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混规8.3.3条,普通受拉钢筋可以在采用弯钩(我认为此处弯钩不同于梁柱节点中的弯折锚固,下面细说),机械锚固时,锚固长度(我认为是指直锚的长度)可取为8.3.1条计算结果的0.6倍。1.当梁的支座为柱,且为中间层时,即为框架梁时,可采取:a,弯折锚固,此时水平段可取为0.4倍的基本锚固长度,并向下15d。b,机械锚固,水平段为0.4倍基本锚固长度。2.当梁的端支座为梁时,应按普通受拉钢筋,需符合8.3.3条的规定,端头做弯钩或机械锚固。
1.当梁的支座为柱,且为中间层时,即为框架梁时,可采取:a,弯折锚固,此时水平段可取为0.4倍的基本锚固长度,并向下15d。b,机械锚固,水平段为0.4倍基本锚固长度。
2.当梁的端支座为梁时,应按普通受拉钢筋,需符合8.3.3条的规定,端头做弯钩或机械锚固。
二、11G101-1中对于次梁(L)在充分利用其抗拉强度时还提供了弯折锚固的方法,即0.6基本锚固长度+15d.
本人在粗看规范时很疑惑:弯钩时,为0.6倍基本锚固长度+12d(见图8.3.3(a))。但是图集中又规定弯折锚固,时为0.6基本锚固长度+15d。后来仔细看了下图集中的构造,才搞明白,弯钩时,圆弧的直径为4d,而弯折锚固时圆弧直径为(以r≤25时为例)8d.
所以,我的疑问时,对于次梁,弯钩锚固等同于11G101-1中的86页关于L弯折锚固的做法吗?
三、抗震等级为4级时,次梁纵筋的锚固长度水平段(0.6倍)比框架梁(0.4倍)的还长,尤其当主梁的宽度为200时,次梁端支座很难满足锚固要求。很多情况下,模型中会将次梁点铰处理。但是根据简支梁的基本构造要求,支座面筋至少是底筋的1/4,导致支座面筋并不小,可以承受弯矩。
所以,我的意见是:1.不点铰的情况下,次梁所配纵筋优先按混规8.3.3条及弯折锚固所需的水平段长度0.6倍基本锚固长度验算其支座截面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如果不满足,则按混规8.3.2条增加纵筋实配面积。2.若不点铰时,支座纵筋较大,则在模型中将次梁端支座按铰结计算,并按11G101-1中的0.35倍基本锚固长度+15d对梁顶面的构造纵筋进行锚固。
以上是个人最近看规范及图集时关于钢筋锚固的一点体会。工作年限较短,对这些构造不太注意,设计时没有太多考虑结构的构造要求。现在时间较为宽裕,仔细研读后,发现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唉,只能尽量在以后的工作中少犯这样的错误。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这些都是常识了,但却是我没有想到过的,希望达人们多多拍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