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元寺照壁(670716) 在潮州开元寺正门对面,有一方照壁巍巍屹立,成为开元路之一道景观。 照壁,北方称为“影壁”。在古文献中称,“树”、“屏”或“罘罳”。《尔雅•释宫》曰:“屏谓之树:”李巡注曰:“以坦当门,自敝,名曰树。”胆壁在西周叶是一种礼制设置,只有天子、诸侯或采邑领主的宫廷、宅邸、宗庙可以应用。春秋时期礼制松弛,管仲宅第也作“树塞门”,于是孔子认为是僭越行为,加以激烈抨击曰:“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见《(论语•八佾》)及汉以降,照壁之制度有所变化,《汉书•董贤传)云:“外为徼道,周垣数里,门阙罘罳盛、”可见其时照壁已非天子,诸侯或采邑领主所专有,连寻常百姓均可“树塞门”。
(670716)
在潮州开元寺正门对面,有一方照壁巍巍屹立,成为开元路之一道景观。
照壁,北方称为“影壁”。在古文献中称,“树”、“屏”或“罘罳”。《尔雅•释宫》曰:“屏谓之树:”李巡注曰:“以坦当门,自敝,名曰树。”胆壁在西周叶是一种礼制设置,只有天子、诸侯或采邑领主的宫廷、宅邸、宗庙可以应用。春秋时期礼制松弛,管仲宅第也作“树塞门”,于是孔子认为是僭越行为,加以激烈抨击曰:“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见《(论语•八佾》)及汉以降,照壁之制度有所变化,《汉书•董贤传)云:“外为徼道,周垣数里,门阙罘罳盛、”可见其时照壁已非天子,诸侯或采邑领主所专有,连寻常百姓均可“树塞门”。
开元寺照壁之始建时间,因志乘佚失,难以追溯其原。目前嵌于照壁正中之“梵天香界”石刻乃清陈衍虞所书,其上款为“康熙甲子秋九月”,即康熙二十三年,为林杭学重修开元寺时之故物。该壁虽历年有所修葺,然其风貌依旧。开元寺照壁原为八字式照壁,正中高5.30米,宽15.18米;两侧墙各高4.19米、宽9.30米(弧形);内宽15.60米;外宽18.80米;宁(中壁至大门)20.20米。近期开元路拓宽时其形制改为庑殿式一字照壁。
开元寺照壁昔时之筑建,除遵守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之外,其中尚隐含着丰富之内涵。照壁在空间方面控制了观瞻者与开元寺之视距,营造了开元寺之空间感,造成了开元寺之气势。我们知道,无论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势理论,还是19世纪西方建筑界的视觉分析理论,均对建筑物之空间感有一个近乎共同的体验:不同的视距(D)和观看建筑高空(H)的关系决定了建筑物之空间感。当观瞻仰角45度左右,空间围台感很强,观瞻者倾向于观看建筑立面之局部细节;当观瞻仰角27度左右,空间围合感适中,观瞻者倾向观看立面构图及细部;当砚瞻仰角18度左右时,围合感下降,观瞻者倾向于观看单幢建筑与图围景物的关系或观看一群建筑;当观瞻仰角14度时,空间围合的容积性特征趋于消失,观瞻者倾向于把建筑物看作是突出整个背景之轮廓线。开元寺之照壁耸立于寺门正中,相对于寺门呈围合之势,当我们站在照壁之最底处夹观瞻开元寺(仰角18.8度),那立面丰满而富有节奏的开元寺轮廓线就像一幅画展现在眼前;当走近照壁口观瞻时(仰角40度左右),开元寺雄伟之气魄就逐渐显示出来。走到开元寺前仰前上望(仰角大于60度),层层斗拱,精雕细刻之功一览无遗,且产生可望不可及之感。这样在视角控制上使开元寺优雅而恬静,雄伟而壮观,产生一种攫入的力量。开元寺照壁依照建造者的安排纳入秩序,使主体建筑给人以威严,庄重之感,且控制了18度以下仰角的视觉感觉(远视视距),使观瞻者不会计主体建筑产生空旷感和疏远感。这个复杂的和变化的感受是开元寺建筑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照壁控制视距,以这一限制值界定的空间,使开元寺给人一种富于人情味的合宜尺度,具有其内在的科学依据,乃建造者匠心之所在。
再看看照壁正中之“梵天香界”石刻:它除打破寺门正对面高大照壁产生封闭感和压抑感而装饰之外,还有着深层之寓意。照壁也称“罘罳”,乃复思之意。《释名》云:“罘罳,在门外,罘,复也,罳,思也”。“梵天香界”综其义为寂静清净之佛境也。它提醒出入于佛寺之人,此墙乃红尘与佛境之限隔,让人思索。
开元寺前周围之环境,笔者不作评议,就照壁而言,修葺一新之照壁已与昔时之形制不同,但其意义尚不改变,且在照壁之背面新嵌。韩江花以锦”之大型石雕,其色彩与新建筑物协调呼应,也见修葺者之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