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金秋时。乡野的清恬、古村的静润再一次诱惑着都市人的踏访。钟情于寻幽觅奇、返朴归真的旅人们, 此季特别向您推荐京西一处“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千年古村——灵水举人村。灵水村是京西古驿道上一座千年历史的古老山村,那里独特承袭的举人文化,山环水绕的翠荫黛瓦,古朴的民居,渊远的民俗如一坛陈年佳酿,徜徉其间,令人不饮自醉。 搜奇志异堪称绝 灵水村灵泉禅寺“始自汉时”,是北京最早的寺庙,现存明代弘治年间重修的门楼。此外有娘娘庙、火龙王庙、文昌阁及魁星楼大小17座庙宇,村外还有一座建于元代的天主教堂。在山野郊外的小村落中,佛、道、儒、天主四教各领风骚,相融共存,创造了灵水村“四教合一”的奇特宗教文化。
又是一年金秋时。乡野的清恬、古村的静润再一次诱惑着都市人的踏访。钟情于寻幽觅奇、返朴归真的旅人们,
此季特别向您推荐京西一处“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千年古村——灵水举人村。灵水村是京西古驿道上一座千年历史的古老山村,那里独特承袭的举人文化,山环水绕的翠荫黛瓦,古朴的民居,渊远的民俗如一坛陈年佳酿,徜徉其间,令人不饮自醉。
搜奇志异堪称绝
灵水村灵泉禅寺“始自汉时”,是北京最早的寺庙,现存明代弘治年间重修的门楼。此外有娘娘庙、火龙王庙、文昌阁及魁星楼大小17座庙宇,村外还有一座建于元代的天主教堂。在山野郊外的小村落中,佛、道、儒、天主四教各领风骚,相融共存,创造了灵水村“四教合一”的奇特宗教文化。
灵水村的神树灵木又是一绝。其中两棵千年古柏寄生树:一名“柏抱榆”、一名“柏抱桑”,还有一棵“雌雄一体”的银杏树。这三棵被古木专家称为“世间罕见奇树”的千年古树,昭示着灵水村不同凡响的奇情异韵。位于村北的一株千年古柏,树冠平展,茂如华盖,被当地人誉为“京西灵芝”。
![1177606365706.jpg](https://fd.co188.com/group1/M04/90/96/rBBhH11IqWqATFCGAADs2znAYGU354.jpg)
2楼
醇厚民风世流芳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民俗风情大体是相似的,
而灵水村特有的醇厚民风,令今人闻之,亦景仰良思。
“君子不争”。灵水村因碾子少,用的人多,难免产生一些摩擦,举人刘增广在公用碾房内的墙壁上写下“君子不争”四个大字,倡导文明,发扬谦让精神,树立了良好的民风。
“猪羊圈养”。举人刘增广为和睦相邻,与村民共立民约:“不准放猪羊出圈”。为执行民约自导一场喜剧:放自家两头肥猪出圈,,满街乱跑,家人只追不捉。待村民看热闹得越来越多,家人把猪捉住捆好,刘增广当众自责,违规受罚,当场宰猪并将猪肉分给各家各户,以示村民严守规则,共遵民约。
“立碑三禁”。灵水村龙王庙前有八角龙池,是村民共用泉水的地方。为保护水源,不受污染,立碑一块,“池内三禁”:凶泼投跳,愚顽搅浑,儿童汗溺。“池台三禁”:宰杀腥膻,饮畜作践,浆衣洗菜。又刻处罚规定:鸣钟议罪、罚供祭神,使之警畏,凡我村民,均相劝悔,刻铭于石,流传后辈。灵水村民在300年前就有这么强烈的环保意识。
回复
3楼
“立秋粥节”。灵水村有一风俗,
每到立秋,全村共喝“举人粥”,为的是纪念灵水村富绅刘应全同其子刘懋恒两次捐谷赈灾,救治灾民万余之义举。每逢立秋这天,全村人你出斗米,他出杂豆,支锅架柴,同食秋粥,此节在灵水村不逊于春节,因刘懋恒是举人出身,如今“秋粥节”也“与时俱进”成了举人村的金榜节。
“文艺自娱”。灵水村有文化,“文化人”爱做有文化的事,比如正月十五的“九曲黄河灯”远近闻名,地方小梆子戏很多人都能唱几口。灵水村大人小孩字写得好,而且都爱画上几笔。举人后裔85岁的谭天启老人二十多年写了11本小说,且不为了发表,这恐怕只有灵水村的“举人”才能做到。吟诗,抚琴,下棋,讲故事,在举人村,构成了民间风情奇特画卷。
探访举人村,心灵化浮躁为浸润。
探访举人村,心怀因之变得温厚悠长。
探访举人村,是回归的乡心,又一次燃亮。
回复
4楼
楼主的拍摄技巧很好,谢谢了!
回复
5楼
除了沧桑还是沧桑
回复
6楼
如此醇厚的乡村
楼主能具体说在京西什么位置吗
门头沟?石景山?还是延庆?
回复
7楼
经典啊,,,欣赏了,,,真希望能去这么美的地方,,,,,景色这么迷人,,
路过了,,,,,,,收下了
回复
8楼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time: :time: :time: :hug: :hug: :call: :call: :call:
回复
9楼
:call: :call: :call: :call: :victory: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