洪的功臣,经过整治后,吞纳自如,这次共吸纳洪水2.5亿立方米,有效降低王家坝水位0.2米,降低王家坝以下河段水位0.15米。而且通过保庄圩、庄台及移民迁建工程的实施,转移人口大大减少,只有临时生产人员3684人,撤退时间不到24小时。而1991年转移人员约5万人,2003年转移1.9万人。
姜唐湖、荆山湖行蓄洪区进退洪闸等工程的建设,结束了其行蓄洪时依靠爆破分洪的历史。这不仅使得行蓄洪区在接到行蓄洪调度命令后能够迅速启闭,而且避免了爆破分洪对行蓄洪区造成的损失和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
可以说,无论是水库等控制性工程,还是堤防;无论是行蓄洪区,还是入海、入江等行洪通道,治淮的每一项工程都是科学调度、成功防御洪水的有力武器
回复
4楼
科学调度、科学防控,离不开现代化的手段。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建设以及水文等测预报设施的改善,为现代化的防汛抗洪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防汛抗洪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地区已“淹不得,也淹不起”。为全面提升我国防汛抗洪能力和整体水平,近些年来,国家在加大防汛工程“硬件”建设投入的同时,也十分重视“软件”措施的建设。
2005年,投资16亿多元的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该系统由信息采集、通信、计算机网络、异地会商等决策支持系统组成,包括淮河、黄河流域暴雨洪水监测预报系统。它的建设可高效、可靠地为各级防汛指挥机构提供区域内的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及时对当前防洪形势做出正确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全面支持。项目一期工程将在明年完成。
据了解,在淮河,自1991年至今,国家已先后投资800万元建设了水情自动监测系统,流域内5000多个监测站,信息完全达到自动采集;淮河上空雨层的分布和强度也实现全天候监测。
如今,在北京国家防总会商室,轻点鼠标,淮河流域复杂的水系便一览无余,水雨情、工情,水位、水量等变化尽收眼底。
在今年的淮河抗洪中,正是依赖这些现代化的装备,雨水情预报才做到了及时、准确,为科学决策和调度、为分洪赢得了先机。
现代化的指挥系统,使淮河洪水“拦、泄、蓄、分、行”调度更加自如、优化、精确。正是有了这一系统,决策者才能身在京城,决胜千里。
可以说,是完善的治淮工程这一物质基础和现代化的预报指挥手段这一技术支撑,让凶猛的洪水,驯服地“尽在掌控”之中。
国家对治淮的巨大投入,换来的是淮河两岸的安澜。
健全的法律法规,完善的应急机制,为依法防洪和有效的社会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此次淮河洪水防御中,人们深深地感到:无论是工程的调度,还是行蓄洪区的运用;无论是灾区群众转移,还是受灾群众安置,都是那样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在抗洪一线,以往那种千军万马齐上阵的紧张场面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忙而不乱、有序推进的景象。
在洪涝灾区,曾经十分熟悉的又是混乱不堪的救灾帐篷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群众的安全和人心的安定。
这一切,得益于防洪理念的创新,得益于科学的防控,得益于治淮工程,也得益于依法防洪和有效的社会管理。
而依法防洪,需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支撑。
近年来,在中央依法治国方略指引下,我国防洪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加快,继1998年《防洪法》颁布后,《防汛条例》《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等一批国家级防洪法律法规相继实施。各地也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办法。可以说,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防洪法律法规体系。
更为有利的是,在今年淮河大水来临前的5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淮河防御洪水方案》。
该《方案》与过去相比,不仅增加了防御洪水原则、有关地方和部门的责任权限以及工作任务等内容,而且在洪水调度方面:细化了各量级洪水的安排,明确了近年来新建成的临淮岗、入海水道、茨淮新河和怀洪新河等重点防洪工程的调度运用原则和启用条件,提高了蒙洼等蓄滞洪区的启用水位,对行洪区进行了调整,减少了超标准洪水弃守区范围,并对淮河中游重点大型水库错峰调度和洪泽湖提前预泄提出了要求。这为淮河洪水调度提供了更具可操作性的技术指导。
如果说,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洪水防御方案,为依法防御淮河洪水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那么,完善的应急机制则为有效的社会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对加强政府社会管理日益重视,特别是2003年“非典”事件后,中央对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作出了全面部署。
国家防总和水利部按照中央要求,及时制定了《全国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并于2005年经国务院批复实施。各流域机构和省、市、自治区防汛和水利部门也制定了各自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建立了四级应急响应机制,并分别明确了每一级响应具备的条件和应采取的具体行动。
仔细研读《应急预案》,我们不难发现:
在这次淮河大水防御中,从开始发生一般洪水启动的四级响应、后来的二级响应,到出现全流域性大洪水启动的一级响应;从国家防总总指挥回良玉副总理亲自主持会商,到全国防汛抗洪救灾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从国家防御特大洪水方案的启动,到重点工程的调度;从国务院工作组第一时间奔赴一线指导,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亲临一线慰问、部署;从财政救灾资金的下拨,到防汛物资的调集;从一线人员的强化防守,到中央电视台的每天汛情播报;从灾区人员的安全转移,到受灾群众生活的妥善安置;从防洪区的治安保卫,到灾区的卫生防疫、补偿救助;从组织群众生产自救,到安排灾后尽快重建,等等——所有这一切工作的开展,都可以在《应急预案》中找到实施的依据。
水利、民政、卫生、铁路、交通、民航等各部门,以及上到国家防总,下到地方政府和防指等,也都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各司其职。
《预案》成了防御洪水的行动指南,也成了政府有效进行社会应急管理的行动计划书。
据了解,此次淮河大水,国家启动防汛应急一级响应,这是《国家防汛应急预案》实施以来第一次运用。首次运用便彰显了巨大威力。
这是一次成功的实践,它凸现了政府社会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大大提升。
回复
5楼
国家的改革开放,国力的迅速增强,为防汛抗洪能力提升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
放眼世界,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国家防汛抗洪能力的高低,与该国拥有的综合国力密不可分。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治水历史的古老的水利大国。历代善治国者必先治水,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所决定的。
我国是一个洪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几千年来,洪水灾害一直是威胁中国人民生存发展的心腹之患,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等四大水问题至今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治水,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治水,与综合国力的支撑紧密相关。
总结此次淮河大水的成功防御,不难看出,近年来我国的防汛抗洪能力与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无论是科学、先进的防洪理念,还是有效的社会管理;无论是完善的治淮工程体系建设,还是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这一切,归根结底,都得益于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得益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新时期29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无论是经济规模、对外贸易,还是外汇储备,总量都位居世界前列。
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9407亿元,全国财政收入39373.2亿元。
正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为防汛抗洪能力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据统计,自1998年至2006年的9年时间,中央财政投入水利资金达2783.47亿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1706.63亿元,占61%。
治淮工程。这是淮河防汛抗洪不可或缺的硬件。据了解,自1991年大水、特别是2003年大水后,先后启动的19项治淮重点骨干工程,已累计安排投资38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66亿元。
全国防汛指挥调度系统。这是实现防汛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据了解,该项目建设需要国家投资16亿多元,一期工程已安排投资近8亿元。
这一切都需要国力支撑。
还有行蓄洪区运用补偿和受灾群众的救助,同样需要国力支撑。
在此次淮河抗洪中,负责组织群众转移工作的人员说:正是由于行蓄洪区群众能够及时得到政府资金补偿,解决了后顾之忧,在组织转移时,灾区群众主动配合,行动迅速,为分洪赢得时间。
据了解,2003年大水后,中央财政共下拨蓄滞洪区运用补偿资金4.3亿元,占补偿资金总额的70%。
今年,汛期未过,政府救灾补偿已经开始,温家宝总理在慰问看望受灾群众时表示:要按高限给予补偿。
从“硬件”治淮工程和“软件”防汛指挥系统的巨额投入,再到行蓄洪区运用补偿与受灾群众救助,都是靠国家财力的有力支撑。
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就没有新时期我国防汛抗洪能力的提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我国的防汛抗洪能力也将进一步提升。相信,当下一次大洪水来临时,我们的防御和应对会更加从容。
(作者:周文凤 王凯)
回复
6楼
7月以来,淮河流域发生1954年以来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安徽军民严密防守保障防洪安全
回复
7楼
淮河入海水道继2003年建成后第二次行洪
回复
8楼
一上内容摘自水信息网,对作者表示感谢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