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春运不涨价的偷天换日之术
zwj1437
zwj1437 Lv.2
2007年01月26日 10:07:45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广东省政府1月23日宣布,今年广东公路春运票价实行不加成的政策。即运输企业在基准价的基础上,最高只可将票价上浮30%,而取消往年在上浮30%的基础上另外还可以上浮的那一部分幅度。(《新快报》1月24日)  坦白说,自从铁路公路部门相继宣布春运票价不上涨之后,笔者就心存某种“期待”,因为经验告诉笔者,天上不会无故掉馅饼。果然不出所料,该来的终于来了,近日有报道说,在云南等一些地方的卧铺车票已经开始“恢复性调价”。然而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广东省此番动作,来得如此生猛而露骨,竟然直接将“不加价”偷换成了“不加成”!

广东省政府1月23日宣布,今年广东公路春运票价实行不加成的政策。即运输企业在基准价的基础上,最高只可将票价上浮30%,而取消往年在上浮30%的基础上另外还可以上浮的那一部分幅度。(《新快报》1月24日)

  坦白说,自从铁路公路部门相继宣布春运票价不上涨之后,笔者就心存某种“期待”,因为经验告诉笔者,天上不会无故掉馅饼。果然不出所料,该来的终于来了,近日有报道说,在云南等一些地方的卧铺车票已经开始“恢复性调价”。然而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广东省此番动作,来得如此生猛而露骨,竟然直接将“不加价”偷换成了“不加成”!

  表面上的一字之差,难掩其严重违背国家政策的实质。刚刚由发改委、铁道部联合发布的通知,“春运期间公路运输票不上浮”,意在减轻民生负担,维护群众尤其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低收入群体的切身利益。尤其需要说明的是,“不上浮”政策并不是一种照顾,更不是一种施舍,而是对多年来春运期间票价上涨这一不合法不合理事实的一次正义回归,是对日益混乱的运输市场的一种有效规范。作为省级政府,当然应该不折不扣地执行,而不能随意曲解,偷换概念,更不能与此相抵触,背道而驰。

  “广东省公路客运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政府制定一个基础价,同时规定一个浮动幅度,允许在基准价的基础上上浮30%”,广东省物价部门似乎想告诉我们,票价不会像往年那么涨了,群众还是受益的———这种解释不仅苍白无力,而且显得荒唐可笑。不妨先厘清几个概念,再来破解之:其一,什么叫不上浮?稍具常识的人都知道,不上浮最直接而且最准确的理解就是,老百姓春节回家不必花比平时更多的钱,倘不如此,无论30%还是55%,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对群众利益的损害。物价部门搬出“基础价”“浮动幅度”等一系列新名词,只能说明,在他们看来,所谓的不上浮,是以保证其自身利益为前提,而不是基于民生的需求。

  其二,何为基准价?在企业运营成本尚属商业秘密,以及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现实条件下,“基准价”实际上是一个充满暧昧、含糊不清的概念。我们有理由怀疑,在缺少第三方充分参与的前提下,这个完全由相关部门定义和控制的“基准价”,也许仅仅代表了少数人的利益,也许本身就存在着诸多问题,甚至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正是用来应对“春运不涨价”!

  从“不加价”到“不加成”,充分说明了由垄断企业、相关部门乃至地方政府所组成的利益集团是何其顽强。即便是上有国家政策,中有舆论监督,下有民众呼声,他们也能顶住压力,视若无睹,我行我素,公然与国家政策对抗,做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份胆量和底气,首先来自于无法抑制的逐利冲动,其次是供求市场的失衡———对老百姓来说,乘火车坐汽车都是一种被动消费,几乎无从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从“不加价”到“不加成”的转变,最让人感叹的是:民生之路何其艰难!

免费打赏
john_murphy
2007年01月29日 10:24:24
2楼
如果这个东西成为一种文字游戏,那实在是一种悲哀。
作为老百姓,会有一种被玩弄、被欺骗的感觉。
回复
yanlinfeihua
2007年02月01日 13:07:45
3楼
我们每定一张票就要交35元的卡费,票能不能拿到还要另说
回复
shy-2005@co163
2007年02月12日 14:40:31
4楼
雁过拔毛,人过留钱,不做车船,就只有走着回家这一办法了.
回复
leiheng514@co163
2007年02月12日 21:11:10
5楼
走路回家也要过路费,住宿费
回复
goodlgf
2007年02月15日 16:46:45
6楼


中国有很多很好的制度,可就是被歪嘴的和尚念出了变调的经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