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及其他
ljb-1964-04
ljb-1964-04 Lv.14
2007年01月16日 01:56:52
只看楼主

先文后图。说说哈尔滨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及其他。

先文后图。说说哈尔滨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及其他。

1168883812577.jpg

免费打赏
ljb-1964-04
2007年01月16日 01:57:07
2楼
新艺术运动建筑在哈尔滨

一.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的渊源与其在哈尔滨盛行的原因
1.新艺术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新艺术”一词是描绘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运动、以及这一运动所产生的艺术风格的术语,它所涵盖的时间大约从1880年到1910年,跨度近30年,主要在整个欧洲和美国展开。新艺术运动的内容几乎涉及到所有的艺术领域,包括建筑、家具、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以及雕塑和绘画,而且和文学、音乐、戏剧及舞蹈都有关系。这一运动带有较多感性和浪漫的色彩,表现出怀旧和憧憬情绪,是传统的审美观和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矛盾产物,也是历史主义和现代运动之间的过渡。它与工艺美术运动、十九世纪的工业发展是现代运动的三个根源。
新艺术运动以英国、法国和比利时为中心,波及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和美国,许多国家在短时间内都出现了新艺术现象。新艺术在各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这一名词更是多种风格的集合体,并在不同语言中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比如法国的 “新艺术”(Art Nouveau),德国的 “青春风格”(Jugendstil),苏格兰的“格拉斯哥风格”(Glasgow Style),意大利的“自由风格”(Liberty) 。
2.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在哈尔滨的形成
那么,在欧洲和美国盛行一时的新艺术运动又是怎么被传播到哈尔滨,而且流行了长达三十年的呢?这要首先从哈尔滨的历史说起。
哈尔滨在满语中的意思是晒鱼场,原来只是松花江边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渔村。1898年4月23日,沙俄中东铁路局工程师施特洛夫斯基,率领先遣队抵达哈尔滨的香坊田家烧锅, 并买下了这个地方,作为中东铁路局的锚地。这便是今天哈尔滨的城址。随后,大批工程技术人员抵达哈尔滨。由于中东铁路的修建,也因哈尔滨处在“丁”字形铁路的交叉点这一特殊地理位置和铁路交通功能的作用,使哈尔滨由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为一个带有殖民色彩的近代城市。
从中东铁路开始修筑后,中东铁路工程局开始对哈尔滨按俄国首都莫斯科的模式。在城市的最高处修建了一座教堂,开辟了六条放射性道路,周围布置了一些行政办公建筑。又将沿江的低洼处拨给散居的中国人。这便是后来的南岗红搏广场和道里中央大街商业区。
当时正直1900年前后,这段时间在世界建筑领域里正在流行新艺术运动。它先从比利时开始,然后传到法国,经法国再传到俄罗斯。俄罗斯把这个最时髦的东西应用到哈尔滨的建设上。所以哈尔滨跟中东铁路有关的,早期的一批建筑工程,基本上都呈现了新艺术运动的风格。这使哈尔滨的城市一开始就非常的新。
此刻,欧洲的城市规模及建筑空间已基本定型,而哈尔滨这座正在大兴土木的东方新城,使西方的建筑师们找到了施展的空间。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1月16日 01:57:22
3楼
二.哈尔滨新艺术运动的特点
1.规模比较大
哈尔滨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数量较多。据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侯幼彬说,法国在新艺术运动建筑里面,两个城市最集中,巴黎是排第一位的,南希排第二位。那么,以哈尔滨新艺术运动建筑的数量,在世界上可以排到第三位。在哈尔滨市公布的一、二、三类保护建筑中有1/3是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这也是哈尔滨成为历史文化名称的原因之一。究其缘由,主要是作为从历史主义到现代主义过渡的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转瞬即逝,而对于哈尔滨这个新城来说,却是新鲜事物,成为西方建设者,尤其是中东铁路建造者建设哈尔滨的有力工具。在分布上,新艺术运动建筑主要集中在道里中央大街(原中国大街),红博广场(原尼古拉教堂所在地)和大直街原中东铁路局附近(参见图2-1,红色为红博广场,绿色为中央大街,黄色为哈尔滨铁路局)。这些地方是分别当年繁华的商业区,行政中心和中东铁路局职工办公和生活的地方。
2.持续时间长
无论从法国、比利时还是其他国家,新艺术运动一般只活动十几年就停止了,但是在哈尔滨却从1900年前后一直到二十年代末,整整持续了近30年。中央大街上的哈尔滨摄影社(见图2-2)建于1927年,到了二十年代末还有新艺术运动建筑这是非常罕见的。因此这栋建筑有可能标志着整个新艺术运动建筑的终结。哈尔滨也有可能是新艺术运动建筑的终结地。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1月16日 01:57:41
4楼
三.哈尔滨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分析
源于欧洲的"新艺术运动",特点为力图摆脱古典传统形式,创造一种适应工业化时代的凝练手法和简化装饰。这一新的美学标准得到各处的设计师,艺术家和建筑师德兴趣和认可,位于布鲁塞尔德Paul-Emile Janson上的塔塞尔旅馆(见图3-1)是早期的新艺术运动代表作,其中具有装饰性的平滑线形铁艺更是成为这种新风格的代名词,然而从主要的方面来看,新艺术实际上是传统的,相对于当时盛行的古典主义和哥特复兴,它更具有自由特质的装饰似乎与过于常见的装饰主题并不牵连,但其在平面二维上展开,并未引起人们对新材料和新空间运用的可能性的激烈评价。而铁在新艺术中的运用,主要在于构筑以前的石雕木刻所不具有的新内容,设计师并不关心其对新空间的更巨大的贡献。
于是,在欧洲,“为艺术而艺术”的新艺术运动无法走的更远。而在远离当时时代革命中心的欧洲,哈尔滨的新艺术运动却得到了相对长足的发展。也许是没有后来新材料大空间与国际式的白色方盒子建筑的压力,新艺术所形成的相对于古典主义的简洁,几何化和可能脱胎之植物花卉的装饰纹理的特色使得它成为和其他诸如巴罗克,新古典,哥特复兴等等具有同样分量,对哈尔滨的城市风貌同样重要的一种建筑风格。
1.大型公共建筑
(1)风格特征
哈尔滨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大型公共建筑层数一般不高,多为砖混结构,有的庄严典雅,有的新颖活泼。大部分留有古典建筑的痕迹。但造型简洁,自由流畅。女儿墙,门窗,和表面装饰具有鲜明特点:女儿墙突出在檐口上部,一般在构造柱对应位置立短柱,短柱间连以女儿墙,或连续或间断,或直或曲,极富韵律感(图3-2);门窗做有机的变化,有的一樘三心,呈券圆形扁窗(图3-3),有的做简洁而精巧的装饰(图3-4);表面装饰以流畅的曲线和直线为主,特别是外墙构造柱处和其他部位常出现一个圆环下有三根线条的装饰母体(图3-5)。
(2)代表建筑
A.道里秋林公司(图3-6)
建于1916年,砖木结构。整体建筑风格突出了坚固、稳定和变化。当时是中国大街(今中央大街)标志性建筑。这幢建筑既有古典建筑的那种线角划分,大的分段方式。但是又注入了新的一种特征,最主要体现在一些装饰元素和圆形的窗,这是纯粹的古典建筑中不可能出现的;另外女儿墙上面的细部装饰,上面的垛和曲线的变化,也是在古典建筑的基础上变化、生成的,给人一种活跃新颖的感觉。
B.香坊火车站(图3-7)
建于1925年,砖混结构,一层。采用纵三段式构图,水平划分亦明显,保留了古典建筑的构图法则。入口处弧形的女儿墙使立面生动活泼,大面积的开窗富有韵律感。装饰以几何线条为主,简洁生动。
C.哈尔滨工业大学后楼(图3-8)
建于1906年,原为哈尔滨铁路技术学校。厚重的石础,挺拔的柱身,柱身上匀称的凹槽,中段柔美的墙饰,与底层阳刚形成对比。巨大的一樘三心,券圆形扁门窗,突现了这幢建筑的新艺术风格。
2.小型居住建筑
(1)风格特征
小型的居住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充分体现了新艺术运动的突出贡献——铁件的使用。楼梯、栏杆、阳台、的金属构件或模仿植物形态,或用简洁的几何线条。阁楼屋顶极富特点,造型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由于大部分的小型居住建筑都是中东铁路高级官员和职工的住宅,所以又带有明显的俄罗斯花园住宅的风格。
(2)代表建筑
A.国际饭店前小楼和公司街住宅(图3-9、3-10)
国际饭店前小楼,原为中东铁路理事事务室兼住宅,公司街住宅原为中东铁路会办公馆。它们都建于1908年,砖木结构。比较集中地体现新艺术运动的追求,轻巧多变,淡雅清新。凉亭上的俄式阁楼与小楼整体的有机结合,表现了浓郁的田园情趣。阳台上也出现了圆环下面三条线的母体,极具装饰性。
B.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和哈尔滨铁路分局花园幼儿园(图3-11、3-1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原为中东铁路局局级官员住宅,哈尔滨铁路分局花园幼儿园原为中东铁路管理局官员私人宅邸。它们都建于1900年,砖木结构,是俄罗斯花园住宅的代表作。造型上自由,不对称。入口、阳台和屋顶采用平板挑檐,大量运用铁件,装饰新颖。主体塔楼开窗较有趣味。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1月16日 01:57:58
5楼
四.新艺术运动对哈尔滨城市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它独特的方式深刻地改变了哈尔滨的城市面貌,影响了哈尔滨的文化内涵。
首先,提一个中国近代建筑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这些新建筑大多是由于外国殖民者对中国殖民化的产物,但是就其本身来讲是先进的。相对于中国原有的农业文明的建筑,这些新建筑是工业文明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发展。同样,中东铁路的建造者们在创建哈尔滨时,用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奠定了城市的风格,把哈尔滨带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其次,哈尔滨离中国的文化中心比较远。这个边远地区对旧的传统比较淡薄。而且,哈尔滨在修筑中东铁路时还没有形成城市,只是一个小渔村。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积淀不深,很容易接受外来的东西。这样一来,新艺术运动没有遇到在欧洲各国受到的阻力,顺理成章地快速流行起来。这种风格和其他风格如古典主义、巴洛克风格、折衷主义等共同奠定了哈尔滨城市多元化的风貌特征。
最后,新艺术风格的建筑在哈尔滨深受当地中国居民和外国移民,尤其是格罗斯移民的喜爱。这些来自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丰富了哈尔滨的新艺术运动,同时也丰富了城市的人文景观。突现出了哈尔滨文化的多样性。

在建筑艺术空前繁荣的今天,新艺术运动早已成为了历史的陈迹。但是,它留给这座城市的却是永远的记忆。

参考书目与网址:
[1] L•本奈沃洛,《西方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 汪坦主编,《现代运动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3] 比尔•李斯贝罗,《西方建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4] 罗伯特•杜歇,《风格的特征》,北京:三联书店,2003;
[5] 侯幼彬,《冰城石街》
[6] www.upp.gov.cn(哈尔滨城市规划局)
[7] www.909.com.cn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1月16日 01:58:29
6楼
沿江公园,里面有三个小房子。住得近,去的也勤。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1月16日 01:59:07
7楼
.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1月16日 01:59:25
8楼
.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1月16日 01:59:54
9楼
.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1月16日 02:00:47
10楼
.从铁路桥方向数的第一个房子。
公园餐厅,一类级保护建筑,建于1937年,原为江畔公园饭店。
回复
ljb-1964-04
2007年01月16日 02:01:06
11楼
.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