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规3.5.2-2与高规5.3.7的理解
zdlye
zdlye Lv.3
2012年06月20日 16:56:56
只看楼主

文章原发表于我的博客,现转载供大家参考,很多人对这两个条文没有弄明白前段时间做了一个剪力墙结构,17层,地下室1层,嵌固端取在顶板。图审提出如下意见: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层,一层考虑层高修正的楼层侧向刚度比小于1.5,不符合规范要求(JGJ3-2010,3.5.2-2)。 高规3.5.2-2:对框架-剪力墙、板柱-剪力墙、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楼层与其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γ2可按式(3.5.2-2)计算,且本层与相邻上层的比值不宜小于0.9;当本层层高大于相邻上层层高的1.5倍时,该比值不宜小于1.1;对结构底部嵌固层,该比值不宜小于1.5。

文章原发表于我的博客,现转载供大家参考,很多人对这两个条文没有弄明白

前段时间做了一个剪力墙结构,17层,地下室1层,嵌固端取在顶板。图审提出如下意见: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层,一层考虑层高修正的楼层侧向刚度比小于1.5,不符合规范要求(JGJ3-2010,3.5.2-2)。



高规3.5.2-2:对框架-剪力墙、板柱-剪力墙、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楼层与其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γ2可按式(3.5.2-2)计算,且本层与相邻上层的比值不宜小于0.9;当本层层高大于相邻上层层高的1.5倍时,该比值不宜小于1.1;对结构底部嵌固层,该比值不宜小于1.5。


高规5.3.7:高层建筑结构整体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与首层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2.


经查阅相关资料,包括朱丙寅老师的博客(本博已有转载,详见之前的博文),《PKPM新天地》2011年第2期《结构嵌固端的概念和软件运用》,以及《建筑结构》2011年11月文章《结构分析中倾覆力矩的计算与嵌固层的设置》,详细梳理后有如下心得,与网友分享如下:


1.嵌固端的概念请网友查阅上述引用的文献;


2.嵌固层的概念,即上部结构嵌固在此层的底部;同satwe中嵌固端所在层号;若嵌固端为顶板,则地上一层为嵌固层;


3.结构底部嵌固层,此为高规提出的概念,亦为本工程与审查人员的争议由来。依PKPM官方的解释,所谓底部嵌固层,重点在“底部”两字上,即嵌固层应位于结构的底部。


4.高规3.5.2-2的本意在于判断嵌固层是否为薄弱层,而非地下室顶板能否作为嵌固端的判据;高规5.3.7条的规定才是顶板是否满足作为计算嵌固端要求的判据,本条要求地下一层比地上一层的刚度比大于2。两个规范条文针对的要求是不同的。本工程上部结构嵌固在顶板处,不存在“结构底部嵌固层”,计算时不应执行高规3.5.2-2的要求,审查人员对规范理解不透。当然,高规对本条概念未作清晰阐述,容易引起误解。


5.高规3.5.2-2的计算要求,是嵌固层与上一层的刚度比。举例如下,嵌固端位于结构底部,1层为嵌固层,2层为上一层;嵌固端位于顶板,此时地上一层为嵌固层,若要执行本条规定,应是地上一层与地上二层比。


6.高规3.5.2-2之所以限制条件为“底部嵌固层”,解释如下:顶板作为嵌固端,是一种相对的嵌固,与结构直接嵌固在地面,性质不同;带地下室时,经常不能通过本条要求的薄弱层验算,而采用从嵌固端切开后取上部结构的模型计算,则往往都能通过。这就是规范有“底部”条件限制的原因。


7.以本工程为算例,给网友更清晰的解释。



提供审查的结构计算书如下:带地下室模型,地上一层高4.950,二层高2.900,住宅
=========================================================================== 各层刚心、偏心率、相邻层侧移刚度比等计算信息
Floor No : 层号
Tower No : 塔号
Xstif,Ystif : 刚心的 X,Y 坐标值
Alf : 层刚性主轴的方向
Xmass,Ymass : 质心的 X,Y 坐标值
Gmass : 总质量
Eex,Eey : X,Y 方向的偏心率
Ratx,Raty : X,Y 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下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的比值(剪切刚度)
Ratx1,Raty1 : X,Y 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70%的比值
或上三层平均侧移刚度80%的比值中之较小者
Ratx2,Raty2 : X,Y 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90%、110%或者150%比值
110%指当本层层高大于相邻上层层高1.5倍时,150%指嵌固层
RJX1,RJY1,RJZ1: 结构总体坐标系中塔的侧移刚度和扭转刚度(剪切刚度)
RJX3,RJY3,RJZ3: 结构总体坐标系中塔的侧移刚度和扭转刚度(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
===========================================================================
Floor No. 1 Tower No. 1
Xstif= 16.0562(m) Ystif= -3.6045(m) Alf = -21.4348(Degree)
Xmass= 8.4036(m) Ymass= 7.3012(m) Gmass(活荷折减)= 9503.9551( 9048.9443)(t)
Eex = 0.3160 Eey = 0.4766
Ratx = 1.0000 Raty = 1.0000
Ratx1= 21.9676 Raty1= 25.8917
Ratx2= 21.4026 Raty2= 23.4152
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
RJX1 = 1.2654E+08(kN/m) RJY1 = 1.4932E+08(kN/m) RJZ1 = 0.0000E+00(kN/m)
RJX3 = 4.1543E+07(kN/m) RJY3 = 5.2818E+07(kN/m) RJZ3 = 0.0000E+00(kN/m)
---------------------------------------------------------------------------
Floor No. 2 Tower No. 1
Xstif= 15.6662(m) Ystif= 6.9168(m) Alf = -0.1750(Degree)
Xmass= 15.8147(m) Ymass= 6.8890(m) Gmass(活荷折减)= 775.2775( 737.8023)(t)
Eex = 0.0102 Eey = 0.0023
Ratx = 0.1710 Raty = 0.1811
Ratx1= 1.1346 Raty1= 1.2621
Ratx2= 1.2484 Raty2= 1.3709
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
RJX1 = 2.1633E+07(kN/m) RJY1 = 2.7047E+07(kN/m) RJZ1 = 0.0000E+00(kN/m)
RJX3 = 2.1349E+06(kN/m) RJY3 = 2.4810E+06(kN/m) RJZ3 = 0.0000E+00(kN/m)
---------------------------------------------------------------------------
Floor No. 3 Tower No. 1
Xstif= 15.4782(m) Ystif= 6.7741(m) Alf = 0.0000(Degree)
Xmass= 15.5777(m) Ymass= 6.9394(m) Gmass(活荷折减)= 600.4812( 564.2817)(t)
Eex = 0.0071 Eey = 0.0138
Ratx = 1.6326 Raty = 1.6339
Ratx1= 1.5650 Raty1= 1.6665
Ratx2= 1.2802 Raty2= 1.3220
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
RJX1 = 3.5319E+07(kN/m) RJY1 = 4.4192E+07(kN/m) RJZ1 = 0.0000E+00(kN/m)
RJX3 = 2.6536E+06(kN/m) RJY3 = 2.8084E+06(kN/m) RJZ3 = 0.0000E+00(kN/m)
---------------------------------------------------------------------------
此时第二层(嵌固层)能够通过薄弱层验算,Ratx2与Raty2大于1.0。
Ratx2=(RJX32*4.95)/(RJX33*2.9*1.1)
Raty2=(RJY32*4.95)/(RJY33*2.9*1.1)
网友可以自己验证一下,此时软件并未执行嵌固层与上层侧移刚度150%比值计算。
如若手算,
Ratx2'=(RJX32*4.95)/(RJX33*2.9*1.5)
Raty2'=(RJY32*4.95)/(RJY33*2.9*1.5)
则发现结果均小于1.0,无法通过验算。

以切去地下室后的模型重新计算,地下室层数取0,嵌固端所在层号填1,结果如下:

===========================================================================
Floor No. 1 Tower No. 1
Xstif= 15.5587(m) Ystif= 6.9577(m) Alf = 0.0000(Degree)
Xmass= 15.8124(m) Ymass= 6.8873(m) Gmass(活荷折减)= 776.5913( 739.1161)(t)
Eex = 0.0173 Eey = 0.0057
Ratx = 1.0000 Raty = 1.0000
Ratx1= 1.4139 Raty1= 1.6110
Ratx2= 1.1263 Raty2= 1.2833
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
RJX1 = 2.1727E+07(kN/m) RJY1 = 2.7185E+07(kN/m) RJZ1 = 0.0000E+00(kN/m)
RJX3 = 3.1060E+06(kN/m) RJY3 = 3.9076E+06(kN/m) RJZ3 = 0.0000E+00(kN/m)
---------------------------------------------------------------------------
Floor No. 2 Tower No. 1
Xstif= 15.5838(m) Ystif= 6.8001(m) Alf = 0.0000(Degree)
Xmass= 15.5777(m) Ymass= 6.9394(m) Gmass(活荷折减)= 600.4812( 564.2817)(t)
Eex = 0.0004 Eey = 0.0115
Ratx = 1.6256 Raty = 1.6256
Ratx1= 1.6895 Raty1= 1.8127
Ratx2= 1.3500 Raty2= 1.4099
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
RJX1 = 3.5319E+07(kN/m) RJY1 = 4.4192E+07(kN/m) RJZ1 = 0.0000E+00(kN/m)
RJX3 = 3.1382E+06(kN/m) RJY3 = 3.4651E+06(kN/m) RJZ3 = 0.0000E+00(kN/m)
---------------------------------------------------------------------------
此时地上一层(嵌固层)也能够通过薄弱层验算,Ratx1与Raty1大于1.0。
Ratx1=(RJX31*4.95)/(RJX32*2.9*1.5)

Raty1=(RJY31*4.95)/(RJY32*2.9*1.5)
网友自己验证一下。
免费打赏
cooltizuqiu
2012年07月16日 16:34:35
2楼
这么好的问题居然没有人顶,我收藏了
回复
jianghudq
2012年07月18日 21:49:06
3楼
顶 顶 帮楼主 顶到第一页
回复
水寒星
2012年07月18日 22:54:03
4楼
回复
eaeeea
2012年07月19日 17:28:08
5楼
基本理解了LZ的意思,但是由此产生一个疑问:
网友可以自己验证一下,此时软件并未执行嵌固层与上层侧移刚度150%比值计算。
如若手算,
Ratx2'=(RJX32*4.95)/(RJX33*2.9*1.5)
Raty2'=(RJY32*4.95)/(RJY33*2.9*1.5)
则发现结果均小于1.0,无法通过验算。
为何此处程序没有执行X1.5的计算呢?
回复
cj200321700
2012年10月16日 11:08:29
6楼
估计是按抗震规范执行的层间刚度判断
回复
glad.grace
2012年11月07日 15:55:48
7楼
此贴居然没人顶??? 那些号称版主的大人呢? 出来给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
回复
hdy1982
2012年11月08日 10:05:29
8楼
楼主的理解是正确的
3.5.2-2只用于嵌固层位于结构底层的情况(本工程是地下室)
本工程嵌固层是结构第二层,所以软件也没错
审图错了
回复
blue__leaf
2013年05月17日 20:44:55
9楼
我觉得,既然选择了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层,就应该执行3.5.2-2~
回复
blue__leaf
2013年05月17日 20:45:49
10楼
话说PKPM也不一定完全正确。。
回复
a313732679
2013年06月13日 17:55:28
11楼
我觉得楼主的对规范的理解是很合理的。但是只建上部模型,嵌固端以下的部分不参与计算,是不合符实际情况的。3.5.2-2的目的,应该是为了防止嵌固端上下的刚度突然变化的幅度过大,让刚度从嵌固端以下到嵌固层以上,有一个渐变。所以审图的意见应该是对的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