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暖通空调制冷年会各技术专题总结
edc
edc Lv.8
2004年10月13日 21:08:20
只看楼主

地板辐射供暖技术专题交流会小结 [转自中国暖通空调网]主持人: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赵先智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徐 伟 大连建筑设计研究院 郑官振 到会参加交流人员近百人,有 4 名代表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代表就该项技术的特点、散热量的计算方法、热量计算中的有关问题、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交流,并取得了以下较一致的意见: • 地板辐射供暖具有提高室内热舒适性,不占用房间有效面积,可调性强,便于分户热计量和分室控制等特点。是一项可推广应用的供暖技术。

地板辐射供暖技术专题交流会小结 [转自中国暖通空调网]

主持人: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赵先智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徐 伟

大连建筑设计研究院 郑官振

到会参加交流人员近百人,有 4 名代表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代表就该项技术的特点、散热量的计算方法、热量计算中的有关问题、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交流,并取得了以下较一致的意见:

• 地板辐射供暖具有提高室内热舒适性,不占用房间有效面积,可调性强,便于分户热计量和分室控制等特点。是一项可推广应用的供暖技术。

• 应积极进行对非填埋干式低温辐射供暖系统的研究,开发该类产品。使之该种形式的供暖方式更好的应用于建筑供暖。

• 设计中应严格按有关规范和规程计算热负荷,避免随意加大负荷值。并在散热量计算时应考虑标准层向下的散热量,考虑家具遮挡对散热量的影响。

• 设计时应符合规范对热媒参数的要求,并应校核地面的平均湿度满足规范中的要求,否则应调整有关设计参数。

• 选择塑料管材时应按有关要求进行计算,选择合适种类的管材和壁厚,以保证足够的使用年数。

• 保证施工的质量,严格按有关规范进行施工验收。尤其对隐蔽部分的施工质量应严格控制,避免给工程留有质量隐患。

• 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应采用质调节运行方式。应按照室外气候变化调节供回水温度,避免造成室内过热浪费热源和给人带来的不舒适。

• 蓄热地板电采暖技术是一项很好的利用峰谷电价的供暖方式。但是电供暖应在符合规范中对电采暖要求的条件下使用。目前,以火力发电为主的我国电力情况,除已出现电力紧张外,发电本身也并非是清洁能源,应有条件的使用。

通过交流讨论,为该项技术的提高和推广应用都有积极作用,其不足是设计单位交流的内容较少。
edc
2004年10月13日 20:50:14
2楼
《风、水系统的变频节能》专题会情况汇报

主持人: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 潘云钢

根据年会的安排, 2004 年 8 月 11 日下午在兰州西北宾馆召开了《风、水系统
的变频节能》专题研讨会。大约有 170 位同行参加了会议。现将本专题会情况向
大会进行汇报。

• 共有五位同志作了专题发言,以研究及工程实践等不同角度分别谈到了风、水系
统的节能问题。江亿院士根据对末端装置的使用特点的研究,提出了针对不同控
制方式时对冷冻水系统变水量控制的不同做法和措施;谭洪卫教授介绍了日本低
温送风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情况。给同行提供了更多的参考资料;施敏琪工程师介
绍了冷却水温控制对系统综合能耗影响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不同情况下对冷却水
温进行优化控制的方法;陈亚芳同志介绍了空调水系统中不同水泵组合控制方式
下的能耗分析;周静瑜工程师较详细地介绍了“苏州市政中心办公楼”的变风量空调
系统的设计过程。另外,曹琦同志就水泵变频控制及实际能耗分析等问题作了临
时发言,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郭海欣同志介绍了一种来自德国的新型空调方
式 ---- 自然对流系统的情况。

• 有几个企业作了相应的企业情况介绍。

• 与会同志一致认识到:节能是一个持久的课题。与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
关;风、水系统的变频控制是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一种最主要的节能手
段。

以目前的研究结果和发表的文章来看,大多数仍然局限在能量分析上面(包括冷
水机组变水量运行问题和 VAV 系统),对于具体的实施措施,设计如何进行等方
面,研究的结果不多。尽管本次专题会也有许多同志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但总
的感觉是目前的研究成果还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需要同行们共同努力。
回复
edc
2004年10月13日 20:51:10
3楼
《住宅空调》专题会总结

主持人: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 陈焰华

根据会议安排 8月11日下午在西北宾馆嘉宾楼礼堂举行了《住宅空调》专题技术
交流会,交流会参会人数80人。有五位代表作了主题发言,并介绍了上海市地方
标准《家用中央空调工程技术规程》,有两家企业介绍了住宅空调产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居室空气环境
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适应这种市场需求,近几年来住宅空调得到了迅猛的
发展,与之相应,住宅空调的应用和研究也在走向成熟和深入。住宅空调的形势
从户式中央空调发展到住宅小区中央空调和热电冷三联供,住宅空调研究的课题
从产品的可靠性、应用的可行性深入到各种空调系统的运行特性、各种空调形式
的技术经济合理性。

对户式中央空调来说,其空调负荷因住户使用要求和时间的不同,参差系数大,
同时使用系数低,负荷变动较大。在选择户式中央空调系统形势时就必须充分根
据用户需要和负荷特点并结合当地的气象条件和能源供应状况来进行。户式中央
空调因使用的个性化要求和系统容量较小,有不同于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的技术特
殊性。在户式中央空调产品开发和制造时,应充分重视除霜技术、变频技术、防
腐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在户式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时,应注意主机的选
型、水系统的热稳定性、室内外机的布置、新风处理和系统水管路的设计;在户
式中央空调系统安装时,应根据不同空调形式的安装技术要求紧密结合住户的使
用和装修需要,规范操作,文明施工。户式中央空调是集产品开发制造、系统设
计、施工安装和调试维护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各个环节的技术保证和协同配合是
户式中央空调成功使用的必备条件。同时,户式中央空调又类似于家电产品,走
向千家万户,必须具有高度的可能性,易操作性和低故障率。

在户式中央空调系统迅猛发展的同时,蒸发式家用中央空调、住宅小区中央空调
和热电冷三联供也得到了大量的工程实践和应用研究,工程设计实践表明住宅小
区的负荷参差率大。同时使用系数低,在解决了投融资体制和分户计量的前提
下,对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降低运行费用有着极大的意义。夏热冬冷地区住
宅建筑空调方式的经济评价表明在悬着住宅建筑空调方式时,不仅要满足局势的
舒适性要求,同时要考虑各种空调方式的初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在初投资和年运
行费用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住宅空调的有序、健康发展还迫切需要国家相关能源、房地产政策的引导,需要
相关产品生产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的指导,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促进住
宅空调稳步地向前推进。
回复
edc
2004年10月13日 20:51:54
4楼
建筑能耗模拟专题讨论汇报

8月11日下午在将军楼第五会议室召开了“建筑能耗模拟”专题讨论会。由张国强,
江亿主持会议。来自学校,研究部门和设计院的一百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开
展了热烈的讨论。

六名学者就如下问题作了报告:

卜震 (上海建研院):两种住宅建筑节能评估方法的比较

龙恩深 (重庆大学):遮阳系数对全年能耗的影响

吴祥生 (后勤工程兵学院):广州办公楼窗户节能研究

赵士怀 (福建省建研院):夏热冬冷地区外窗保温遮阳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简毅文 (北京工业大学):住宅采暖空调能耗计算模式的研究

张晓亮 (清华大学):上海住宅建筑能耗模拟研究

建筑节能尤其是住宅建筑节能是当前的热点课题。近年来国家陆续颁布了夏热冬
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住宅节能标准,并即将颁布办公建筑节能标准。在贯彻落
实这些标准中,尤其是按照这些标准的要求,采用动态能耗模拟方法进行建筑方
案比较和评估时,出现了许多问题。上述报告和相应开展的讨论都是直接针对这
些问题的。根据报告人所作的研究和与会者的讨论,初步形成如下结论:

• 外窗的透光性能对建筑热环境和能耗影响很大,尤其是对空调能耗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于外窗就不能只规定热阻或传热系数,同时也要规定适当的遮阳系数(
SC ),透过系数,或太阳得热系数( SHGC )。目前的节能标准中应补充这部分
内容。

• 采用能耗模拟分析,发现当采用不同的室内发热量数值,不同的房间与室外的通
风换气量时,从降低空调能耗的要求出发,会对外墙与外窗的保温,围护结构的
热惯性等提出完全不同的要求。室内发热量大,按照每小时一次换气计算时,发
现不保温,采用轻型结构时省能;而按照根据室外温度变换气次数的通风方式计
算时,外墙外窗保温和采用重型结构则可显著降低空调能耗。这表明能耗模拟时
采用的房间使用方式和管理方式也会对围护结构能耗的优劣作出不同的评价。因
此在能耗模拟中必须注意采用符合实际的房间使用与操作的基础数据,例如室内
发热量,空调间歇运行还是连续运行,与室外的通风换气量及通风换气时间,
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能耗模拟方法正确地指导节能建筑的设计,否则很容易产生
一些不正确的结论。

• 目前我国正在执行和即将执行的几个建筑节能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按照它的
要求进行能耗模拟分析中,陆续发现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妥善解决。
希望在今后标准的执行和实施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完善,最终发展成充分反映
我国实际情况,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节能标准,更好地指导我国的建筑节能事
业。

本次模拟分析专题参加人员之多和讨论之热烈,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反映出能耗
模拟方法已真正在我国暖通界开始一定规模的实际应用和解决工程问题。这标志
着我国建筑节能和能耗模拟工作的进步,是十分可喜的现象。希望能继续乘社会
对建筑节能需求不断提高的东风,把我国的建筑能耗模拟工作更深入,切实,广
泛的开展下去,从而推动建筑技术和暖通空调的技术进步。
回复
edc
2004年10月13日 20:52:42
5楼
新技术交流会(同井回灌热泵系统)专题小结

主持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马最良

同井回灌热泵系统技术是我国发明的新技术,不同于国外的单井循环系统。单井
循环系统是一种半开式系统,单井循环系统起到换热器的作用。而同井回灌热泵
系统是取水和回灌水在统一口井内进行,通过隔板把井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低
压(吸水)区,另一部分是高压(回水)区。当潜水泵运行时,地下水从低压区
被抽至井口换热器中,与热泵低温水换热,地下水释放完热量,再由同井返回到
回水区。以此作为热泵的低位热源,向热泵提供低位热量。因此,上述技术亦称
单井抽灌技术。

参加本次新技术交流会的代表约 120-150 人。

同井回灌热泵新技术交流会主要议题是:

• 同井回灌热泵技术要点(系统构成和核心技术、水质监测和运行分析、经济和社
会效益等);

• 同井回灌热泵系统典型工程的剖析;

• 同井回灌热泵系统的最新技术成果。

北京恒有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针对会议议题作了主题发言。发言题目有:

• 中央液态冷暖源环境系统简介;

• 金四季购物中心工程设计;

• 双温热泵技术探讨;

• 双级耦合热泵混合系统的工程实践;

• “首都兰天工程”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替煤工程;

• 中关村软件园信息中心工程问题的分析。

• 与会代表对此新技术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北京恒有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主题发言和讨论,明确了以下几点:

• 浅层地能(热)是一个巨大的冷热源,也是一种再生能源。分布广泛而且蕴藏丰
富,具有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同时回灌热泵技术是开发和利用浅层地能(热)的
有效技术之一。

• 同井回灌热泵系统这一新技术自 2001 年在北京某工程上投入运行以来,其技术
的推广与应用很快,到 2003 年底已完成 160 多个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 200
× 10 4 m 2 。这与燃煤热源相比,在环境方面,相当于减少 180000 吨 CO 2 排
放量, 1760 吨 SO 2 排放量和 1280 吨 NOx 排放量;在初投资方面,每 m 2
造价为 250 元 —380 元;在运行费用方面,冬季供暖的运行费用每 m 2 为 13
元 —28 元之间。

• 众所周知,国外地下水源热泵的应用已有 50 多年的历史了,这 50 多年来,人
们对地下水源热泵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做了很多调查与分析,发现回灌阻塞、腐蚀
与水质、水泵功耗过高等问题是地下水源热泵运行成败的关键问题。由于同井回
灌技术采取在井中加装隔板的技术措施来提高回灌压力,以使回水通畅。因此,
在 160 多项目中,回灌效果良好。同时,北京市水利局水环境监测中心在过去的
三年中对某些井的井内及周围地下水的水质质量( 27 项指标)进行了跟踪监测。
监测结果表明,在 27 项指标中除出水和回灌水水温外其余指标均没有明显的变
化。这充分表明通井回灌热泵系统未对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据此,可以为回井
回灌热泵系统不破坏地下水的分布、不改变地下水的水量与水质量。

• 通过几年的运行实践,初步摸索到:

• 标准的单井抽灌井的结构参数为:井孔直径 800mm, 井管直径 500mm ,井深
85m ,抽水和回灌水管直径 DN100 ;

• 在粗沙、卵石地层,降深 5m 时出水量 100t/h 条件下,标准的单井抽灌井的性
能参数为:井水循环量 100t/h ,水温 10-20 ℃ , 取热时抽灌水温差 5 ℃,取热
能力 580KW;

• 井的数量一般取决于主机的配置,原则上,井的出力和主机的需要量应该相
等;

• 井位于建筑物的距离应大于 10m。井与井之间的距离也应大于10m;

• 单井抽灌井对地下水的水质无特殊要求,只要满足国家地下水水质分类标准中的
五类水即可使用。

• 通过几年的运行实践,充分认识到,由于抽水和回灌水温度的不同,引起地下水
和含水层固体骨架温度的变化。地下水与地下水、地下水与固体骨架、固体骨架
与固体骨架、含水层与相邻的顶、底板岩土层之间发生着复杂的传热与传质的过
程。为此,哈工大初步模拟了同井回灌热泵地下水运动的热力特性,分析了含水
层参数、热泵负荷、热弥散等对井的出水温度和含水层温度场的影响。

• 同井回灌热泵系统由于抽水井和回水井均在
回复
edc
2004年10月13日 20:53:31
6楼
供暖热计量专题交流会总结报告

主持人: 山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牟灵泉

哈尔滨工业大学 董重成

《按照大会的安排进行了一个单元的供暖热计量技术专题交流, 90 余人出席会
议。有 6 位同志做了重点发言,与会同志就供暖系统的 热计量方式、热计量装
置、系统的形式、调节控制方法、户间传热量的计算、室内散热器的配置及按热
量收费等问题进行了交流,通过交流大致有以下相同意见。 现在向大会报告如
下:

• 新建住宅集中采暖热计量系统的设计应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水平和改
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基础上,注意室内热舒适度的提高。既有住宅分户热计量的改
造应保证改造后采暖系统的水力、热力平衡和室内环境的改善。

• 热计量方式的选择应考虑热计量成本的回收并与室内采暖系统形式相适应。对于
分户热计量装置可采用户用热量表、热分配表等切实可行的方法,当室内采暖是
垂直单管或双管系统时应使用热分配表;对于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形式可使
用户用热量表或热分配表;对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应采用户用热量表。

• 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的户内系统形式推荐采用双管系统,多层共用立管系统
中重力压头影响较小,一般可不予计算。户内系统使用手动调节阀进行温度控制
时,建议采用同程式系统。

• 当计算户间传热量时,应考虑住宅居住率、围护结构特性、采暖方式及系统运行
等方面的问题。并应将计算的户间传热负荷控制在一定的百分比内,避免散热设
备过大造成浪费。并不应将户间传热量计入建筑物的总热负荷。同时要进一步探
讨户间传热及散热器数量计算方法。

• 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设计时应说明热力入口的热负荷和总阻力。高层建筑采暖共
用立管应注意热膨胀问题,建议每户的水平支管与立管的连接采用软连接。当采
暖系统使用塑料管时应考虑管材适应的温度、连接方式、使用寿命等问题。对于
已通过建设部鉴定的内腔无粘砂工艺生产的铸铁散热器可用于热计量供暖系统。

6 、供热系统热计量收费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家政策、供热企业改革、计量供热
技术以及计量供热产品、居民供暖收费意识等各个方面互相影响,应探讨适合中
国国情的热计量方式和收费方法。

专题讨论对一些问题统一了认识,明确了在设计中的处理方法。同时也对热计量
方式、户间传热、采暖系统的流量变化、系统调节方法等问题具有不同看法。专
题会达到了交流的目的,其结论将对今后的供暖热计量技术的推广应用有一定的
指导性。
回复
edc
2004年10月13日 20:55:18
7楼
“ CFD 应用 ” 小组讨论会总结

主持人: 清华大学 李先庭

会议基本情况

◆ 参会人数近 80 人,为历年最多。

◆ 4 位会议报告,每位会议报告结束后有 5 - 10 分 钟的提问,提问非常踊跃,
多次超过 7 人提问, 问题数超过 10 人次。

◆ 6 人自由发言讨论当前 CFD 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言讨论内容

◆ 来自哈工大的刘京博士介绍了如何用 CFD 方法计算湿度和结露。

◆ 参会代表就湿度和结露计算的边界条件、数值计算方法的精度、计算结果的验
证、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深
入讨论。

◆ 来自湖南大学的龚光彩教授介绍 V 型百叶窗过滤器数值模拟与实验情况。

◆ 与会代表就采用无滑移模型的合理性、数值计算中如 何判断沉降、实验如何测
量及如何判断是否达到稳
定、 模型的全面验证进行了广泛讨论。

◆ 来自 AVL 公司的舒红博士介绍了通用CFD计算软件 SWIFT 应用于洁净手术
室、通风房间和室外环境中的
情况。

◆ 来自清华大学的陈玖玖介绍了置换通风下颗粒物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的情况。

◆ 与会代表就滑移通量模型、粒径分布实验、数值计算方法及湍流模型进行了讨
论。

◆ 来自日本三晃空调株式会社的郑明杰博士介绍了在日本从事的 CFD 应用方面的
工作。

1 高大空间、手术室、印刷厂
2 考虑墙体蓄热的 CFD 计算
3 CFD 与 PID 调节的联合计算


◆ 来自东南大学的张辉博士、清华大学的张寅平教授、南华大学的彭小勇博士等
代表就目前我国暖通空调
CFD 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具体 措施进行交流与讨论,达成了很多共识。

达成的共识与建议

◆ 目前缺乏实验验证的平台,部分研究者各自手中有一些实验资料,但都不全
面;大量研究者为无实验资
料而苦恼,建议以学会名义,借鉴 ASHRAE 、IEA的做法建立我国的暖通空调
CFD 验证平台,包括各种
采暖、通风、空调类型的详细实验数据,以方便广大研究者验证新开发的计算模
型和所采用的计算工具。

◆ 充分利用国内建立的先进标准实验台,开展实验的合作研究。

◆ 针对人们普遍怀疑 CFD 计算准确性的问题,建议学会 组织代表性、权威性机
构或单位对大家关心的问题
进行研究或调研,分析计算误差的来源,拿出结论,形 成共识,避免每次都从最
基本的问题开始讨论,
这样用若干年的时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 建议针对不同类型的应用,由 CFD 专业研究人员提出 明确的 CFD 应用指导原
则,包括物理问题的再建
模、数值方法、湍流模型、网格划分等,使具体的工程人员、非专业 CFD 人员在
应用 CFD 工具时少走弯
路,尽快提高我国的 CFD 应用水平。

◆ 开展适合暖通空调特殊情况的模型、算法研究,进一步提高 CFD 计算的准确
性。

◆ 在 CFD 应用中应特别加强学企联合, CFD 要用于解决工程和企业遇到的问
题,企业应了解 CFD 技术能应用于哪些方向。

◆ 部分代表建议成立 CFD 学组,负责落实 CFD 应 用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定期开
展交流活动,并将有关结果在行业内共享(可与模拟技术小组 结合)。

感谢所有关心支持 CFD 技术发展人们!
回复
edc
2004年10月13日 20:56:09
8楼
异井回灌热泵系统讨论会总结

主持人: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王清勤

约 90 多人参加了异井回灌地下水热泵系统的技术交流会,主要议题是异井回灌地
下水热泵系统的工程应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今后应用和研究中有待解决
的问题与建议。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异井回灌热泵系统在产品开发、实验研究、工程应用等方
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也有些问题值得引起大家的关注。

• 异井回灌热泵系统的工程应用( 5 位专家发言)

• 地下水水环热泵系统的工程应用,即冷热源采用地下水,末端采用独立的水源热
泵机组。通过一年多的实测和调查,对实测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水源热泵耗电
量的推算方法。据此方法对一个典型工程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和评价。

• 常规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的工程应用,即冷热源采用热泵机组,末端采用常规空
调系统,同时提供生活热水,服务对象是一个 18 万平米的建筑群,有一定的代表
性。

• 地热水作为热源,采用热泵对其进行梯级利用的工程应用。对于地热水中 45 ℃
以上的热源直接利用, 45 ℃ 以下温度的低品位能量用热泵机组提取热能后供地
板辐射采暖。灌水温度在 15—20 ℃ ,充分利用地下水中能量。

• 富尔达公司介绍了水源热泵的工程应用实例。

• 水源热泵的变频控制。

• 应注意的问题。

• 水源热泵的关键是地下水源。首先应经当地的行政、环保、水资源部门的批准,
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并取得地质勘查报表和地下水资源评估报告。

• 要根据当地条件做出地下水回灌方案,保证地下水不被浪费,水资源不被污染。
保证不对地质环境造成灾害,这是地下水热泵应用的前提条件。

• 应加强井水抽取和回灌的运行维护。地质、水力部门和暖通空调技术人员应共同
关心水井老化问题。

• 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利用变频技术降低热泵系统的运行能耗,提高整个水源
热泵系统的 COP 值。实测表明,某些水源热泵系统的夏季综合 COP 值仅 2.0 左
右,没有充分发挥出水资源热泵系统的节能优势。

• 夏季供冷冬季供暖的水源热泵系统。冬夏季工况的切换阀门的严密性十分重要,
泄露会造成水系统短路,大大影响节能效果。

• 几点意见和建议

• 从理论上讲,地下水热泵系统有明显的节能效果,是一项值得推广的节能技术,
但地下水热泵的应用要受到很多具体条件的限制,如地下水类型、分布范围、含
水层厚度、地下水的水力性质及水位变化情况、地下水径流等多方面的因素。建
议进一步开展不同地质条件地下水特性的研究,为地下水热泵的应用提供理论依
据。

• 要使我国地下水热泵的应用更上一个台阶,就必须研究成套技术,如提高换热器
的性能,高效的热泵机组,智能控制技术,水井的维护清理技术等。任何一个环
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热泵系统的应用效果。

• 地下水热泵系统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几十家国内外企业已经涉足此领域,数
百项工程已投入使用,但相应的产品标准和工程规范并不完善,应尽快出台相关
的标准规范。

水源热泵技术在北美、欧洲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我国也有十多年的历史,是一
种广泛应用、成熟的供暖空调技术,是解决暖通空调节能与环保问题的有效措施
之一,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于是需要高效、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更好地
解决地下水热泵应用中的技术问题和政策问题。使这项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回复
edc
2004年10月13日 21:00:13
9楼
《热回收》专题交流会总结汇报

主持人:黄翔

汇报内容
专题交流会方式
专题交流会内容
达成的共识及不同看法

专题交流会方式
明确主要议题:空调热回收技术的应用

采取互动式交流方式:主体发言 + 提问(规定项目)自由发言(自选项目)主持
人与参会人员共同归纳总结严格把握会议程序,营造出活跃的交流氛围
参会人数: 100 余人

专题交流会主要内容

清华大学刘晓华等《新型溶液热回收新风机性 能分析》(溶液式热回收)

湖南大学刘娣等《热管热回收窗式空调器的设 计及性能分析》(热管式热回收)

同济大学李振海等《静止式全热交换器及其机 能材料性能评价方法的探讨》(板
式热回收)

日本株式会社金伟力等《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 吸湿材料的新型转轮型全热交换
器》(转轮式 热回收)

北京闻思技术开发公司黎育珠等《新风换气机 在严寒地区运行的实验研究》(转
轮式热回收)

主题发言

所做工作:提出了由溶液全热回收装置和带板 式换热器的单级喷淋模块组成的溶
液全热回收 型新风机。设
计了实验装置,并做了大量实验 和全年逐时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平均全 热
回收效率为 74.3% ;冬季平均全热回收效率 为 66.7% 。

提出问题:新风机的尺寸;新风机的初 投资; 新风的阻力等问题。

所做工作:开发并设计出与窗式空调器相配套 的分体热虹吸热管冷热回收装置样
机。在样机 上做了大量实
验,尤其对影响分离式热管传热 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充满率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充
满率为 80% 时,传热效果最好。

提出问题:对热管 —— 空调器组合系统的整体 性能还需进一步实验研究,对系统
进行优化设计。

所做工作:提出机能材料的评价指标应包括材 料的传热性、透湿性、透气性和阻
燃性等。全热交换器的评价
指标应主要考虑它的显热效率、 潜热效率、全热效率和漏气度。

提出问题:该评价方法主要参照日本有关的 JIS 标准,是否完全符合我国国情;
材料的阻菌性 能等问题。

所做工作:对研发的以离子交换树脂为吸湿材料的新型全热交换器的传热性能进
行了实验测 试。结果表明
,该全热交换器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或显著减少臭气转移,而且具有较高的传热效
率和较低的风阻。

提出问题: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剂的持续吸附效 果;全热交换器的漏风率等问题。

所做工作:为了解决新风换气机在严寒地区运行时的情况,在哈尔滨市的建筑物
进行了运行方面的实验研究
。测试了有关参数,观察了结冰的程度和采取一些措施的效果。为新风换气机在
严寒地区正常运
行提供了实验依据。

与会代表对所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自由发言

湖南大学殷平教授(从产品研发方面)

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伍小亭总工(从工程设 计应用方面)

国家空调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曹阳副主任 (从产品监测和标准方面)

浙江盾安公司、江苏天加公司、清华大学、同 济大学等代表。

达成的共识及不同看法

达成的共识

高度重视热回收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地位和作 用,尤其是热回收技术工程应用的
具体方法。

尽快制定统一标准,客观评价热回收性能。

应以科学和诚信的态度对用户负责,提供真实 可靠的产品性能参数和指标。

官、产、学、研相结合研发和推广适合我国国 情的热回收产品。

百花齐放,研究多种形式的适合不同场合和情 况的热回收装置。

应高度重视热回收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不断 总结工程应用中的问题,完善热回
收装置的材 料及结构。

不同看法

热回收装置结构形式方面
热回收装置的材料方面
热回收装置性能测试与评价

结束语

“ 统一标准、真实数据、 携手 共进 ”

衷心希望热回收技术在建筑节能 当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国暖通空调界在热回收技术方面有很多优秀的科技人才,中国在纳米等新材料
方面居于世 界领先地位,我国有多年从事热回收研发和生产经验的优秀企业。完
全有能力做好热回收 产品,不要盲目迷信和仿造国外产品。我们坚信: 2006 年
全国年会上将会有更多更好的热 回收新产品展现给大家!

谢谢大家



回复
edc
2004年10月13日 21:01:29
10楼
大地耦合热泵(又称土壤耦合热泵、地下换热器地源热泵)

专 题 小 结

主持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马最良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王清勤

• 基本情况

大地耦合热泵是地热源热泵中的一种,它与地源热泵中的水源热泵的区别是:前
者从浅层土壤中取热或向其排热,后者是从地下水中取热或向其排热,经过热泵
机组转换成热水或冷水。由于大地耦合热泵技术,可以不用地下水,采用埋设垂
直管、水平管等多种方式,直接从浅层土壤取热或向其排热,不受地下水开采的
限制,推广的范围更大更灵活。

大地偶合热泵技术的核心是如何实现与浅层土壤进行高效的热交换,确保在投资
不高于普通中央空调的条件下能长时间地稳定地从土壤中取热或向其排热,实现
供暖或制冷。在美国、加拿大和北欧国家和地区,地热泵技术已得到广泛地应
用,推广速度以每年 15% 的速度递增,形成了从制造商、工程商到培训机构、技
术开发机构、专业管理机构等一整套完整的产业体系。国际地热泵协会(
IGSHPA )、美国地热泵协会( GHPC )已建立,他们已完全实现了商业化。

• 研究重点

大地偶合热泵作为一种新的空调冷热源方式,无论在环境还是在运行能耗方面,
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人们对大地偶合热泵技术的认知度的迅速提高,在
对大地偶合热泵技术的研究在地下埋管的换热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已开始进行
对大地偶合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的实测、模拟及优化设计研究。如:

• 地下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模型研究。将钻孔内部的简单一维导热,变化为二维和准
三维导热模型进行研究,使研究结果更符合实际。但是,由于地下埋管的传热受
土壤的热特性、土壤的热湿迁移、地下埋管的铺设形式及回填材料的特性等多种
因素的影响,因此理论研究结果还应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这应成为今后研究的
重点。

• 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回填材料导热系数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地下换热器的换
热效率。

• 采用复合地源(例如太阳能)、复合冷源(例如冷却塔)和增长埋管长度,虽然
可以有效改善大地偶合热泵系统的循环性能。但是大地偶合热泵系统的设计应在
运行模拟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场地面积、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加以确定。

• 今后的工作

任何新技术的应用都需要在时间中经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为了防止不按科学
的态度不顾具体实际条件,盲目的照搬大地偶合热泵技术,最终败坏大地偶合热
泵技术信誉等恶性现象发生,今后应作好以下工作:

• 全面系统地开展数据采集和经济技术分析工作。投入人力和资源,对大地偶合热
泵示范工程进行数据采集和经济技术分析工作。在取得整个供暖季和制冷季的完
整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与其他采暖、制冷技术的比较,进行经济技术发分析,就
初投资、采暖制冷效果、技术稳定性、运行费用节省情况,节能效果等方面给出
严格、科学的结论,为大地偶合热泵技术提高、改进设计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进一步强调进行科学设计与施工。在设计系统之前,必须掌握较详细的设计原始
资料,最好在当地先打一眼探测孔,测试当地的土壤情况。
回复
edc
2004年10月13日 21:03:47
11楼
“ 利用自然能源改善建筑环境技术论坛 ”

汇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李安桂

概况

1 “ 利用自然能源改善建筑环境 技术论坛 ” 于8月12 日下午 2 : 00 — 5:45在
兰州西北宾馆贵宾楼礼 堂举行,参会人数约200人。

2 大会邀请了来自设计院、高等院校、生产企 业及跨国建筑环境咨询公司的7位代
表作了主题 发言。

主要议题

7 位代表主题发言题目:

主题 1 : 地道风降温应用技术 牟灵泉,山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题 2 : 生态建筑的研究与实践 清华大学 ,朱颖心

主题 3 : 青藏高原采暖方面自然能源的利用 徐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主题 4 : 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由世俊 :天津大学

主题 5 : 自然能源利用与 绿色建筑评价 汪洪,美国 EMSI 环境管理咨询公司

主题 6 : 新型太阳能空调系统 远大空调有限公司 ,吴哲 兴

主题 7 : 欧洲国家利用自然能改善建筑 环境: 研究与设计实践 李安桂 , 西安建
筑科技大学

会议主要共识

1 在暖通空调(建筑环境)设计及工程实践中应该高度重视自然能源的利用。一
个优秀的暖通空调设计 应该充分考虑自然能源如自然通风技术、太阳能综合利用
技术、生物能源技术等的利用。自然能源未 能在建筑环境控制中充分利用的建筑
就不能称为优秀工程设计或样板工程;更不是绿色建筑或生态建 筑工程。 .

2 尽管建筑物结构形式主要是建筑师设计的;但是一个好的节能建筑方案只靠建
筑师是不行的,必须有 暖通空调工程师的积极参与。暖通空调工程师应该在初步
建筑方案的规划或设计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 用。不但进行建筑物环境控制的事后
设计,而且要参与建筑方案的事前设计,事中设计。这也是暖通 空调工程师的任
务。

3 要进一步加强对自然能源各种利用技术的基本 机理研究、技术研究。在暖通空
调界逐步形成 重视自然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的氛围;进一步加 强产、学、研联合,
推动自然能源利用技术在 我国的广泛利用和暖通空调技术进步。

谢谢大家!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