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加药系统调查!
lianshui
lianshui Lv.3
2006年10月15日 22:56:03
来自于纯水系统
只看楼主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如何在保证水质的情况下,减少加药量,降低成本。目前的加药系统情况如下:每天加阻垢缓蚀剂(磷系)400公斤,两个星期加1吨杀菌灭藻剂;水质情况如下:硬度:300 PH :8.7 Ca 270 浊度:1.5 P:8.7通过询问有经验人的都说多了,我想做些试验,得到些数据以便能够有理有据的降低加药量,但是不知道从哪些方面作调查,希望有经验的前辈们指点一二,谢谢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如何在保证水质的情况下,减少加药量,降低成本。
目前的加药系统情况如下:
每天加阻垢缓蚀剂(磷系)400公斤,两个星期加1吨杀菌灭藻剂;
水质情况如下:
硬度:300 PH :8.7 Ca 270 浊度:1.5 P:8.7

通过询问有经验人的都说多了,我想做些试验,得到些数据以便能够有理有据的降低加药量,但是不知道从哪些方面作调查,希望有经验的前辈们指点一二,谢谢
免费打赏
zhifengren
2006年10月15日 23:23:08
2楼
在保证缓蚀和阻够阻垢效果的条件下能否减少药量;
提高浓缩倍数减少排污量以减少用药量.
回复
lianshui
2006年10月15日 23:53:11
3楼
我想采用的方法是:
先减少25公斤,观察至稳定,没有问题继续减少
本系统采用的是旁滤,浓缩倍数在2.0,
我有一点不明白,旁滤是要反洗得,反洗水来自循环水,这是不是也可以看作排污?
回复
ysf619
2006年10月16日 08:08:24
4楼
1、应该计算一下按补水计吨水加药量这样才有对比性,现在药剂中有很多猫腻。
2、以上水质指标是否为循环水,若是的话根据现有的药剂处理能力,浓缩倍数还可以提高,最高可达到钙离子加总碱度小于1000mg/L的水平(两者都以碳酸钙剂)
3、该循环系统是哪个工业的,发电、化工还是石化。总循环量及保有水量是多少,
4、加药量可根据该行业的标准在实验室完成,建议在没有实验室结果以前不要直接减少加药量,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同时实验室试验也可以确定一下合理的浓缩倍数。
5、p:8.7(是不是磷含量)太高,标准要求小于5,否则会结磷酸盐垢,同时会导致微生物难以控制,杀菌剂费用高。
6、旁滤反洗水及系统泄露都是排污。
回复
lianshui
2006年10月16日 15:52:43
5楼
首先谢谢你的指教!
1、是不是补水的加药量与保有水量的加药量比较?
2、是循环水的,冷轧的,目前保有水量为5000m3,循环水2300m3/h

对浓缩倍数我的想法是减少保有水量,这样同时可以减少药量,
每天的补水在1300左右
对实验室确定合理的浓缩倍数需要做哪些工作呢?请明示!谢谢
关于浓缩倍数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回复
lianshui
2006年10月16日 16:00:25
6楼
据我所知一些较先进厂家 保有水量/循环水量比已达1/3~1/5
我的相差太远了
回复
ysf619
2006年10月16日 17:40:44
7楼
1、保有水量只与药剂的允许停留时间有关系,主要是防止停留时间过长药剂分解,特别是有机磷酸分解后会使无机磷升高,标准要求无机磷酸根小于5ppm/L。目前药剂的允许停留时间一般为200小时,你的系统保有水量稍高一点,但这不会影响加药量,加药量与补水量有关
2、实际的加药量又与药剂的有效成分有关,而有效成分又与价格有关,价格低,有效成分低,加药量高,总的来说处理成本差不多。你如果不懂厂家就会玩猫腻,加大加药量造成浪费。
3、按你的水质及补水量计算,我们的加药量在30公斤左右,药剂的有效含量(按商品浓度计)为70%,每天的费用为240元,杀菌剂与保有水量有关实际加药量为药剂的最低浓度乘保有水量,为降低加药量可以在加药时将系统的水位控制的低一点,最好是氧化的与非氧化的交替投加,周期为每星期一次,氧化的可选优氯净,加药浓度为30-50ppm,非氧化的用1227,加药浓度为50-100ppm
回复
ysf619
2006年10月16日 17:47:50
8楼
尽量减少系统的泄漏水量,使浓缩倍数的控制权在你手里,否则控制它只是一句空话,如果需要本人可以给你一个配方,我们现在用的
回复
lianshui
2006年10月16日 18:30:27
9楼
恩,我知道了,浓缩倍数决定着一切!我会从这方面入手来减少运行费用!
可是我们的加药系统是委托的别的公司,因为我刚来对这些关系还是不太清楚
还是很感谢!
回复
lianshui
2006年10月16日 18:33:41
10楼
很感谢你对加药的分析与加药量的计算
我之前也找了不少资料都没有你说得好
回复
lianshui
2006年10月16日 18:48:52
11楼
我想请教一下
通过何种方法找到与自己系统合适的浓缩倍数
谢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