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配筋要点
俊风
俊风 Lv.12
2011年12月22日 10:53:25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cruiser163 于 2014-1-15 18:40 编辑 由于图片无法显示,另附WORD格式文档本文系个人在前人所给梁配筋要点基础上总结,适用于学生毕业设计或设计院新入职员工学习梁配筋使用也可作为梁配筋校核参考能力有限,不足及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指正~第一次发帖,大家多多关照一. 梁截面尺寸,平面位置 图纸与计算书一致。1)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本帖最后由 cruiser163 于 2014-1-15 18:40 编辑

由于图片无法显示,另附WORD格式文档
本文系个人在前人所给梁配筋要点基础上总结,适用于学生毕业设计或设计院新入职员工学习梁配筋使用也可作为梁配筋校核参考
能力有限,不足及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指正~第一次发帖,大家多多关照


一. 梁截面尺寸,平面位置 图纸与计算书一致。
1)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2 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比如200×1000就不太合适)
3 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2)梁宽大于柱宽的扁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采用扁梁的楼、屋盖应现浇,梁中线宜与柱中线重合,扁梁应双向布置。扁梁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并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对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规定:
2 扁梁不宜用于一级框架结构。
二. 梁配筋量不小于计算书中配筋简图中的配筋量。(包括梁底纵筋,梁加密区内、外箍筋,梁抗扭箍筋、梁抗扭纵筋。
一般梁配筋简图如下

以图中数据为例:
G1.0-1.0 梁加密区内、外配箍面积 (为每个计算箍筋间距范围所有肢数箍筋面积总和。)
0-5-11 梁顶部左端、中部、右端配筋值
4-7-9 梁底部左端、中部、右端配筋值
VT 3-0.3 梁抗扭箍筋每个计算间距范围内外圈箍筋单肢面积
梁抗扭纵筋

箍筋配筋校对时要注意计算所用箍筋强度等级箍筋间距与实际配筋面积不同时,对配筋面积的影响 。
注意复核加密长度外的较大计算箍筋处实配是否足够。
三. 梁的几个构造要求
1. 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 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3)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下表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2. 梁的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不应超过2.75%(框架梁)。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ф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ф12。
2) 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不宜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
3) 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
3. 连梁纵向构造筋(腰筋)配筋要求
1) 连梁高度大于700时(LL按全截面考虑),腰筋直径不小于10mm,腰筋间距不大于200mm。
2) 连梁高跨比不大于2.5时,梁腰筋面积配筋率不小于0.3%
4. 梁的编号是否有误(LL、KL、L)大致判断方法如下:
梁区分为框架梁(KL)、连梁(LL)、楼层梁(L)、悬挑梁(XL);两端与剪力墙顺接(或夹角小于30°)、跨高比≤5时按LL;两端与剪力墙顺接、当跨高比>5时按KL;当跨高比>5时且内力包络图与LL相似时,亦可按LL;一端与剪力墙顺接(平行相连)、一端与剪力墙垂直或为梁支座按KL;两端与剪力墙垂直按L;两端均为梁支座时按L。
a7d553f6c6c4d282dd72.rar
59.8 K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fanjy01
2012年09月13日 21:25:53
42楼
梁配筋要点,收集了!
回复
mengqingyou
2013年02月04日 00:09:24
43楼
还行不,看看吧
回复
tumu044fu
2013年02月04日 09:32:17
44楼
谢谢楼主的总结
回复
岩土设计
2013年02月04日 10:15:02
45楼
对新手很有用,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无间道
2013年02月04日 10:15:44
46楼
内容不算很多,但还是表精辟的,谢谢楼主的贡献。
回复
dukai19891015
2013年02月04日 11:42:52
47楼
zhouziyue 发表于 2012-1-4 09:39 写的不错,顶。楼主牛 楼主可不可以在发个柱、板配筋的注意事项啊 让小弟些多学学
回复
sevenmp
2013年02月04日 17:48:47
48楼
顶下,前段时间也是在画梁,对比着师傅画的,感觉找不到规律。谢谢楼主分享的东西
回复
linlinba2
2013年02月04日 23:00:07
49楼
虽然没看 顶一下吧
回复
已不拉兮莫为奇
2013年02月05日 00:37:01
50楼
我顶啊!在老家没网,先收藏,上班的时候再下来慢慢学习,万分感谢楼主!
回复
恼羞成怒啊
2013年02月05日 15:15:22
51楼
楼主总结的资料很有用啊 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