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楼
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因素:
1 接种污泥
在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中,有关接种污泥影响的论述不多.从理论上看,接种污泥是好氧颗粒污泥的菌种源,接种污泥中微生物的种类、活性和数量可影响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污泥颗粒化的进程以及成熟颗粒污泥的物理和化学性状(如污泥密度、污泥强度、沉降性能、表面特性、化学成分等).微生物数量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接种污泥不仅容易适应各种废水,由其形成的颗粒污泥也更具种群多样性!基质多样性和代谢多样性.一般而论,丝状细菌和荚膜细菌丰富的接种污泥有利于颗粒化.增加接种污泥的数量可提高颗粒碰撞的概率,加速污泥颗粒化的进程.
2 微生物生长条件
2.1 水质 一些研究者已采用人工模拟废水成功培育好氧颗粒污泥,所用的基质有葡萄糖!醋酸盐!乙醇和苯酚等采用麦芽糖生产废水也能成功培育好氧颗粒污泥,但以实际废水为水质条件的报道尚不多见。与以醋酸盐为基质相比,以葡萄糖为基质培育的颗粒污泥结构较为疏松。由于悬浮物可充当颗粒污泥的惰性内核(图1),悬浮物丰富的废水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含糖丰富的废水可促进微生物合成和胞外多聚糖的分泌,也有利于好氧污泥颗粒化.虽然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细菌,但许多硝化细菌可产生荚膜和胞外多聚物,只要水质适宜也易形成颗粒污泥。
2.2 抑制物质 就本质而言,污泥颗粒化过程是一个微生物的增殖和聚集过程.许多物质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而势必影响污泥颗粒化的进程.在废水处理系统中,游离氨是一种常见的抑制剂.若以醋酸盐为碳源,只有当游离氨浓度小于2315mg!L-1时,才能在SBR反应器中形成好氧颗粒污泥.若游离氨浓度从310mg!L-1升高到4811mg!L-1,异养菌和硝化菌的活性分别下降到原来的1/5和2/5;细胞疏水性明显下降;胞外多聚糖的产生和分泌受到抑制,致使颗粒污泥难以形成。苯酚是另一种常见的抑制剂.在苯酚容积负荷从110kg!m-3!d-1升到215kg.m-3.d-1的过程中,当负荷为210 kg.m-3.d-1时污泥结构和活性最优,虽然微生物可通过调节代谢,合成更多蛋白质来抵抗苯酚的毒害作用[23],但过高的苯酚负荷也会阻碍颗粒污泥的形成.
2.3 溶解氧,pH,温度 从理论上分析,溶解氧浓度可影响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也会影响污泥的颗粒化作用.但在生物反应器中,能够形成颗粒污泥的溶解氧浓度范围较宽.在SBR内,溶解氧浓度为0.7~1.0mg.L-1或高于2mg.L-1时,均可以形成好氧颗粒污泥.关于pH和温度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文献报道很少.由于2种因素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推测它们都会影响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此外,由于好氧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大于厌氧微生物,前者对pH和温度的敏感性会低于后者,估计这2种因素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也相对较弱。
3 工况条件
3.1 COD容积负荷 COD容积负荷低于1kg!m-3!d-1时,鲜见好氧颗粒污泥的形
成。究其原因,可能与低基质浓度下絮状污泥的传质效果优于颗粒污泥有关.颗粒污泥比表面积较小,传质阻力较大,不利于基质的摄取和传递.还可能与饥饿状态下微生物不易产生和分泌胞外多聚物有关.形成好氧颗粒污泥的COD容积负荷范围较宽(215~15kg.m-3.d-1)。但COD容积负荷可影响颗粒污泥的物理性状,例如,当COD容积负荷从3 g.m-3.d-1提高到9 g.m-3.d-1时,颗粒污泥的平均直径从116mm增大到119mm[25];颗粒污泥的强度也有所降低。
3.2 水力剪切作用 水力剪切作用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当观气速高于01012m!s-1时,才能在USBR(UpflowSequencingBatchReactor)中形成好氧颗粒污泥;与低表观气速相比,高表观气速下形成的颗粒污泥更规则!更致密!更稳定。此外,在USBR中,表观气速对好氧颗粒污泥胞外多聚糖的产生也有显著影响.污泥中胞外多聚糖的含量随水力剪切力的增大而明显增大,有利于颗粒污泥的产生和结构的稳定。但是,过大的剪切力则会导致颗粒污泥的高频率碰撞而破碎.关于水力剪切作用与污泥颗粒化的关系,尚有待深入研究.单凭表观气速不足以表征剪切力的大小.由于表观气速受反应器尺寸和构型的制约,以表观气速表征剪切力缺乏普遍性.在污泥颗粒化的研究中,应当综合考虑水流剪切力、气流剪切力以及颗粒间碰撞的单独和共同作用,并将这些作用归结为剪切应力,以便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
3.3 进水方式 间歇进水,即饱食-饥饿(feast-famine)模式有利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SBR工艺由进水!反应!沉降和排水等工序组成,反应器中微生物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呈周期性变化.在反应阶段的后期,由于基质匮乏,微生物进入内源呼吸状态,细胞的疏水性增强,有利于污泥聚集.细胞聚集可能是微生物应对饥饿"的一种生存策略.据McSwain[27]等报道,瞬间进水比长时间进水更有利于形成密实的好氧颗粒污泥.
3.4 SBR运行周期和沉降时间 SBR是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的主流.该反应器的一些运行参数(如运行周期和沉降时间)可通过水力筛选作用对污泥颗粒化产生影响.在反应器中, 絮体污泥和游离细菌因尺寸和密度较小而易被洗出,尺寸和密度较大的微生物聚集体、胚胎颗粒污泥、初生颗粒污泥则得以持留,最终实现污泥颗粒化.
SBR的运行周期决定了固体通过排水的洗出频率.较短的运行周期有利于污泥颗粒化;但若运行周期过短,微生物流失过多,则不利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因此,运行周期应控制在一定范围,既可洗出部分沉淀性差的絮状污泥,又可扩增并累积沉淀性好的颗粒污泥.在塔式SBR(高径比较大)中,培育硝化颗粒污泥的适宜运行周期为2h至12h,若运行周期缩短至1h或延长至24h,很难培育出硝化颗粒污泥.
沉降时间也具有水力筛选作用.沉降时间为5min时,可成功培育好氧颗粒污泥,并使颗粒污泥成为SBR中微生物的主要存在形态;但沉降时间分别延长至10!15!20min时,则颗粒污泥与絮体污泥共存.
3.5 投加多价阳离子或载体 多价阳离子和载体可促进好氧污泥的颗粒化.在正常的生长pH范围内,细菌表面带负电荷.添加多价阳离子(如Ca2+,Fe3+,Al3+,Mg2+),可以减小细菌间的静电斥力,促进污泥颗粒化(图3).但相关文献报道仅限于Ca2+,未见其他离子.当Ca2+的添加量为100mg!L-1时,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时间可从32d缩短为16d,并且具有更好的沉降性能和更高的机械强度[30].在实际废水处理工程中,常用石灰调节pH值,废水中Ca2+较为丰富,有利于污泥颗粒化.但是,过高的Ca2+浓度也会产生负面效应,Ca2+与CO32-结合可形成CaCO3沉淀,后者覆盖于颗粒污泥表面会降低微生物活性.
此外,在反应器中存在颗粒物时,微生物会附着其表面而形成初始生物膜,并由此逐渐形成颗粒污泥.微小颗粒物可以来自原水,也可以人为投加,它们充当了载体的角色.投加载体(活性炭)后,污泥颗粒化进程明显加快.
4 反应器构型
大多数好氧颗粒污泥诞生于塔式反应器中,较大的高径比和推流式的流型有助于污泥颗粒化.而在全混流反应器中,少见有好氧颗粒污泥的报道.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流动模式与污泥颗粒化的关系做过研究.从水力学的角度看,塔式向上流反应器(UpflowColumnReactor)中流体流动和微生物聚集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明显不同于全混流反应器[6].塔式向上流反应器高径比大,可形成更长的环形流动轨迹,使微生物聚集体能稳定地承受水力摩擦(图4A).根据热力学原理,这种循环流动有助于微生物聚集体形成规则的颗粒污泥,以保持最小的表面自由能.在全混流反应器中,微生物聚集体受不断变化的流体作用而随机运动(图4B),易形成尺寸和形状不规则的污泥絮体.传统的活性污泥曝气池是典型的全混流反应器,在过去100多年的实验室试验和工程实践中未见有好氧颗粒污泥的报道,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流动模式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深入研究流动模式对污泥颗粒化的作用,有助于新型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的研发.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