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同仁发帖,对“强梁弱柱”原因的讨论,涉及了抗规∑Mc=ηc∑Mb 规定的讨论。对于这个问题,个人看法略有不同:1、规范规定了柱上下端弯矩之和的放大值ηc∑Mb,但却没有规定柱的上下端怎么分配这个放大之后的弯矩。由于节点平衡,梁端玩具之和与柱端弯矩之和是相等的,因此直接将柱端弯矩X放大系数,也是完全满足这个规定的,如左图。这一点相关软件的通常做法没有违反规范规定;2、规范这一条规定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未给出规定这个ηc∑Mb在柱上下端的分配方法。尽管柱端直接×放大系数能够满足规定,但并不合理。尤其当柱上下端弯矩值相差较大的时候,直接放大是偏于不安全的,而且与实际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柱内力,尤其是弹塑性阶段柱的内力分布是不相符的。这种现象对于边柱节点尤其明显,对此在白邵良老师的文章中称为“异常弯矩分布”。如右图,红色线条为常规分配方法的弯矩图,但粉色线条则更接近实际弯矩分布,可见节点底的实际弯矩大于常规分配方法的计算值。 较为合理的方法,是重力荷载引起的弯矩不变,其余弯矩按照地震作用弯矩的比例重新分配。这个手算虽然麻烦,但在程序实现上是没有任何苦难的。
对于这个问题,个人看法略有不同:
1、规范规定了柱上下端弯矩之和的放大值ηc∑Mb,但却没有规定柱的上下端怎么分配这个放大之后的弯矩。由于节点平衡,梁端玩具之和与柱端弯矩之和是相等的,因此直接将柱端弯矩X放大系数,也是完全满足这个规定的,如左图。这一点相关软件的通常做法没有违反规范规定;
2、规范这一条规定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未给出规定这个ηc∑Mb在柱上下端的分配方法。尽管柱端直接×放大系数能够满足规定,但并不合理。尤其当柱上下端弯矩值相差较大的时候,直接放大是偏于不安全的,而且与实际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柱内力,尤其是弹塑性阶段柱的内力分布是不相符的。这种现象对于边柱节点尤其明显,对此在白邵良老师的文章中称为“异常弯矩分布”。如右图,红色线条为常规分配方法的弯矩图,但粉色线条则更接近实际弯矩分布,可见节点底的实际弯矩大于常规分配方法的计算值。 较为合理的方法,是重力荷载引起的弯矩不变,其余弯矩按照地震作用弯矩的比例重新分配。这个手算虽然麻烦,但在程序实现上是没有任何苦难的。
3、规范这个规定本身属于概念设计,并非有什么严格的理论基础,因此是否严格遵循,未必与实际的破坏现象有特别直接的联系,而更重要的,是能否真正按照“强柱弱梁”的概念进行了结构设计的调整。具体操作,就是把柱截面取大一点,配筋比计算值多一些就好了。
[ 本帖最后由 concretez 于 2012-2-23 11:5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