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芦南方广为分布的乡土草种
qqyzy
qqyzy Lv.10
2007年01月29日 22:49:54
来自于园林植物
只看楼主

类芦是南方广为分布的乡土草种,在水蚀荒漠化地区采用以类芦为主栽草种的生物综合治理措施,半年即可覆盖地表,有效地控制住水土流失.利用类芦植株高大、茂密的特点,快速改变水蚀荒漠化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为芒萁的大量侵入与繁衍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程,提高治理效果.对类芦、香根草、百喜草等草种水分胁迫处理下的15项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表明类芦的抗旱性、抗旱生产力及对逆境条件的适应性都比香根草、百喜草强.类芦快速绿化技术可广繁应用于高岭土矿、金矿、煤矸石山等各类矿山废弃物地区的植被恢复性治理.

类芦是南方广为分布的乡土草种,在水蚀荒漠化地区采用以类芦为主栽草种的生物综合治理措施,半年即可覆盖地表,有效地控制住水土流失.利用类芦植株高大、茂密的特点,快速改变水蚀荒漠化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为芒萁的大量侵入与繁衍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程,提高治理效果.对类芦、香根草、百喜草等草种水分胁迫处理下的15项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表明类芦的抗旱性、抗旱生产力及对逆境条件的适应性都比香根草、百喜草强.类芦快速绿化技术可广繁应用于高岭土矿、金矿、煤矸石山等各类矿山废弃物地区的植被恢复性治理.
类芦
种中文名:类芦
种拉丁名:Neyraudia reynaudiana (kunth.) Keng
种别名 :石珍茅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类芦属
属拉丁名:Neyraudia
国内分布:产海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台湾(高雄)、浙江、江苏。生于河边、山坡或砾石草地,海拔300—1500米。
国外分布:印度、缅甸、锡金至马来西亚、亚洲东南部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缅甸。
海 拔:300-1500
命名来源:(种子植物名称)[,F1.Brit.Ind. 7: 305. 1896]
中国植物志:9(2):023
亚科中文名:芦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ARUNDINOIDEAE Tat.
纲中文名:单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多年生,具木质根状茎,须根粗而坚硬。秆直立,高2—3米,径5—10毫米,通常节具分枝,节间被白粉;叶鞘无毛,仅沿颈部具柔毛;叶舌密生柔毛;叶片长30—60厘米,宽5—10毫米,扁平或卷折,顶端长渐尖,无毛或上面生柔毛。圆锥花序长30----60厘米,分枝细长,开展或下垂;小穗长6—8毫米,含5—8小花,第一外稃不孕,无毛;颖片短小;长2—3毫米;外稃长约4毫米,边脉生有长约2毫米的柔毛,顶端具长1—2毫米向外反曲的短芒;内稃短于外稃。花果期8—12月。染色体2n=20(Kalia1978)。
产地分布:产海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台湾(高雄)、浙江、江苏。生于河边、山坡或砾石草地,海拔300—1500米。印度、缅甸、锡金至马来西亚、亚洲东南部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缅甸。
参考文献:Neyraudiareynaudiana(Kunth)KengexHitchc.InAirier.Johm.Eot.21:131.1934;Ohwi,Acta.Phytotax.Geobot.10:265.1941;Hitchc.Man.Grass.Univ.Stat.190.F.254.1951;Bor,Grass.BurmaCeyl.Ind.Pakist.518.1960;HsuinF1.E.Himalaya369.1966,etTaiwania“:225.1971;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330,图278.1959;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49,图6927.1976;台湾的禾草227,图8.1975;Gill,Grass.Malaya61.F.6.1971;台湾植物志5:386,p1.1370.1978.——ArundoreynaudianaKunth.Rev.Gram.1:275,L49.1830.——PhragmiteszollingeriSteud.In7.ollVerz.55.1854.——Neyraudiamadagascariensisvar.zoUingeriHook.F·,F1.Brit.Ind.7:305.1896.
本属概述:Hook.F.F1.Brit.Ind.7:305.1896.多年生,具木质根状茎。秆苇状至中等大小,具多数节并生有分枝,节间有髓部,叶鞘颈部常具柔毛;叶舌密生柔毛;叶片扁平或内卷,质地较硬,自与叶鞘连接关节处脱落。圆锥花序大型稠密。小穗含3—8花,第一小花两性或不孕,第二小花正常发育,上部花渐小或退化;小穗轴脱节于颖之上与诸小花之间,无毛;颖具1—3脉,短于其小花;外稃披针形,具3脉,背部圆形,边脉接近边缘并有开展的白柔毛,中脉自先端2裂齿间延伸成短芒;基盘短柄状,具短柔毛;内稃狭窄,稍短于外柞;鳞破2枚;雄蕊3。染色体小型,x=10。属模式:大类芦Neyraudiaarundinacea(L.)Henr.本属含4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4种。
亚科概述:Tat.InJ.Jap.Bot.32:277.1957.多年生苇状草本。叶片宽大,基部圆形或心形,叶舌常为纤毛状。圆锥花序大型,具稠密小穗,小穗两性,稀为单性(蒲苇属)含2—10小花,两侧压扁。脱节在颖之上与诸小花间,有时小穗轴具长柔毛;颖片膜质,渐尖,宿存;外稃具3—5脉,无毛或背部具柔毛;内稃膜质,具2脉;雄蕊3,花柱2,柱头羽状,鳞被2。胚约占果体1/3,种脐短基生,染色体x=12,罕为9或7。C3植物。族模式:芦竹属ArundoL.约含10属,分布于两半球热带、亚热带,少数广布于全球。我国产6属。

1170082193180.JPG


1170082193233.JPG

qqyzy
2007年01月29日 22:52:38
2楼
本科概述:植物体木本(竹类和某些高大禾草亦可呈木本状)或草本。根的类型极大多数为须根。茎多为直立,但亦有匍匐蔓延乃至如藤状,通常在其基部容易生出分蘖条(sucker或shoot),一般明显地具有节(node)与节间(internode)两部分[茎在本科中常特称为秆(culm);在竹类中称为竿,以示与禾草者相区别;节间中空,常为筒形,或稍扁,髓部贴生于空腔之内壁,但亦有充满空腔而使节间为实心者;节一处之内有有横隔板(diaphragm)存在,故是闭塞的,从外表可看出鞘环(sheathnode)和在鞘上方的秆环(culmnode)两部分,同一节的这两环间的上下距离可称为节内(intrahode),秆芽即生于此处。叶为单叶互生,常以1/2叶序交互排列为2行,一般可分3部分:①叶鞘(leafSheadth),。它包裹着主秆和枝条的各节间,通常是开的,以其两边缘重叠覆盖,或两边缘愈合而成为封闭的圆筒,鞘的基部稍可膨大;②叶舌(ligule)位于叶鞘顶端和叶片相连接处的近轴面,通常为低矮的膜质薄片,或由鞘口燧毛来代替,稀为不明显乃至无叶舌,在叶鞘顶端之两边还可各伸出一突出体,即叶耳(auricle),其边缘常生纤毛或燧毛③叶片(blade),常为窄长的带形,亦有长圆形、卵圆形、卵形或披针形等形状,其基部直接着生在叶鞘顶端,无柄少数禾草及竹类的营养叶则可具叶柄(petiole)],叶片有近轴(上表面)与远轴(下表面)的两个平面,在未开展或干燥时可作席卷状,有1条明显的中脉(midrib)和若干条与之平行的纵长次脉(sècondary veins),小横脉(crossedveitilet)有时亦存在。花风媒,只有热带雨林下的某些草本竹类可罕见虫媒传粉;花常无柄,在小穗(rachilla)上交互排列为2行(尤以多花时为然)以形成小穗(spikelet),由它们再组合成为着生在秆端或枝条顶端的各式各样的复合花序,惟有一部分竹类的小穗可直接着生在竿和枝条之节处[此情况可说是无真正的花序而仅有花(floweringbranch)],小穗轴实为一极短缩的花序轴(rachis),在其节处均可生有苞片(boract)和先出叶中(prophyll)各1片,若其最下方数节只生有苞片而无他物,则此等苞片就可称为颖(glume),而陆续在上方的各节除有苞片和位于近轴的先出叶外,还在两者之间具备一些花的内容,此时苞片即改称为外稃(lemma),先出叶相应地称为稃(palea),在习惯上通常将此两稃片(anthoecium)连同所包含的花部各器官统称为小花(floret),以一朵两性小花为例,它计有:①外稃:通常呈绿色,有膜质、草质、薄革质、革质、软骨质等各种质地,先端渐尖、急尖、钝圆、截平、微凹或二裂者,常具平行纵脉,主脉 申出乃至成芒(其他脉亦可如此);②内稃;常较短小,质地亦较薄,先端多呈截平或微凹,背部具2脊,亦有若干平行纵脉,其2脊可伸出成小尖头或短芒;③鳞被(亦称浆片)(lodicule):此为轮生的退化内轮花被片,计2或3片,稀可较多或不存在,形小,膜质透明,下部具脉纹,上缘生小纤毛;④雄蕊:其数为(1)3—6枚,稀可为多数,下位,具纤细的花丝与二室纵裂开(稀可顶端孔裂)的花药,后者常以中部背着花丝顶端,嗣后成熟时能伸出花外而摆动,用以散布花粉;⑤雌蕊1,具无柄(稀或有柄)一子室的子房,花柱2或3(稀1枚或更多),其上端生有羽毛状或帚刷状的柱头,子室内仅含1粒倒生胚珠,它直立在近轴面(即靠近内稃)一侧之基底。果实通常多为颖果(caryopsis),其果皮质薄而与种皮愈合,一般连同包裹它的稃片合称为谷粒(grain),此外亦可有其他类型的果实而具游离或部分游离的果皮;种子通常含有丰富的淀粉质胚乳及一小形胚体,后者位于果实或种子远轴面(即靠近外稃)的基部,在另一侧或其基部从外表即可见到线形或点状的种脐(hilium),通常线形种脐亦称为腹沟(ventral sulcus)。模式属:早熟禾属Poa L.本科已知约有700属,近10000种,是单子叶植物中仅次于兰科ORCHIDACEAE的第二大科,但在分布上则较之更为广泛而且个体远为繁茂,亦即它更能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甚至可以说,凡是地球上有种子植物生长的场所皆有其踪迹。我国各省区都有其分布,除引种的外来种类不计外,国产200余属,1500种以上,可归隶于7亚科,约45族。


回复
qqyzy
2007年01月29日 22:53:45
3楼
11
回复
qqyzy
2007年01月29日 22:54:23
4楼
11
回复
qqyzy
2007年01月29日 22:54:49
5楼
11
回复
qqyzy
2007年01月29日 22:55:16
6楼
11
回复
qqyzy
2007年01月30日 19:34:08
7楼
南方很多,不需要去买啊。可以采种子的,另外也可以找人挖根兜啊,你要吗,要的话和我联系了,我基地多的是,便宜卖给你了。哈哈哈
回复
qqyzy
2007年02月01日 22:16:14
8楼
11
回复
qqyzy
2007年02月01日 22:16:57
9楼
11
回复
qqyzy
2007年02月01日 22:17:36
10楼
11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