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运行的异常情况及其对策
blackfox1980
2006年12月07日 11:23:24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活性污泥运行的异常情况及其对策生物处理系统在运行时,常常会因进水水质、水量或运行参数的变化而出现异常情况,导致处理效率的降低,甚至损坏处理设备。了解常见的异常现在及其常用对策,有助于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废水处理厂(站)长期稳定运行。(1)污泥膨胀 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含水率一般在99%左右。当污泥变质时,污泥就不易沉降,含水率上升,体积膨胀,澄清液减少,这种现象叫污泥膨胀。污泥膨胀主要是大量丝状菌(特别是球衣菌)在污泥内的繁殖,使污泥松散、密度降低所致。其次,真菌的繁殖也会一起污泥膨胀,也有可能由于污泥中结合水异常增多导致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运行的异常情况及其对策
生物处理系统在运行时,常常会因进水水质、水量或运行参数的变化而出现异常情况,导致处理效率的降低,甚至损坏处理设备。了解常见的异常现在及其常用对策,有助于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废水处理厂(站)长期稳定运行。
(1)污泥膨胀 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含水率一般在99%左右。当污泥变质时,污泥就不易沉降,含水率上升,体积膨胀,澄清液减少,这种现象叫污泥膨胀。污泥膨胀主要是大量丝状菌(特别是球衣菌)在污泥内的繁殖,使污泥松散、密度降低所致。其次,真菌的繁殖也会一起污泥膨胀,也有可能由于污泥中结合水异常增多导致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的主体是菌胶团。与菌胶团比较,丝状菌和真菌生长时需较多的碳素,对氮、磷的要求则较低。它们对氧的要求也和菌胶团不同,菌胶团要求较多的氧(至少0.5mg/L)才能很好的生长,真菌和丝状菌(如球衣菌)在低于0.1mg/L的微氧环境中,才能较好地生长。所以在供氧不足的时,菌胶团将减少,丝状菌、真菌则大量繁殖。对于毒物的抵抗力,丝状细菌和菌胶团也有差别,如对氯的抵抗力,丝状菌不及菌胶团。菌胶团生长适宜的pH值范围在6~8,而真菌则在pH值等于4.5~6.5之间生长良好,所以pH值稍低时,菌胶团生长受到抑制,而真菌的数量则可能大大增加。根据上海城市污水厂经验,水温也是影响污泥膨胀的重要因素。丝状菌在高温季节(水温在25℃以上)宜于生长繁殖,可引起污泥膨胀。因此,污水如碳水化合物较多,溶解氧不足,缺乏氮、磷等养料,水温高或pH值较低的情况下,均因引起污泥膨胀。此外,超负荷、污泥龄过长或有机物浓度梯度小等,也会引起污泥膨胀。排泥不畅则引起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由此可见,为防止污泥膨胀,可针对一起膨胀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缺氧、水温高等可加大曝气量,或降低水温,减轻负荷,或适当降低MLSS值,使需氧量减少等;如污泥负荷过高,可适当提高MLSS值,以调整负荷,必要时好要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如缺氮、磷等养料,可投加硝化污泥或氮、磷等成分;如pH值过低,可投加石灰等调节pH值;若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5~10mg/L氯化铁,促进凝聚,刺激菌胶团生长,也可投加漂白粉或液氯(按干污泥的0.3%~0.6%投加),抑制丝状菌繁殖,控制污泥膨胀。此外,投加石棉粉末、硅藻土、黏土等物质也有一定的效果。
(2)污泥解体 处理水浑浊、污泥絮凝体微细化,处理效果变坏等则是污泥解体现象。导致这种异常现象的原因有运行中的问题,也可能由于污水中混入了有毒物质所致。运行不当(如曝气过量),会使活性污泥生物营养的平衡遭到破坏,微生物量减少且失去活性,吸附能力降低,絮凝体缩小;一部分则成为不易沉淀的羽毛状污泥,SV值降低,使处理水变浑浊。当污水中存在有毒物质时,微生物会受到抑制、伤害,污泥失去活性,导致净化能力下降。一般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来判别产生的原因。当鉴别出是运行方面的问题时,应对污水量、回流污泥量、空气量和排泥状态以及SV、MLSS、DO等多项指标进行检查,加以调整。当确定是污水中混入有毒物质时,应该考虑可能是有新的工业废水混入的结果。若确有新的废水混入,应责成其按国家排放标准加以局部处理。
(3)污泥脱氮(反硝化) 污泥在沉淀池呈块状上浮的现象,并不一定是由于腐败所造成的,也可能是污泥反硝化造成。曝气内污泥泥龄过长时,硝化过程比较充分(NO3->5mg/L),在沉淀池内产生反硝化,硝酸盐的氧被利用,氮即呈气体脱出附于污泥上,使之相对密度降低,整块上浮。所谓反硝化是指硝酸盐被反硝化菌还原成氨或氮的作用。反硝化作用一般在溶解氧低于0.5mg/L时发生。试验表明,如果让硝酸盐含量高的混合液静止沉淀,在开始的30~90min左右污泥可能沉淀得很好,但不久就可以看到,由于反硝化作用所产生的氮气在泥中形成小气泡,使污泥整块地浮至水面。在做污泥沉降比试验时,由于只检查污泥30min的沉降性能,往往会忽视污泥的反硝化作用。这是在活性污泥法的运行中应当注意的现象,为防止这一异常现象的发生,应采取增加污泥回流或及时排除剩余污泥,或降低混合液污泥浓度,缩短污泥龄和降低溶解氧等措施。
(4)污泥腐化 在沉淀池中污泥可能由于长期滞留而厌氧发酵,生成气体(H2S、CH4等)从而发生大块污泥上浮的现象。它与污泥脱氮上浮所不同的是,污泥腐败变黑,产生恶臭。此时也不是全部污泥上浮,大部分都是正常地排出或回流,只是沉积在死角长期滞留的污泥才腐化上浮。防止的措施有:
①安设不使污泥外溢的浮渣设备;
②消除沉淀池的死角;
③加大池底坡度或改正池底刮泥设备,不使污泥滞留于池底。
此外,如曝气池内曝气过度,使污泥搅拌过于激烈,生成大量小气泡附聚于絮凝体上,也容易产生这种现象。防止措施是将供气控制在搅拌所需的限度内,而脂肪和油则应在进入曝气池之前去除。
(5)泡沫问题 曝气池中产生泡沫的主要原因有:污泥停留时间、pH值、溶解氧(DO)、温度、憎水性物质、曝气方式和气温气压及水温的交替变化等。泡沫会给生产操作带来一定困难,其危害主要有:①泡沫一般具有黏附性,常常会将大量活性污泥等固体物质卷入曝气池的漂浮泡沫层,泡沫层又在曝气池表面翻腾,阻碍氧气进入曝气池混合液,降低充氧效率;②生物泡沫蔓延到走道板上,影响巡视和设备维修。夏天生物泡沫随风飘荡,将产生一系列环境卫生问题,冬季泡沫结冰后,清理困难,给巡视和维护人员带来不便;③回流污泥中含有泡沫一起类似浮选的现象,损坏污泥的正常性能;生物泡沫随排泥进入泥区,干扰污泥浓缩和污泥硝化的顺利进行。
消除泡沫的措施有:喷洒水、投加杀菌剂或消泡剂、降低污泥龄、回流厌氧上清液、向曝气反应器内投加填料和化学药剂等。喷洒水是一种最简单和最常用的物理方法,但它不能消除产生泡沫现象的根本原因。投加杀菌剂和消泡剂存在同样的问题。降低污泥龄能有效地抑制丝状菌的生长,以避免由其产生的泡沫问题。有试验表明,厌氧消化池上清液也能抑制丝状菌的生长,但由于上清液中COD和NH3-N浓度很高,有可能影响最后的出水质量,应用时应慎重考虑。据国外一些城市污水厂报道,消泡剂(如机油、煤油等)用量约为0.5~1.5mg/L,过多的油类物质将污染水体。因此,为了节约油的用量和减少油类进入水体污泥水质,应尽量少投加油类物质。
实践表明,虽然泡沫产生的基本原理差不多,但引起泡沫现象的因素很多,控制和取得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本文摘自:王国华,任鹤云编著.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与实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