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择器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biomass01
biomass01 Lv.2
2006年12月30日 03:33:25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生物选择器的作用机理: 1 生物选择器的定义 为了促进快速生长菌(非丝状菌)的生长,抑制慢速生长菌(丝状菌)的生长而在曝气池的入 口处设置的旨在维持较高的底物浓度的一段区域。 根据在生物选择器内曝气与否,一般将其分为好氧、缺氧和厌氧三类。 2 动力学选择机理污泥中活性微生物的增长都符合Monod方程:       (1/X)•(dX/dt)=μ=μmax[S/(KS+S)]

生物选择器的作用机理:
1 生物选择器的定义
为了促进快速生长菌(非丝状菌)的生长,抑制慢速生长菌(丝状菌)的生长而在曝气池的入 口处设置的旨在维持较高的底物浓度的一段区域。 根据在生物选择器内曝气与否,一般将其分为好氧、缺氧和厌氧三类。
2 动力学选择机理
污泥中活性微生物的增长都符合Monod方程:
       (1/X)•(dX/dt)=μ=μmax[S/(KS+S)]
  式中:X——生物体浓度,mg/L
    S——生长限制性基质浓度,mg/L
     μ——微生物比增长速率,d-1
    KS——饱和常数,其值为μ=μmax/2时的基质浓度,mg/L
     μmax——在饱和浓度中微生物的最大比增长速率,d-1

大多数丝状菌的 Ks和μmax值比菌胶团细菌 低。按照Monod方程具有低Ks和μmax 值的丝状菌 在低基质浓度条件下具 有高的增长速率 ,而具有较Ks和μmax 值的菌胶团细菌在高基质浓度条件下才占优势。
在基质浓度高时菌胶团的基质利用速率要高于丝状菌 ,故可 以利用基质推动力选择性的培养菌胶团细菌而限制丝状菌的增长。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在曝气池前设生物选择 器 ,通过选择器对微生物进行选择性培养以防止污泥膨胀的发生.根据生物选择器中曝气与否可将其分为好氧、缺氧、厌氧选择器。具体方法是在曝气池首端划出一格或几格设置高负 荷接触区,将全部污水引入第一个 间格并 使整个系统中不存在浓度梯度(进行搅拌使污泥和污水充分混合接触 )。在好 氧选择器内需对污水进行曝气充氧 ,而缺氧 、厌氧选择器只搅拌不曝气。
好氧选择器防止污泥膨胀的机理是提供一个氧源和食料充足的高负荷区,让菌胶团细菌率先抢占有机物而不给丝状菌过度繁殖的机会。
  缺氧选择器和厌氧选择器的构造完全一样,其功能取决于活性污泥的泥龄。当泥龄较长时会发生较完全的硝化,选择器内会含有很多硝酸盐,此时为缺氧选择器;当泥龄较短时选择器内既无溶解氧又无硝酸盐,此时为厌氧选择器。缺氧选择器控制污泥膨胀的主要原理是绝大部分菌胶团细菌能够利用选择器内硝酸盐中的化合态氧作氧源进行生长繁殖,而丝状菌没有此功能,因而其在选择器内受到抑制,大大降低了污泥膨胀的可能性。厌氧选择器控制污泥膨胀的主要原理是绝大部分种类的丝状菌都是好氧的,在厌氧状态下将受到抑制,而绝大部分的菌胶团细菌为兼性菌,在厌氧条件下将进行厌氧代谢,继续增殖。但应注意厌氧选择器的设置会增大产生丝硫菌污泥膨胀的可能性(菌胶团细菌的厌氧代谢产生的硫化氢为丝状菌的繁殖提供条件),故厌氧选择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宜过长。
3 生物吸收机理
在介绍吸收作用之前需澄清一个概念:吸附作用(adsorption)和吸收作用 (absorption)。吸附作用是指污水和污泥接触的初期,污水中颗粒状和胶体状的非溶解态有机物被活性较强的污泥吸附在表面,从而使混合液中的 BOD迅速下降,在胞外水解酶的作用下吸附在污泥颗粒表面的非溶解态有机物被水解成可溶性小分子而回到混合液中,从而使水中的 BOD又开始上升,即存在释放现象;而吸收作用是指混合液中溶解性小分子有机物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以前人们认为吸收作用对水 中 BOD 的去除不会很快,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菌胶团细菌在负荷为 150 mgCOD/gMLSS的情况下,最初 30 min内 对混合液中可降解 的溶解性 COD 的去 除率 > 65%,一般认为由吸收作用引起的初期去除不会存在释放现象。 一般认为絮体菌比丝状菌对底物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在选择器内高底物浓度条件下,絮体菌吸收了较多的有机物并贮存在体内,进入主曝气区后利用这部分有机物继续生长,使絮体菌占优势,从而控制了污泥膨胀。
生物选择器的类型:
生物选择器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好氧选择器、缺氧选择器和厌氧选择器。好氧选择器属于动力型选择器( Kinetic Selector),因为它是利用两种细菌(丝状菌和絮状菌) 不同的动力学反应速率来工作的;而缺氧选择器和厌氧选择器属于代谢型选择器(Metabolic Selector),因为它们是依靠选择不同的电子受体( Elect ron Acceptor) 来工作的,下面将分别论述。
(1)好氧选择器
好氧选择器(Aerobic Selector) 的机理如图所示,属于动力型选择器( Kinetic Selector),因为它是利用两种细菌(丝状菌和絮状菌) 不同的动力学反应速率来工作的;,当底物浓度高时
絮状菌与丝状菌生长率对比图
例如S 1,絮状菌的比生长速率大于丝状菌(即μ絮> μ丝),絮状菌在竞争中占优势;反之,当底物浓度低时,例如S 2 ,丝状菌的比生长速率大于絮状菌(即μ丝> μ絮),丝状菌在竞争中占优势。这里说的底物既指有机物,又指氮、磷等营养元素和溶解氧,因此可以看出,丝状菌更“饥饿”,对恶劣环境更具有抵抗能力。正是利用以上原理开发出好氧生物选择器,引入浓度梯度的概念,使得选择器进水端具有较高的污泥负荷(即处于S 1 附近) 。
(2)缺氧选择器与缺氧池
属于代谢型选择器(Metabolic Selector),因为它是依靠选择不同的电子受体( Elect ron Acceptor) 来工作的。
缺氧选择器(Anoxic Selector) 与系统反硝化所设计的缺氧池的重大区别在于两者的目的不同:设置选择器的目的在于控制系统污泥膨胀,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而缺氧池是为了实现反硝化,降低出水中的硝酸盐氮浓度。在缺氧选择器中,反硝化细菌利用易降解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 Elect ron Donor ), 利用硝酸盐(NO-3)作为电子受体,获得迅速增殖,该过程称作反硝化(Denit rification) 。大多数丝状菌能有效地利用易降解有机物,但不能利用硝酸盐(NO-3) 作为电子受体,所以,如果污水中所含有的易降解有机物在缺氧段被去除,则丝状菌的生长将被抑制。由于反硝化细菌属于絮状菌,因此,该过程控制了污泥膨胀的发生。
(3)厌氧选择器与厌氧池
厌氧选择器(Anaerobic Se2lector) 业属于代谢型选择器,其目的是通过有效去除(此处是吸附) 易降解有机物,达到控制污泥膨胀的目的;而厌氧池的目的是为了除磷。
在厌氧选择器中,聚磷菌( PAO) 释放体内的聚磷作为能源,迅速吸附进水中的易降解有机物,特别是挥发性脂肪酸(VFAs),而丝状菌和其他的异养菌则没有这项功能;在后面的好氧环境下,有机物浓度降低,在同其他细菌的竞争中,聚磷菌由于吸附了大量的有机物,从而处于绝对优势。由于PAO 也属于絮状菌,因此厌氧选择器具有控制污泥膨胀的作用。同缺氧选择器一样,厌氧选择器也是代谢型选择器,所不同的是聚磷菌在选择器内只是完成了吸附过程,其增殖过程是在后面的主反应区(好氧区)完成的。
由于聚磷菌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吸附速度较快,因此厌氧选择器可设计成较小的容积,以泥龄计为0.5~1.0 d ,设计中有时以水力停留时间来计算,为40~60 min。作为选择器来说,希望磷过剩,此时选择效果好。该过程反应快,所需池容小。而作为厌氧池,希望有机物过剩,此时,出水磷浓度较低。由于城市污水成分复杂,厌氧池泥龄的选择受进水水质的限制,若进水中含有大量VFAs,则PAO对VFAs 的吸附可迅速完成,此时,厌氧池需要较短的泥龄;而如果进水中仅有一部分VFAs,则需要有机物在厌氧段进行发酵反应产生VFAs,由于发酵反应速度慢,因此发酵反应成为厌氧段泥龄设计的控制因素。在20 ℃时,若所需要的VFAs 存在于进水中,则厌氧泥龄可短至0.5 d; 若进水中不含有VFAs,但含有的易降解有机物通过发酵反应足以产生所需要的VFAs,则厌氧泥龄大约为1.5 d;若进水中含有部分VFAs,但仍需要部分发酵,则泥龄为0.5~1.5d,这取决于VFAs含量。另一方面,若易降解物质数量不充足,则慢速降解有机物尚需要水解反应,再通过发酵反应生成VFAs,此时厌氧泥龄更长,约2.5~3d。
免费打赏
biomass01
2006年12月30日 03:33:37
2楼
设计方法:
生物选择器的设计要确定以下几个参数 :选择器的容积、污泥回流量、选择器的布置。以下介绍一种较易应用的设计方法——絮体负荷设计法。
1 污泥回流量
所谓絮体负荷即在污水与回流污泥接触的瞬间,混合液中溶解性 CO D与污泥浓度的比值 ,即:
式中 FL——絮体负荷 ,mgCOD/gMLSS
COD;——进水中溶解性 COD浓度,mg/L
其与污水中总 COD 的比值 f与污水性质有关,对一般的城市污水 ,建议f取 0.3,对工业废水则需作调查研究
CODr——回流污泥中溶解性 COD 浓度, mg/L,设计中可忽略不计
Q、Qr ——进水、回流污泥流量,m3/h
Xr ——回流污泥浓度g/L,对设有二沉池的系统取二沉池底泥浓度,对SBR工艺取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时污泥浓度的平均值
现有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当絮体负荷50~150 mgCOD/gMLSS时较适宜絮体菌的生长。因为水质有波动,所以建议设计时取上限值,这样当进水 COD值和水量小于设计参数时,絮体负荷仍在上述范围内。据此推算得污泥回流比为:

当工艺要求回流比大于计算值时,应将超过部分直接回流到主曝气区,否则选择器将不起作用。
2 选择器容积
选择器的类别不同,对选择器的容积要求也不
同。一般来讲,对于好氧生物选择器其混合液接触
时间 T=15~30 rain,对缺氧和厌氧生物选择器一
般取 30--60 min。因此其容积为:V=(Qi+Qr )×T
3 选择器的布置
选择器一般布置在生化系统的前端,并需分格以保证选择器内的絮体负荷梯度,选择器格数太少则絮体负荷不能保证,分格太多也无太大意义,一般来讲分 5格已足够。分格的同时要保证一定的水平流速或竖向流速以防污泥在选择器内沉积,对于缺氧和厌氧选择器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必要时可设搅拌装置。实际应用时,水平流速或竖向流速 ≥25 m/h即可。故选择器截面积为:
式中 F——选择器分格截面积,m2
H——有效水深 ,m
v ――水平或竖 向流速,m/h
选择器的设计要点:
(1) 尽量提高选择器第一格中的 F/M值。研究证明,选择器中第一格的微生物组成和特性对抑制丝状菌的生长有重要影响。若第一格中的 F/M 值很大便能有效地抑制丝状菌的生长,并保证后续曝气池中污泥良好的沉降性能。
(2) 选择器和整个系统需具有陡峻的可溶有机物浓度梯度 ,生物选择器的起始浓度应高于其尾部和完全混合反应器的出水。
(3) 从选择器泄漏的基质浓度应该最小,在选择器中9O%以上的可溶的容易降解的基质应该得到去除。
(4) 在整个选择器内微生物的活性(以 SOUR计)应该保持在一个尽可能高的水平。虽然基质被迅速降低,但微生物活性要高。
(5) 相对于总的系统负荷,系统应该具有高的活性潜力,对于任意给定的负荷 ,微生物活性应该最大。
(6) 在选择器内平均的活性水平与初始选择器的负荷相比,应该高于其值。
(7) 增加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由于选择器主要是利用活性污泥中菌胶团对可溶性有机物的吸附作用来抑制丝状菌的生长,因而为使回流到选择器中的活性污泥具有较高的对有机基质的吸附活性,就必须要求活性污泥在曝气池中将吸收进入细胞体内的有机物充分代谢 ,即要求有足够的曝气时间。曝气时间较长能使回流污泥处于饥饿状态,活性污泥进人选择器后便能很快地吸附污水中的有机基质,从而选择性地使菌胶团微生物成为曝气池中的优势菌而得到优势生长。
生物选择器常规工艺中控制污泥膨胀的途径即应用:
1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完全混合曝气池内基质浓度较低,丝状菌可以获得较高的增长速率,故该法易发生污泥膨胀。这时可将曝气池分成多格且以推流的方式运行或增设一个分格设置的小型预曝气池作为生物选择器。当废水进入选择器后,由于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较高使选择器中的F/M值较大而不适宜丝状菌的生长,菌胶团微生物则快速吸附废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在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和溶解氧的条件下进行生物代谢而不断地得到增殖,丝状菌却因缺乏足够的有机营养而受到抑制,这样就会减少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
  选择器与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相组合的工艺在欧美一些国家的工业废水和中小流量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有较广泛的应用。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选择器工艺控制污泥膨胀的效果非常明显。据报道[1],美国的VOSA污水处理厂的完全混合式曝气池在冬季经常发生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的问题(SVI值高达400mL/g),但通过在曝气池前设置一个水力停留时间为15min的选择器后便完全抑制了丝状菌的生长,使污泥的SVI值降至100mL/g以下 。
  间歇进水、排水的SBR反应器就其本身而言是属于完全混合型的,但由于在反应过程中反应器不进水,因而其内部存在一个污染物的基质浓度梯度(即F/M梯度),只不过这种梯度是按时间变化的,其底物的浓度变化相当于普通曝气池的分格数为无限多,从而可以起到抑制丝状菌膨胀的作用,故无需设置选择器。对于连续进水的SBR系统(如ICEAS和CASS工艺),由于池中污水完全混合而不存在基质推动力,故需在进水端设置一个预反应区或生物选择器。
2 AB工艺
  AB工艺中的A段实际上相当于一个良好的选择器,其对污泥膨胀的控制表现在:一方面A段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5~20min,因此世代期较长的丝状菌难以在此生存;另一方面A段中的有机负荷通常较高[≥2kgBOD5/(kgMLSS•d)],因而可有效地抑制丝状菌的增长。与选择器的不同之处在于A段的优势微生物种群是由不断适应原污水而形成的,回流污泥的吸附活性不是通过较彻底的代谢作用而是借助于接种微生物的高吸附能力来实现的。 但应指出,当负荷较高时由于菌胶团细菌摄取、贮存有机物的能力高而不能充分氧化有机物,使得菌胶团细菌实际增长速率低于丝状菌,同时造成溶解氧相对不足。这时也易引起污泥膨胀,可分别采用增加再生池、填料池和强化曝气池等方法来控制污泥膨胀[。
  对于A/O和A2/O工艺可通过在好氧段前设置缺氧段和厌氧段以及污泥回流系统,使混合菌群交替处于缺氧和好氧状态及使有机物浓度发生周期性变化,这既控制了污泥的膨胀又改善了污泥的沉降性能。而交替工作式氧化沟和UNITANK工艺等连续进水的系统则通过时间或空间的分割形成的“选择器”亦可达到控制污泥膨胀的目的。
回复
wangqian811
2007年12月07日 10:05:42
3楼
真是好贴啊,以前只知道生物选择器可以防止污泥膨胀,但不知真正原因,这下全明白了,真的谢谢您。还有以前也不知什么情况下设置什么类型的选择器,现在非常明白。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没有学不会 的
回复
zengxiangzhuan
2009年03月10日 22:39:13
4楼
厉害 牛人真是很多 需要虚心学习才是
回复
chenshanghu123456
2009年10月07日 16:45:32
5楼
挺好的,顶一下,正在做这个方面的设计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