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十大困局 中日关系十大困局之一 南京大屠杀中国外交部: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国际社会早有定论,不容否认和推翻。尽管2006年6月日本政府公开承认了南京大屠杀,但仍有一些日本政要企图篡改史实。日本文部省最新公布的2008年高中教科书的修改意见中写道:关于罹难者数字有各种学说,有一种学说称超过10万人,另一种学说称大约为4万,但是精确数字迄今尚未查明。 中日关系十大困局之二 “慰安妇”
中日关系十大困局
中日关系十大困局之一 南京大屠杀
中国外交部: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国际社会早有定论,不容否认和推翻。
尽管2006年6月日本政府公开承认了南京大屠杀,但仍有一些日本政要企图篡改史实。日本文部省最新公布的2008年高中教科书的修改意见中写道:关于罹难者数字有各种学说,有一种学说称超过10万人,另一种学说称大约为4万,但是精确数字迄今尚未查明。
中日关系十大困局之二 “慰安妇”
中国外交部:强征“慰安妇”这个历史事实不容否认。希望日方妥善处理“慰安妇”问题。
1993年的“河野谈话”标志着日本政府首次正式承认日军在二战中强迫妇女充当慰安妇的历史事实,并同时表示道歉和反省。但今年3月的“慰安妇风波”中,安倍晋三首相的表现再次表明了日本政府在这一历史问题上的立场仍旧是左右摇摆,反复无常。
中日关系十大困局之三 日本在华遗留化学武器
中国外交部:中方对日方处理遗留在华化学武器的缓慢进展并不满意。
从1997年到2006年的九年里,日本未销毁一枚遗留化武。在遗留化武数目上双方存在争议:中方说200万枚;日方坚持说70万枚。日本政府在化武问题上采取承认但不赔偿,想尽量把处理往后拖,直到《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失效,事情不了了之。
中日关系十大困局之四 日本历史教科书
中国外交部: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进入课堂,日本政府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982年第一次教科书事件后,日本政府在教科书审定标准中规定:“在处理与邻近亚洲各国之间的近现代历史事件时,基于国际理解和国际协调的见地,应该加以必要的关照”。但之后的多次教科书风波表明,日本政府完全无视这一“邻国条款”精神。
中日关系十大困局之五 参拜靖国神社
温家宝总理:个别日本领导人多次参拜,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我希望这永远不再发生。
在靖国神社把日本甲级战犯列为供奉对象之后,日本领导人为何无视各国反对,或以个人身份,或以公职身份,或选择在8月15日战败纪念日当天,或选择在春秋祭奠期间参拜靖国神社呢?安倍晋三首相是否会参拜靖国神社也一直暧昧不明了。
中日关系十大困局之六 钓鱼岛
中国外交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自从上世纪70年代东海海底被发现藏有大量石油资源后,日本才开始关心、重视起钓鱼岛来。日本认为以该岛作为战略支点,不仅在划分专属经济区问题上将发挥巨大效力,在安全上也更具战略价值,所以千方百计地坐实对钓鱼岛的“主权控制”。
中日关系十大困局之七 东海油气田
中国外交部:中方的开发活动是在与日本无争议的中国近海进行的。这是行使主权的正常活动。
中日东海资源之争激化于2004年6月。双方分歧主要是:中国主张中日的经济专属区按照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划分,分界线应该是在冲绳海槽一带。而日本则一直坚持在东海划定“中间线”,并要求在“中间线”两侧进行共同开发。
中日关系十大困局之八 日本入常
中国外交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是一个多边的问题,需要成员国之间就此进行充分讨论。
安倍首相表示,他将在这次温总理访日期间寻求中国支持日本入常。据悉,日本已制定了“曲线入常”,或是“以ODA(政府开发援助)换取议席”的妙计。日本计划再度成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并以此作为跳板,最终将能实现“入常”的目标。
中日关系十大困局之九 日本对华援助
中国外交部:日本对华经援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不是单方面的施舍。
日本对华援助始于1979年的大平正芳内阁,到2008年将正式结束。尽管ODA的作用世人有目共睹,但近几年,日本媒体关于中国人对日本ODA“知恩不报”、ODA为日本创造了一个竞争对手的报道一直没有间断,让ODA这个字眼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中日关系十大困局之十 台湾问题
中国外交部:台湾问题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中国政府希望日方妥善处理日台关系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日关系中的重要且敏感问题,日本一直较为谨慎地处理台湾问题。但是近年来,无论在日本政界还是学界中,亲台势力不断扩大,日本国内出现了要求重新定位日台关系、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的氛围。
2楼
ODA让日本喧宾夺主!——中国有多少领域被日本控制了? 有多少地方和政府被日本控制了?!
回复
3楼
附图片!
回复
4楼
再过几天,温家宝总理将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时隔七年,中国总理再次访日,这必将为两国关系发展带来一个新的历史机遇,对此两国人民都充满了期待。
2007年,不仅因为中国政府首脑访日而举足轻重。2007年还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也是卢沟桥事件爆发及“南京大屠杀”70周年。2007年能否成为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年,将取决于中日两国能否突破各种困局,突破重重障碍。
中日关系面临的困局很多,也很复杂,温总理此次出访能否真正成为一次“融冰之旅”?中日“战略互惠之船”能否就此启航呢?我们将拭目以待。
回复
5楼
“中国的要求并不多,只要求日本履行中日建交时的承诺,别无所求。”在中日建交35周年的背景下,中国的这一态度凸显对日本的最大善意,给安倍以最大的鼓励。安倍应体谅中国的苦心,投桃报李,使中日关系尽量破解历史和现实的矛盾,最起码应兑现双方达成的战略互惠共识。
回复
6楼
目前安培总是一个比较折中的领导人物,估计这也是日本缓和的一个计划吧!
日本要想成为世界强国,不光是经济,还有军事,这些才能保证日本走出美国的保护,在国际上发挥重大的作用,而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中国,所以,这才是根本……
回复
7楼
胡锦涛虽然准备访问日本,估计对于缓解中日关系没有什么进展!
最好牢记住一句话!
日本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回复
8楼
亚洲外交VS高层互访
“近期内,中日关系会面临一个转机。但安倍也会考虑围绕日本的外交战略,与澳大利亚、印度、东盟甚至中亚地区国家建立起一种联合态势。”
——刘江永(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政治问题一直都是中日关系中的热点话题。在中国公众眼中,安倍内阁是否继续前人的强硬态度,或者是否将采取措施补救日趋冷淡的中日关系,才是本轮日本政府换届的最大看点。
问题一:亚洲外交是否会成为安倍政府的政策重点?这一政策调整将如何影响中日关系、日美关系?
金熙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以下简称金):
我认为修补“从美、轻亚”的“跛脚外交”将是安倍出任首相后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纠偏”的意义上,亚洲外交的确将成为安倍外交的重点之一。但是,改善与中国关系也是安倍政府外交的重中之重。美国既不想看到日本“脱美”,也不愿看到日本在亚洲孤立,近期内它还是乐于看到日本改善与邻国关系的。所以,中日关系会面临一个转机。中国会审慎地区别日本欲发挥更大国际作用的正常要求和破坏地区稳定、制造紧张局势的异常举动,对前者进行合理对应,对后者加以必要防范。但就目前趋势看,中国的对日政策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刘江永(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以下简称刘):
日本首先还是会加强巩固和美国的关系;其次是修复和亚洲近邻的关系,主要是中国和韩国;再次要考虑如何加强和俄罗斯关系。另外,安倍也会考虑围绕日本的外交战略,与澳大利亚、印度、东盟甚至中亚地区国家建立起一种联合态势。
梁云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以下简称梁):
安倍提出过“战略性的亚洲外交”。他要加强日美同盟,但同时也表示出要改善中日、日韩关系。但是总的来看,与小泉内阁相比,他的做法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中日关系也不太可能有实质性的改善。
朱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以下简称朱):
从安倍目前涉及中国政策的讲话来看,日本新政府在策略上将致力于推进同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关系,争取日本外交在对美关系与对亚洲关系上实现某种平衡。因为这有助于为安倍新政府树立起外交声望,展示新首相的外交才能。因此,一定程度上,亚洲外交将成为安倍政府的政策重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外交只有一个重点。安倍政府将仍然坚持日本外交中的“美国重点”,在进一步增强日美安保同盟、协调东京-华盛顿在区域与全球问题上的基本政策以及密切日美磋商与对话管道。在对美政策上,安倍将肯定继承“小泉路线”。日美关系胜利而中日关系不顺利的格局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善。
问题二:日本是否会谋求在其主导下的远东合作机制?中国的利益是否会因此受到冲击?
金:
在可预见的将来,日本的地区战略将依然是“挟美制亚”,“协美抑中”。在美国容许的范围内,日本将继续力图掌握东亚地区主导权,对中国保持战略优势。但日本塑造地区秩序的能力毕竟有限,而且日益受到美国的制约、中国和周边各国崛起的影响、东亚地区合作的推动。中日关系错综复杂,共同利益与相互矛盾同在,其合作与摩擦都有可能发展,关键在于中日两国能否共同控制和管理矛盾,发展共同利益。
刘:
从日本外交现状来看,谋求在其主导下的远东合作机制的想法目前还是难以实现。对于日本而言,现在的问题主要还是如何摆脱在亚洲的孤立,恢复日本和中韩没有高层互访的不正常状态,这是日本外交的当务之急。另外,从安倍的外交言论来看,日本还是希望以日美同盟为基础,与周边国家形成一种合作的态势。
梁:
安倍声称要在亚太地区与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加强战略对话。虽然安倍没有明确表示这样的战略对话目的是针对中国,但是他以共同价值观为旗号,本身就将中国排除在外。日本的政策非常矛盾,一方面说需要改善中日关系,一方面又采取措施将中国隔离,所以我的感觉是,现在说中日关系从根本上改善还为时尚早。安倍表示出来的更多只是一种愿望,还没有落实到具体方面来。
朱:
日本单方面主导东亚合作进程的可能性不太。但针对目前东亚合作的势头,日本坚持自己的主张和利益要求会变得进一步突出。例如,日本支持扩大和吸收区域外成员的“东亚共同体”方案。中日在这一方面的争论肯定是存在的,但合作应该是主流。东亚区域合作进程的实质性发展离开了中日合作事实上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也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但目前中日之间“政冷”的格局对在区域合作中北京与东京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是一种削弱。
问题三:日本新政府会采取何种具体措施重启停滞的中日高层会面?
金:
安倍已经在呼吁恢复日中首脑会谈。但目前他还没有就停止参拜靖国神社做出明确表态,并暗示将进行“私人参拜”。可以说,安倍当选首相后改变“模糊”战术、就停止“参拜”做出明确表态,是中日首脑互访的基本前提。如果安倍继续保持“模糊”,甚至明年再次“参拜”,那么中日政治关系将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
刘:
恢复中日高层会面的基本条件就是今年年内安倍不以任何借口、方式,在任何时间参拜靖国神社,这样日本与中韩的高层会面就不会有政治障碍,从而可以进行多边场合的会晤,进而实现双方领导人互访。要推动这一会面重启,摆在安倍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清除参拜靖国神社这个政治障碍。
梁:
停止参拜靖国神社应该是双方高层会谈的前提条件。只要靖国神社问题缓解,中日高层会谈就有可能恢复。双方见面的形式,很可能在第三国、周边场合上实行会面,今年11月的APEC会议可能就是一个机会,双方可能正在进行着外交努力。但是即使首脑会晤得到恢复,鉴于中日之间有很多结构性的问题,两国的关系不会因为换了一个人上台而得到本质性的进展。首脑互访的意义在于可以缓和一下气氛,之后双方就可能心平气和地谈一些实质性的问题。
朱:
安倍的主要幕僚已在9月14日明确表示,安倍接任日本新首相之后,要将谋求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会晤作为外交的重要工作。对于日本的这一表态,中方已经表达了谨慎的欢迎。我相信中国政府对于安倍政府提出的争取与中方领导人尽快进行高层会晤的提议将采取善意的回应。然而,在安倍首相未能就“靖国神社参拜”问题给予中方以明确答复之前,实现首脑互访式的高峰会晤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只要安培首相不再明确提出他的靖国神社参拜方针,中日双方最高首脑在今年多边国际场合实现会晤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所以,现在的关键点是日方如何能够为实现首脑会晤创造实实在在的条件和氛围。
问题四:安倍是否会继续其前任的参拜之旅?
金:
安倍已提出如当选首相将“不会正式参拜”,但却暗示坚持“私人参拜”。待其当选后,这一态度是否会发生转变,我们还需要进行观察。
刘:
从日本国内来看,不存在安倍不参拜靖国神社就下台的政治可能性。实际上,在小泉连续六次参拜靖国神社后,日本舆论和很多公众都对这件事持否定态度。美国也对这种做法提出质疑。所以,未来日本首相再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必将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谴责。这样的结果既不符合日美关系的巩固,也不符合日本的亚洲外交战略。我个人感觉,至少在2007年国内选举前,安倍不应该给其政治对手留下太多口实,因此,不去参拜靖国神社对安倍反而是有利的。
梁:
安倍的态度很暧昧,没有很明确地表示是否继续参拜。我认为参拜问题上日本会有局部改进,比如会有一些技术性处理,安倍不会像小泉政权一样赤裸裸地进行参拜。但这个问题的本质不会变化,日本的做法也不会让中国完全满意。明年夏天会进行参议院选举,安倍只有通过了这个选举的考验,自民党总裁的位置才会比较稳定。因此为了在国民以及自民党内树立形象,他不愿意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引发争端,所以在明年夏天之前,他基本不会参拜。
朱:
暂时不会,但不意味着将来“不会“。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安倍不应该象小泉那样完全漠视中方要求停止靖国神社参拜的正当要求,不能继续罔顾中日友好关系中“相互尊重”这一基础。
回复
9楼
从日本的战略意义考虑,他是要扩张势力与领土的!
因为一旦爆发战争,他国内的资源很快就耗尽了!
从而使他像只没有根的飞机,虽然厉害,但总是前途艰险!
所以,我们中国也应该时刻警惕,他总是把我们当作肥肉的!
回复
10楼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莫测!
现在还算和平时期,可是已经波涛暗涌了!
回复
11楼
今天看了不少贴子,也骂了N遍日本猪,
可是日本猪就是牵干,气的老子火冒三丈
今后要一直骂下去,坚持骂下去,—专干小日本,日本—猪!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