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海的情怀-沧桑百年看烟台
ljb-1964-04
ljb-1964-04 Lv.14
2007年03月29日 03:44:49
只看楼主

烟台名称,源于烟台山。烟台,古为东夷族地。夏朝,东夷族建过国(治所在今莱州市过西)。商、西周、春秋时为莱国地。战国属齐。秦代属齐郡。汉代为东莱郡。晋为东莱国。南北朝为东莱、长广郡。隋为莱州。唐置登州、莱州。宋、元因之。明、清为登州府、莱州府。1858年6月,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辟登州等10处为通商口岸。1861年5月,清政府批准改定烟台为通商口岸,8月22日直隶候补知府王启曾主持烟台正式对外开办仪式,同时宣布筹建东海关。此后,英、法、美等17个国家陆续在烟台设领事馆。1862年2月14日,登莱青兵备道由莱州移驻烟台,道台崇芳兼任东海关监督。1904年改称登莱青胶道,辖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和胶州

烟台名称,源于烟台山。

烟台,古为东夷族地。夏朝,东夷族建过国(治所在今莱州市过西)。商、西周、春秋时为莱国地。战国属齐。秦代属齐郡。汉代为东莱郡。晋为东莱国。南北朝为东莱、长广郡。隋为莱州。唐置登州、莱州。宋、元因之。明、清为登州府、莱州府。1858年6月,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辟登州等10处为通商口岸。1861年5月,清政府批准改定烟台为通商口岸,8月22日直隶候补知府王启曾主持烟台正式对外开办仪式,同时宣布筹建东海关。此后,英、法、美等17个国家陆续在烟台设领事馆。1862年2月14日,登莱青兵备道由莱州移驻烟台,道台崇芳兼任东海关监督。1904年改称登莱青胶道,辖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和胶州
1911年11月12日,同盟会山东分部在烟台举义。13日成立山东军政府(次日改为山东烟台军政分府)。民国初,撤销府、州。1914年5月,设胶东道(治所烟台),烟台属之。1925年为东海道。1928年废道。1938年1月19日成立胶东抗日民主政权—胶东军政委员会。1941年2月6日成立胶东行政联合办事处。1942年7月成立胶东区行政公署,辖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四个专区。1950年建立文登、莱阳专区和烟台市。1956年文登、莱阳专区合并为莱阳专区。1958年莱阳专区、烟台市合并为烟台地区。1983年11月成立地级烟台市。1987年10月,组建威海地级市,辖环翠区和荣成、文登、乳山3县,从烟台析出。烟台辖2区、6县,代管3个县级市。1998年,烟台市辖4区、1县,代管7个县级市。

下面的这些老照片见证了烟台在沧桑百年间的变迁,也间接反映出我们这个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精神风貌。





免费打赏
ljb-1964-04
2007年03月29日 03:45:21
2楼
烟台公利市场旧貌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

吃海。”烟台自古以来就是个“吃海”的好地方,在市区白石村遗址发掘出土的大量贝壳、鱼骨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便聚居于此,靠“吃海”生息繁衍。


时空跨入世纪,靠“吃海”发展起来的烟台,已成为北方的渔业中心,经营和加工海产品的行业——鱼行,遍布烟台街,数量之多为全省之冠。20世纪初,烟台鱼行进入鼎盛时期,烟台商会审时度势,于1916年在大庙(天后宫)以北的后海崖鱼码头前,筹建了一座大型鱼市场,意在把分散经营的鱼行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收购、销售、批发、加工的综合鱼市场。


1918年竣工后,分布在各处的鱼行多汇集到这里,最多时达120余家,这座老鱼市场便是闻名遐迩的公利市场。公利市场南临北马路,北临鱼市码头,占地5082平方米,建房570余间,时为烟台街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鱼市场。


进入市场销售的海产品,保鲜是关键,特别是到了夏季,当日销售不完就会变质。销售不完的海产品,各鱼行采取两种处理方法,一是运到不靠海的地方去倾销,栖霞不靠海,因此便有了“臭鱼烂虾,运到栖霞”的传言。二是进行腌制加工。既不能外运,又不能加工的海产品,只能低价抛售,所以,在没有冷藏设备、交通不发达的老烟台,吃大对虾比吃大葱还便宜。1938年,日寇侵占烟台,强行霸占了处于鼎盛时期的公利市场,垄断了烟台的鱼市场,并把公利市场的名字改成“烟台水产鱼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烟台解放后,公利市场再度兴旺起来,汇集鱼行98家,从业人员达431人。1956年公私合营后,又把新海、新大等海味杂货店及万香斋、新香斋烧肉铺并入市场,使公利市场成为经营鱼虾等海产品和肉类禽蛋、蔬菜调料、烟酒糖茶、果品糕点和炊具杂货的综合市场。[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随着城市的发展,公利市场逐渐衰落,1995年被拆除,但还保留着东侧自南向北连成一体的30余间厢房,已改为民居并入小新街,位于中部的公利市场东门楼上的装饰建筑仍高高地矗立在那里,通过它尚可使人们联想起公利市场昔日的风貌。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3月29日 03:46:05
3楼
加盖前的西河(今西南河路)[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3月29日 03:46:47
4楼
加盖前的西河(今西南河路)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3月29日 03:47:07
5楼
太平湾——太平湾码头及码头上的验货房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3月29日 03:47:38
6楼
老烟台的码头工人——小舢板过驳转运旅客的情景

老烟台的码头工人


19世纪中叶,烟台已是一座商贸繁荣的海港,却没有正规的码头,烟台开埠后,虽然在南、北太平湾分界处,修建了一座海关码头,靠泊能力仅500吨,500吨以上的轮船,只能停泊在远离码头的深水中,货物、旅客全靠小舢舨过驳转运,由此,产生了一支庞大的装卸队伍———码头工人。其中有“摇舢舨的”、“扛包的”、“背客的”和“打闲的”四种行当。


“摇舢舨的”多为几人合伙买一条舢舨,摇橹往返于码头与停泊在深水的轮船之间,把货物和旅客从码头运到船上或从船上运到码头。“扛包的”负责把货物从码头或轮船扛到舢舨上,再从舢舨上扛到轮船或码头。“背客的”负责把旅客和旅客的行李,从码头或轮船背到舢舨上,再从舢舨上背到轮船或码头。“打闲的”是上述三种以外没有固定行当的散工,哪是有活便到哪里干。


当年的码头,全靠人力装卸,所以“扛包的”最苦、最累、最危险,他们扛着沉重的货物,一步一颤地往返于搭在舢舨与码头之间的“桥板”上,稍有闪失便会堕入海中,所以“桥板”又称“绝命桥”。不论哪个行当,都要受帮主、工头的盘剥,劳动所得微乎其微。据清末统计,老烟台的码头工人达五千余人。1900年,码头工人集居地,形成了一条北起海边,南至北大西街,长280米的胡同,因住在这里的码头工人多为单身,被称为“光棍弄子”,1932年改称“光国弄子”,(今光国巷所在地)。


后来一些码头工人陆续成了家,可是“出尽了牛马力难养老小”,子女根本上不起学。直到解放后,码头工人子女才获得了学习的权利,位于罗锅桥北的工人子弟小学,便是码头工人子弟最集中的学校,由于解放前延误了他们的学业,十五、六岁才开始上小学一年级。一位解放初在工人子弟小学任教的老教师说:解放后,由于教师缺乏,一批烟台一中的初中毕业生,被集体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我便是其中之一,当时我们的年龄仅十六、七岁,进入工人子弟小学后发现,很多学生比我们这些教师的年龄还大。


今日的码头工人,“天地广阔前程远,迎千轮送万船重任在肩”。但他们不会忘记先辈们所创下的基业和经受的苦难。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3月29日 03:48:07
7楼
老烟台的叫卖声——挑八股绳走街串巷的小炉匠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3月29日 03:48:30
8楼
古老的北大街

20世纪70年代拍摄的电影《侦察兵》,80年代拍摄的电视剧《秋海棠》,都选择烟台北大街为外景地,原因是北大街古朴的街貌和独具特色的临街建筑被拍摄者相中。


北大街于清乾隆15年(1750年)建成,烟台市诞生前最古老的街,历史上称为“烟台街”。1861年烟台开埠后,定名北大街,这条老街以建于明代的天后宫(大庙)为中心,向东西延伸,东到东河崖(今解放路),西至西河崖(今西南河路),全长1420米。


北大街是烟台早期最繁华的商业街,这里有瑞蚨祥等绸缎庄10家,有生生堂等药房7家,有福昌泰等杂货店5家,有德顺制伞厂等各类工厂8家,还有鸿记茶庄、百货、五金、糕点、酱园、饭庄、公司、商行、木瓦作坊等不胜枚举,烟台商会和一些行业公会也聚集在北大街,再加上与北大街纵横交错的菜市、草市、面市、饭市、鱼市、鸡鸭市、果木市等集市街道,使北大街成了烟台由渔耕村落走向商埠城市的源头。


北大街商铺林立,竞争激烈,但买卖公平,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信誉为先。据《烟台要览》记载:“至肆购物不需现钞,只留地址姓名即可将物携去,翌日自有人来按簿索值,谓之照帐”。瑞蚨祥的经营之道很有代表性,他们的作法是:笑迎顾客、热情服务、百问不烦、百拿不厌,欲购者帮助挑选,不购者以诚相待,还要彬彬有礼送到店外。昔日有民谣唱道:“北大街,东西长,中间有家瑞蚨祥,左边织云锦,右边织衣裳,云汉天章正当央”。


位于北大街中心、供奉妈祖的天后宫,是烟台市区妈祖文化的起源,北大街建成后,妈祖文化从天后宫延伸到街上,每逢妈祖圣诞日、仙逝日以及春节、元宵节、中元节,这里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届时的北大街,人来人往,熙熙嚷嚷,当然也是商家创收的好时机。建国以后,北大街依然是烟台的商贸中心,并得到飞速发展,百货公司、供销合作社、新华书店和一些企事业单位,纷纷进入北大街,烟台首辆公交车,就穿行在北大街上。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北大街两侧的老建筑,逐渐被现代建筑所代替,到20世纪末,一条新北大街建成,虽走向未变,但却变短了,西端未变,东端只到桃花街为止,穿行于新北大街,只能见到协源昌绸缎庄旧址和天后宫戏台两处老建筑,古老的街貌已不复存在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3月29日 03:48:47
9楼
烟台的老戏台——阳主庙戏台[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3月29日 03:49:18
10楼
明代洪武年间在烟台山上修筑的“烟台”,烟台山上始建于1905年的灯塔。

“烟台”这一称谓起源于芝罘湾畔北山顶峰上建的那座施放烽烟的台,缘于此,北山冠名烟台山,山下发展起来的城市称烟台市。


古代边境有敌入侵时,即举火燔烟报警,称烽烟,施放烽烟的台称“烟台”。明洪武31年(1398年),为防倭寇袭扰,在奇山脚下修建了守御千户所,同时在北山上修建了举火燔烟报警用的“烟台”。北山虽是一座不高的荒丘,却是三面环海的制高点,因此才把“烟台”修在其顶峰上,“烟台”高6.5米,特制大青砖砌成,顶部四边有垛口,形同城墙。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3月29日 03:49:50
11楼
修建“烟台”所用之明砖

 “烟台”二字最早出现在清康熙12年(1673年),福山知县罗博所修《福山县志》“地舆图”上,图上标有14座“墩”,分别是:营后墩、灶后墩、八家墩、郭家墩、鸡鸣墩、浮澜墩、木作墩、里东墩、白石墩、磁山墩、成阴墩、鸉掌墩、现顶墩、清泉墩,标有一座“台”,便是北山上的“烟台”。至清乾隆27年(1762年),福山知县何乐善重修《福山县志》时,便将北山称作烟台山了。


“墩”与“台”的功能虽然相同,但却是两种不同形制的构筑物,“墩”是用土堆积而成,“台”则为高而平的建筑,因此把烟台山上的“烟台”称为“狼烟墩台”是不准确的。称“烽火台”、“狼烟台”虽无可非议,但笔者认为还是依据史书记载称“烟台”最为确切,这样就与烟台山、烟台市的称谓融为一体了。


“烟台”建成以后,芝罘湾基本处于宁静状态,因此“烟台”上很少施放烽烟,但从19世纪中叶开始,烽烟滚滚而来,芝罘湾失去了原有的宁静,这烽烟便是帝国主义侵我中华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烟台开埠,帝国主义列强称霸烟台,总揽烟台海关大权的英国人,于1905年在烟台山的“烟台”上,建了一座灯塔,把举火燔烟报警用的“烟台”,变成了指引舰船进港的“灯台”,这无疑是帝国主义侵华的物证,但也反衬出历史的进步,说明古老的烟台开始步入近代的烟台。


遗憾的是这座被视为烟台象征的“烟台”、灯塔结合体,于1982年9月被彻底拆毁,给烟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伤痕。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