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中空双层玻璃(6+10A+6)的相关情况
zqi1972
zqi1972 Lv.6
2006年12月01日 09:29:49
只看楼主

现在设计施工图,按国家节能要求外门窗选用的玻璃为中空双层玻璃,我想询下中空双层玻璃(6+10A+6)的相关情况(产家、价格、供应能力、技术参数)。 因为在网上搜询时,没有中空双层玻璃(6+10A+6)资料;但能找到中空双层玻璃(5+9A+5)。 谢谢支持!

现在设计施工图,按国家节能要求外门窗选用的玻璃为中空双层玻璃,我想询下中空双层玻璃(6+10A+6)的相关情况(产家、价格、供应能力、技术参数)。
因为在网上搜询时,没有中空双层玻璃(6+10A+6)资料;但能找到中空双层玻璃(5+9A+5)。
谢谢支持!

liubo4810278
2006年12月01日 12:44:02
2楼
双层中空玻璃相关资料如下:双层中空玻璃相关资料如下:
玻璃在现代建筑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建筑的外衣,对建筑外观、节能的影响已成为建筑界关注的焦点。而且,各种玻璃组合愈趋丰富、复杂,如何合理的评判、选择玻璃,成为我们必须加以深入了解的课题。本文以中空玻璃为例,就建筑玻璃与节能这一方面问题予以简单介绍。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玻璃品种包括浮法玻璃、平板玻璃(也称引上玻璃)、格法玻璃、压花玻璃等等。同时,根据在玻璃原料中加入的颜料不同,可以生产出不同颜色的玻璃———统称为吸热玻璃或者本体着色玻璃。原片玻璃可以进一步深加工,根据生产加工的方式不同,又可以分成冷加工和热加工等不同的深加工玻璃,如玻璃磨花、夹层玻璃、中空玻璃、钢化玻璃(有全钢化、半钢化、化学钢化)、镀膜玻璃(有在线与离线或软镀与硬镀之分)等等。从使用性能方面看,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属于安全玻璃的系列,而镀膜玻璃、中空玻璃属于保温隔热玻璃系列。也就是说,真正起到节能作用的玻璃是镀膜玻璃和中空玻璃,镀膜玻璃、钢化玻璃、夹层玻璃等多个品种的深加工玻璃又可以组成复合的中空系统,这是目前国际上最有效的节能玻璃,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也是本文介绍的重点。
 玻璃与建筑节能
玻璃的节能原理
热量的传递方式有三种,即对流传热、热传导和辐射传热。在整个能量的传递过程中,辐射传递系数所占的比例最大,约60%,其数值取决于两片玻璃内表面的温度差和间隔层气体的辐射率,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量传递主要集中在远红外波段上;其次是热传导传递系数,约占37%,其数值取决于玻璃气体间隔层的厚度;最后是对流传递系数,约占3%,其数值取决于玻璃气体间隔层的厚度和温度。
要提高隔热性能,就必须降低辐射传递和热传导传递、对流传递系数的数值,使几种传递系数的综合数值最小。一般有几种方法:一是通过改善窗体的气密性来减少内外空气对流,二是设置中空层来降低热传导系数,三是利用镀膜玻璃或吸热玻璃降低辐射传热。
玻璃节能的基本指标
在建筑用玻璃诸多的性能指标中,能够用来判别其节能特性的主要有传热系数K和太阳得热系数SHGC。玻璃的传热系数K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玻璃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1平方米中空玻璃的传热量,以W/m2K 表示。K值越低,说明中空玻璃的保温隔热性能越好,在使用时的节能效果越显著。太阳得热系数SHGC是指在太阳辐射相同的条件下,太阳辐射能量透过窗玻璃进入室内的量与通过相同尺寸但无玻璃的开口进入室内的太阳热量的比率。玻璃的SHGC值增大时,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太阳直射热量进入室内,减小时则将更多的太阳直射热量阻挡在室外。SHGC值对节能效果的影响是与建筑物所处的不同气候条件相联系的,在炎热气候条件下,应该减少太阳辐射热量对室内温度的影响,此时需要玻璃具有相对低的SHGC值;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应充分利用太阳辐射热量来提高室内的温度,此时需要高SHGC值的玻璃。在K值与SHGC值之间,前者主要衡量的是由于温度差而产生的传热过程,后者主要衡量的是由太阳辐射产生的热量传递,实际生活环境中两种影响同时存在,所以在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是通过限定K和SHGC的组合条件来使窗户达到规定的节能效果。
节能影响因素分析
1、玻璃的厚度:
增加玻璃厚度对降低中空玻璃K值的作用不是很大,8+12+8的组合方式比常用的6+12+6组合K值仅降低0.03 W/m2K,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甚微。但对SHGC值影响却十分明显,尤其是本体着色玻璃,同时对可见光透过率的影响也很大。镀膜玻璃组成中空时,会依基片厚度产生与白玻同等影响,但主要因素是膜层的类型。
在由两片白玻组成中空时,单片玻璃厚度由3mm增加到10mm,SHGC值降低了16%;由绿玻(选用典型参数)+白玻组成中空时,降低了37%左右。
2、玻璃的类型:
组成中空的玻璃类型有白玻、吸热玻璃、阳光控制镀膜、Low-E玻璃等,以及由这些玻璃所产生的深加工产品。玻璃被热弯、钢化后的光学热工特性会有微小的改变,但不会对中空系统产生明显的变化。不同类型的玻璃,在单片使用时的节能特性就有很大的差别,当合成中空时,各种形式的组合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性。
吸热玻璃和阳光控制镀膜玻璃是通过着色或膜层,在不增加反射率的前提下,减小太阳光热量的透过率、增大吸收率,由于室外玻璃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会大于室内,所以能更多地带走玻璃本身的热量,从而减少了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的程度。它们会使玻璃的SHGC值和可见光透过率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对远红外热辐射没有明显的反射作用,所以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单片或中空使用时,K值与白玻相近,仅能控制太阳辐射的热量传递,不能改变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量传递。
Low-E玻璃是一种对波长范围4.5~25微米的远红外线有很高反射率的镀膜(银)玻璃。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量传递主要集中在远红外波段上,白玻、吸热玻璃、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对远红外热辐射的反射率很小,吸收率很高,吸收的热量将会使玻璃自身的温度提高,这样就导致热量再次向温度低的一侧传递。与之相反,Low-E玻璃可以将温度高的一侧传递过来的80%以上的远红外热辐射反射回去,从而避免了由于自身温度提高产生的二次热传递,所以Low-E玻璃具有很低的传热系数。以Low-E玻璃为例,与其它类型玻璃的对比见表1,其中Low-E组合成中空时,传热系数可以达到1.9 W/m2K,比普通的白玻中空K值降低了30%。并且Low-E中空玻璃的SHGC值和可见光透过率可以按照节能的需要在生产时进行调节,严寒地区使用时可以采用可见光高透型的Low-E中空玻璃,在炎热地区可以采用具有遮阳效果的Sun-Low-E(Sun-E)中空玻璃。
3、Low-E玻璃镀膜面位置:
由于Low-E玻璃膜面所具有的独特的低辐射特性,所以在组成中空玻璃时,镀膜面放置位置的不同将使中空玻璃产生不同的光学特性。按照与白玻进行6+12+6的组合方式计算,将镀膜面放置在4个不同的位置上时(室外为1#位置,室内为4#位置),中空玻璃节能特性的变化如表3所示。根据结果显示,膜面位置在2#或3#时的中空玻璃K值最小,即保温隔热性能最好。3#位置时的太阳得热系数要大于2#位置,这一区别是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使用Low-E玻璃时要注意的关键因素。寒冷气候条件下,在对室内保温的同时人们希望更多地获得太阳辐射热量,此时镀膜面应位于3#位置;炎热气候条件下,人们希望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越少越好,此时镀膜面应位于2#位置。
如果为了建筑节能或颜色装饰的设计需要,在炎热地区采用吸热玻璃与Low-E玻璃组成中空时,从表3中可以看出,膜面在2#或3#位置时的传热系数都是最小,但3#位置的太阳得热系数比2#位置小得多,此时Low-E膜层应该位于3#位置。
另外,中空间隔气体的类型、厚度、间隔条、密封胶种类、安装角度、建筑高度增加等引起室外风速的变化均会造成K值或SHPC的改变,限于篇幅,不作详解。
对于夹胶双膜中空系统(6+1.14+6反射+9A+6LOW-E)进行热K值和SHGC分析时,必须考虑热反射镀膜玻璃(阳光控制)对太阳热能吸收后的二次辐射问题,应将它与非夹胶双膜中空系统区分开来。
回复
zqi1972
2006年12月01日 16:23:01
3楼
谢谢!
附网上查到时的“中空玻璃价格表 ”
规格 单价(元/平方米)
4mm 18(普通玻璃)
28(钢化玻璃)
5mm 24(普通玻璃)
38(钢化玻璃)
4+6A+4双面玻璃 56
4+6A+4单面钢化 62
4+6A+4双面钢化 72
5+6A+5双面玻璃 65
5+6A+5单面钢化 73
5+6A+5双面钢化 82
5+9A+5双面玻璃 67
5+9A+5单面钢化 85
5+9A+5双面钢化 90
就是没有6+10A+6的规格,真恼人。

回复
watertou
2008年02月01日 12:49:16
4楼
谢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