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SA的导荷形式探讨!
button6767
button6767 Lv.2
2004年09月22日 22:08:55
只看楼主

TBSA在双向板情况下,长边将获的梯形荷载,如果长边由于有次梁连接或增加了无柱节点,程序没能根据节点位置判断其分到的梯形荷载的哪一段,而是根据其长度比例判断其占面积,然后用三角形荷载代替!这将使得荷载的分布产生不合理的情况,如果分段太多,中间分的荷载却约小,偏向不安全!!!下面是我用Z版TBSA6.0计算两个情况,面恒荷载10kN/m2,混凝土重量采用0(避免分段时次梁对其有自重的影响),5x5m正方形布置4柱4梁。

TBSA在双向板情况下,长边将获的梯形荷载,如果长边由于有次梁连接或增加了无柱节点,程序没能根据节点位置判断其分到的梯形荷载的哪一段,而是根据其长度比例判断其占面积,然后用三角形荷载代替!

这将使得荷载的分布产生不合理的情况,如果分段太多,中间分的荷载却约小,偏向不安全!!!

下面是我用Z版TBSA6.0计算两个情况,面恒荷载10kN/m2,混凝土重量采用0(避免分段时次梁对其有自重的影响),5x5m正方形布置4柱4梁。

看下面的结果:
22.3/32.3=0.69
这个影响太离谱!!!

另外,我还没时间研究广厦.TAT.SATWE等的导荷是不是也是这样,请大家也探讨探讨!我将本贴发给TBSA,如有答复,我也贴出来
button6767
2004年09月22日 22:09:18
2楼
在TBSA使用方面想请教几个问题:
1、对于由伸缩缝断开的建筑结构,能否把地梁层作首层,而上部结构采用多塔楼
方式同时上机计算;
2、对于坡屋面结构,能否也直接用TBSA计算呢;斜柱功能能否在这方面派上一
点用场?
3、对于梁结构附加箍筋和吊筋(不全部采用箍筋的情况下),应相应采用TBSA6
的那几个工况的剪力图?
4、结合下图结点,其反映的集中力大小如何计算、其作用梁段(X向、Y向?)
如何,请指教!
(两向梁截面高度相差200,SASCAD按照井字梁处理,并且在加筋处理方面似乎
有点乱套)
回复
button6767
2004年09月22日 22:09:36
3楼
1.可以,但要注意多塔TBSA输出的EJd/(H^2*sum(i=1~n,Gi)>=1.4 高规
5.4.4-1条,Gi按全楼算,EJd却按最大顶点位移的那个塔算,所以塔越多,越达
不到1.4强制性规范要求,这点编程序的肖工也没搞清楚.每个塔块有等效抗侧刚
度,如何组装采用什么加权平均方法才能体现整栋楼的抗侧刚度,他好像还没搞
出来.大家可以每个单栋算一遍,看过了1.4就行了.对于楼体开大栋那些,似乎
程序所给也是对的?!

2.从TBSA到SATWE、TAT都假设楼板无限刚,那么如果整层是斜的,无限刚方
向应该是斜的,但程序都是平的无限刚,所以少数斜柱还可以,全部斜柱,就起
不了作用的。

3集中力应该采用剪力最大的组合,用次梁端的Vm(可以查“工程名out.001”文
件)

4.梁剪力应该是Z向的最大,方向按照结构力学剪力的正向(TBSA计算分析手册
page48的方向似乎有误,已经告诉TBSA了,等答复中...),分析那个梁端力对
节点是向下的力就知道怎么配吊筋。
回复
button6767
2004年09月22日 22:09:56
4楼
也是题外话:后处理我都是用AUTOCAD画的,真累,用过SAS后处理不行,最近
用“佳友”前处理还行用AUTOCAD做平台,当后处理也不行。
PKPM以前用过他的低版本只有计算平面宽架,对他印象就不好(那时TBSA已经
是空间的啦)后来有改进,但自己开发的CAD平台仍然十分落后和低速,而且到
现在仍然保留原来低版本的菜单,那些菜单很不好用的,不过越来越多的人用
SATWE因为比较早用墙元分析剪力墙,比薄壁柱分析好点,现在很多人用TBSAP
或PMSAP有限元,可算弹性板。
GS出自原来田力开发的BSCW,现在这个BSCW也是寿终正寝了,看看也是赚一
把就走的吧,据说前后处理做的可以,都用它来输入TBSA和SATWE,自带的计
算部分大家都不用。

如前面所讲的,TBSA模拟不了这种结构真正的受力情况,所以你这样输入可以近
似就行,如低层就无所谓,高层就把顶层层高设当提高偏安全考虑.
坡屋面要注意的是出图时斜梁往往在柱头重叠,重叠部分要受两个梁的计算弯矩
剪力的,如果仅用面上梁的那部分面筋其实是不够的(下面梁面筋已经在中和轴
附近)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