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学习问题
ygw001
ygw001 Lv.3
2007年04月28日 12:28:29
只看楼主

什么叫学习,自己的努力是第一位,学会使用书本这个工具是第二位,旁人的帮助是第三位。否则,什么都学不会。 苏联援建武汉长江大桥建造的时候,工人都是从上海沪江造船厂和金陵造船厂来的铆工,构件作好后,苏联专家用从苏联运来的电炉里烧铆钉,那天专家示范操作一天铆铆钉14个,要求每个中国工人一天也要铆14个铆钉,那神态非常看不起中国工人。 工人们一商量,按苏联专家的做法,何年马月才能造好大桥呀,于是,决定按我们自己的办法施工,

什么叫学习,自己的努力是第一位,学会使用书本这个工具是第二位,旁人的帮助是第三位。否则,

什么都学不会。

苏联援建武汉长江大桥建造的时候,工人都是从上海沪江造船厂和金陵造船厂来的铆工,构件作好后

,苏联专家用从苏联运来的电炉里烧铆钉,那天专家示范操作一天铆铆钉14个,要求每个中国工人一天也

要铆14个铆钉,那神态非常看不起中国工人。

工人们一商量,按苏联专家的做法,何年马月才能造好大桥呀,于是,决定按我们自己的办法施工,

一个晚上完成了一个月的工作量,到天亮快大家才回工棚睡觉。

苏联专家上午靠10点来到工地,到处静悄悄,一个工人都没有,把工头叫起来,大发雷霆,工头说,

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月的工作量了,还不能够休息吗,专家一看,傻眼了,马上检测做金相分析,居然全

部合格,立刻向驻华大使尤金回报,尤金命令苏联专家一定要把中国工人的技术学到手。

你们马上做给我看看,中国工人说,我们只能晚上施工,你要睡觉就不要来了,晚上,工人把脚手架

搭好,用两只无蓬小船在江水中晃悠,一只小船拉风箱烧铆钉,一只运铆钉,老师傅看好火候就将铆钉用

钳子夹出向上抛,脚手架上的工人用钳子接力将铆钉抛到工作面,立刻铆上,红红的铆钉象烟火一样向上

窜,工地一篇热火朝天的景象,苏联专家看得目瞪口呆,向尤金回报,知道怎么做了,就是学不会。

他那知,中国工人的技术也不是天生就会的,就象杂技团演员一样,要吃多少苦,流多少汗,甚至是

血,要挨师傅多少骂,甚至是鞭子。

现在有些年轻人,张口就叫,这怎么做呀,救命呀,好像学校老师从来没有教过,好像他也从来没有

看过书本,今后你靠什么吃饭呀。
wsw269
2007年04月28日 23:05:55
2楼
学习是个大问题啊,活到老,学到老嘛!
回复
shendongss
2007年05月01日 20:10:30
3楼
是啊~~~
就对于我们现在还在大学的学生来说,
当我走进图书馆时,我总觉得我的知识太浅薄了,
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回复
chinacupor
2007年05月03日 15:44:40
4楼
相对来说,现在的学习条件比以前强多了,各个行业之间的技术壁垒也随着网络的普及而逐渐减弱。。。可比以前泡图书馆舒服的海了去了
回复
mdyake
2007年05月09日 22:08:40
5楼
论坛给了我们交流的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学到好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更让我们开拓了视野,看了好多帖子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所学的知识太欠缺了,毕竟课本上的东西太有限了!
回复
gxn2014
2007年05月10日 20:59:06
6楼
只有靠自己才能有出入!明白了!谢谢
回复
kinlay
2007年05月14日 12:59:23
7楼
学习学习,学习才是主要的,但要学会怎样学习!
回复
zyb19820406
2007年05月14日 17:34:05
8楼
真是受教育,听别人说过武汉长江大桥的铆钉连接,全是烧的红通通的铆上去的,惊叹!
回复
dlwangjun
2007年05月22日 10:18:01
9楼
其实之所以有这么多懒人反倒证明这论坛办的好啊。 如果没有这么一个容易得到所求知识的平台,那么这些“懒人”也只好查书了。

制冷与空调基本原理并不难,可是能真正懂得人却也不是很多。很多人也只在某一领域很懂,对于其它的领域却也不是很了解,有这样一个论坛让我们能够学习到其它领域的东西长长见识确实是一件好事情啊。
回复
shanghaiyijiaren
2007年05月22日 17:16:13
10楼

多查书也不是坏事。多提问也不是坏事。关键是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什么都指望别人。学会怎样学习才是学习的目的。
回复
ygw001
2007年05月28日 10:34:08
11楼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悦同。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说,喜意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程子曰"习,重习也。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说也。"又曰:"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

论语第一篇就是“学”,惭愧,古文看不懂,十中仅知其一,可能还谬至千里。“学而时習之”中的習为鸟练习飞行,按书本的理论知识,到实践中去论证、去考验、去练习,使之成为自己的本领,这就是“学之为言效也”,从而使得自己胸有成竹,这就是“不亦悦乎”。

就苏联专家使用恒温电炉来加热铆钉,应该是有科学依据的,他能保证铆钉铆上后确保最佳的金属强度,大学书本上有据可查。上海造船厂的老工人可能还都是文盲,可是他们从学徒开始就在师父的严格鞭策下学会了看火候,他们的晚上施工就是为了正确的看准火候,他们能保证铆钉绝对处于最佳状态,效果绝对与苏联专家的书本知识不谋而合。

他们之所以能比苏联专家的电炉法快得多,主要是工作方法问题,上海工人采用的是原始的而极为有效的工作方法,苏联专家采用的是科学的而效率极低的施工方法。苏联专家短时期内不能学到的就是看火候,还有就是热铆钉的传送方法,该方法在南京长江大桥上改用水平抛送,漏斗接,仍旧没有采用电炉法。

那么是先有书本知识,还是先有工人的实践知识?

从铁器刀具使用的开始,铁匠就开始从实践中注意到火候问题,能打出优良好刀的匠人,除能千锤百炼锤出精钢外,淬火就是独门秘诀,它的关键就是看火候,师父就是写成书,你按书本也不是马上就能练出来的,实践才能出真知。

解放初期,我们的工厂,还大多数沿用看火候的淬火方式,到了大批量生产时,这这方法就跟不上要求了,于是技术人员就在这基础上研究出了盐浴淬火法、表面渗碳法、电炉法,于是就回到了苏联专家的书本知识上去了,形成了完整的热处理学问。

这就是从实践到理论(指前人),从理论到实践(指我们),再从实践到理论(指将来)。

我们是学的书本知识,均由实践到理论,当然,其中有不少科学家利用理论知识,对某些实践知识进行各种验算、推理、总结,得出了新的理论,再到实际中去验证,形成超出实践的理论。比如牛顿被苹果砸昏后就写出了万有引力,其中的推理用了多少时间、用了多少公式、用了多少脑汁,大家知道吗?如果他光知道问别人,为什么苹果会砸我头?不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那万有引力到现在还没有出现。

大学里学的书本知识,必须到工作中去实践,在实践中变为自己的本领,学会将各种书本变为自己的工具书,到那时,你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能轻松养活自己的人。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