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明白,好男儿的标准,绝不可以是妖娆,更不能是绵软,妩媚和美丽,只能归属于女人。 有人说,中国已经进入“女权主义时代”,我要说,这世界永远是男人的天下。那些可怜的“男儿”们,收起你们的活色生香,挺起你们的脊梁吧。 请相信,惟有责任、血性、勇气还有刚正,才能真正演绎出好男儿的英雄本色。(下列排名不分先后)一:黄健翔 关键词—血性 评语:对于中国人来说,意大利与澳大利亚的比赛,注定会成为一场经典。不是因为“蓝衣军团”的死里逃生,而是因为黄健翔突然之间所爆发出来的、不可遏止的激情与奔放。
我们必须明白,好男儿的标准,绝不可以是妖娆,更不能是绵软,妩媚和美丽,只能归属于女人。
有人说,中国已经进入“女权主义时代”,我要说,这世界永远是男人的天下。那些可怜的“男儿”们,收起你们的活色生香,挺起你们的脊梁吧。
请相信,惟有责任、血性、勇气还有刚正,才能真正演绎出好男儿的英雄本色。(下列排名不分先后)
一:黄健翔
关键词—血性
评语:对于中国人来说,意大利与澳大利亚的比赛,注定会成为一场经典。不是因为“蓝衣军团”的死里逃生,而是因为黄健翔突然之间所爆发出来的、不可遏止的激情与奔放。
这段解说的对与错难有定论,但是,从中我们所感受到的完全忠实于人性和自我灵魂的力量,却足以让它载入史册。我们没有他那样的勇气,我们已经习惯了戴着面具,压抑住自己的人性,平庸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在中国的足球评论员里,黄健翔是一个异类,没有做作,也没有虚伪。一个真正热爱足球的男人,用他的激情传递着足球的魅力,来感染他的听众。
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勇气。如果谁能拍着胸脯告诉我,自己站在中央电视台足球评论员的位置上,也敢像黄健翔那样,完全抛开了外界的压力,能把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以最自我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我可以对你鞠上一躬,伸出大拇指,道一声:“是个汉子”。
2楼
二:钟南山
关键词—刚正
评语:中国的院士很多,可是,究竟有几人知晓,要对得起这个光辉的称号,除了满腹的才学,还应该具备一颗刚正不阿的高贵心灵。
非典肆虐,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陷入到前所未有的慌乱与不安之中,濒临在崩溃的边缘。“中国很安全”之类的丑陋谎言,疯狂的抢购,以及无处不在的迷茫,刻画出一幅极具震撼力的《浮世绘》,展现在世人面前。
国难当头,刚正的钟南山院士,将个人得失抛于脑后,顶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说出了事情的真相。他就像教父一般,拂去那灰色的迷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由此,一场波澜壮阔的民族自救行动,拉开了大幕。数以亿计的国民投身其中,在中央政府的调度之下,顽强地抗击着SARS病毒。
掌握真相的何止他钟院士一人啊,可惜,为了保住头上的乌纱,或是为了牟取暴利,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反正,没有人站出来,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这不免让我们更加感佩钟南山院士,是他让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的良心
回复
3楼
三:徐本禹
关键词—理想
评语: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
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
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这是央视在“200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晚会上,写给徐本禹的评语。
这个喜欢流泪的男儿,带着纯真的梦想,上山下乡,探询着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在贫瘠的大山里,他忍受着寂寞与凄冷,于那漫无边际的孤独里,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理想之火。
在这个充满了名利纷争的社会里,我们已经不再奢谈理想,很多人都为现实而活。可是,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却用自己默默的行动,诠释着理想的真谛。曾经灰暗的连绵群山,也因此而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孕育着无限的希望。
这是个浮躁的时代,从徐本禹的身上,我们却感受到难得的单纯与沉静!
回复
4楼
四:刘翔
关键词—梦想
评语:“12秒91,他就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
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
两年前,和徐本禹一同登上央视演播大厅的刘翔,受到了国人如此的赞美。仅仅在两年之后,12秒91,就被这个浑身散发着锐气的年轻人,永远地甩在了身后。12秒88,这是新的世界记录,来自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
我们都低估了梦想的力量,我们无法知晓,这个像风一样的好男儿,到底能跑多快!但是,我们知道,当他身披着五星红旗,在全世界面前展露微笑的时候,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会涌动着澎湃的热潮。
我们已经习惯了他明星般的笑容,却忽略了漫长跑道的单调。成名之前,刘翔就像一个孤独的自由魂,年复一年,旦夕交替,枯燥的身影背后,是永不熄灭的梦想之火。
忍受着寂寞,为了梦想执著前行,这就是刘翔给我们的启示
回复
5楼
五:崔健
关键词—教父
评语:“我曾经问个不休 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 一无所有我要给你我的追求 还有我的自由可你却总是笑我 一无所有”。
对于中国摇滚乐来说,崔健是毋庸置疑的教父级人物,当年挽着裤腿,穿着胶皮鞋,在台上惊天一吼的场景,已经化作永世不朽的经典画面。
虽然我的大学老师说他是个诗人,但是,在我看来,他更像是一个充满了野性的男人。从《一无所有》到《红旗下的蛋》,再到《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崔健似乎总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在酣畅淋漓的嘶吼中,唱出人心深处压抑了太久的情绪。
在这个男人和女人都在逐渐中性化的时代,胡子拉碴、头发糟乱的崔健,已经淡出了公众的视野。不仅仅是因为音乐,还有这个社会对男人审美取向的扭曲。
但是,无论如何,这个率领中国摇滚乐走进新时代的男人,都有理由得到我们的尊敬。在中国摇滚呈现出衰败气息的今天,我们更加怀念那些略显暴躁与粗野的岁月,以及那个喜欢在雪地上撒野的男人。
回复
6楼
六:成龙
关键词—奋斗
在很多人的心中, 成龙是永远的大哥。这个典型的个人奋斗的英雄,从一个懵懂的习武少年,逐步成长为蜚声世界的国际巨星。从弹丸之地的香港,到梦幻般的好莱坞,这个可爱的大鼻子,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的飞跃。
现在的成龙,已经成为香港电影,乃至中国电影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性人物。在李小龙之后,活跃于国际银幕之上的成龙,让中国功夫重新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尊重和推崇。作为香港电影界的领袖人物,“大哥”率领着各位同仁,捍卫着中国电影的尊严。
当然,他也曾经是多情的风流小生,也会在李宗盛的演唱会上大爆粗口,但是,你不能否认,他是一个充满了奋斗精神的真正男人。在几十年的拍片生涯中,那些极度危险的特技动作,无论是跳楼,还是攀爬飞机,成龙都会亲自上阵,力求奉献给影迷最为精彩的记忆。
这个男人,让我们懂得,只要奋斗,一切皆有可能!同时,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国情结和慈善精神,都给国人以极大的触动。
回复
7楼
七:朱镕基
关键词—责任
第一次注意到朱镕基, 还是在上高三的时候,由于要应付时政类的题目,政治老师便专门组织我们收看了总理的记者招待会。那还是在1998年,朱镕基刚刚当选为我们这个大国的国家总理。
冷峻的目光,英武的剑眉,还有那威严的面孔,都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段充满了悲壮气息的就职演说,相信给每一位中国人,都带来了莫大的震撼。
从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责任感,足以感动中国。当是时也,国企改革危机重重,金融体制略显滞后,三农问题更是日益凸显,这时候,走上国家总理的位置,显然需要莫大的勇气。
这个拥有巨大人格魅力的前任总理,可以痛骂九江大堤是“豆腐渣工程”,也可以收起威严,随和地出现在百姓面前。平民作风,以及率真的个性,都给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复
8楼
八:余秋雨
关键词—文化
于中国文化来说, 这是个缺少大师的时代。如果非要选出一个学者,来代言中国文化的话,那么,我把票投给余秋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这句话来形容秋雨先生,显然是再恰当不过了。黄沙漫漫的莫高窟,隐藏着灿烂无比的敦煌文化;烟雨缭绕的江南,矗立着高高的天一阁;而在濒临塞外的承德,肃穆巍峨的避暑山庄,勾勒出一个王朝的背影。
浪漫的余秋雨,行走在中国的大地上,触摸中华文化的精髓,感受着光芒万丈的华夏文明。
对于年轻的余秋雨来说,那段行程是真正的文化苦旅。没有高接远迎,也缺少媒体的关注,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地穿梭在历史与现实之中,梳理着文化的脉络。
行者无疆啊,习惯了行走的秋雨先生,又乘着千禧年的曙光,领略恒河的神圣,朝拜罗马城的威严,在亚欧文明的冲突与交融里,确立中华文化的座标。
每个社会都需要大师,余秋雨的存在,或许能弥补我们心中的遗憾。
回复
9楼
九:韩寒
关键词—勇气
实事求是地说,我对韩寒颇有些嫉妒。
虽然我极力作出高深的样子,对他自认为可与围城相媲美的《三重门》,以及自称是垃圾的《零上一度》,总会表现得有些不屑。但是,我不能不承认,这个充满了叛逆精神的小帅哥,的确有其独特的一面。别的不说,单是他勇敢地向高考制度发起挑战,辍学在家的举动,就足以算得上惊世骇俗了。
这真的需要莫大的勇气,在我们这个深受科举制度千年毒害的国度里,虽然十万进士的悲剧不复存在,但是,推崇学历的遗风,依然飘荡着社会的各个角落。
在这种情况下,敢于站在世俗的对立面,依着率真的个性,永远地将自己搁置在大学校园之外的韩寒,颇有些堂吉柯德的风范。那种魄力,实在不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想象。
更何况,与郭老四相比,韩寒的文字要纯净了不少,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爆出过抄袭的猛料。干干净净做人,只此一点,就够小四的粉丝们,好好地反思一下了。
回复
10楼
十:陈丹青
关键词—觉醒
“我之请辞,非关待遇问题,亦非人事相处的困扰,而是至今不能认同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当我对体制背后的国情渐有更深的认知,最妥善的办法,乃以主动退出为宜”。
这是清华大学美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丹青,写给校方的辞职报告。由于实在无法忍受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中,某些荒谬至极的规则(如研究生考试必须过政治和英语),这位崇尚纯洁的人文艺术教育的学者,正式宣告与中国高校断然决裂。
实际上,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积弊已久,洞晓个中玄机的教授们,也绝非陈丹青一人。但是,在个人利益面前,很多人都将知识分子所应该具有的高贵风骨,以及为人为师的良知,抛在了九霄云外,充当默然的看客。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愤然觉醒的陈丹青,将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中国教育管理者的脸上,也刺进了每一个从业者的心里。
这样的举动,饱涵着悲壮与痛苦,我们只能祈祷,他的离去,能如一块巨石,让中国教育这一滩死水,泛起些许清澈的浪花。
回复
11楼
我佩服他!我敬重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