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各位请教,欢迎抽出时间来回复我的提问。该项目是一个粪便污水处理项目,初步考虑的工艺是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调节池----三级厌氧池----曝气池---沉淀池----消毒池由于采用吸粪车抽吸粪便污水进入处理厂因此每个小时的流量大概120m3,而每秒流量仅为33L/S,无论是设计格栅时还是设计沉砂池时,以33L/S作为设计流量计算得到的构筑物尺寸都很小,我认为最好还是沉砂后再进调节池,因为砂砾在调节池内停留时间较长,那么在调节池就全部沉降,一是调节池清除砂砾困难,二是在泵吸入后续处理工艺时也容易带起砂砾。
该项目是一个粪便污水处理项目,初步考虑的工艺是
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调节池----三级厌氧池----曝气池---沉淀池----消毒池
由于采用吸粪车抽吸粪便污水进入处理厂
因此每个小时的流量大概120m3,而每秒流量仅为33L/S,
无论是设计格栅时还是设计沉砂池时,以33L/S作为设计流量计算得到的构筑物尺寸都很小,
我认为最好还是沉砂后再进调节池,因为砂砾在调节池内停留时间较长,那么在调节池就全部沉降,一是调节池清除砂砾困难,二是在泵吸入后续处理工艺时也容易带起砂砾。
这里我想请教各位:
1、在粗、细格栅设计时我是不是该按最小格栅型号来选取?但由于粪便污水在抽吸时混有大量的大块漂浮物,人工清渣很困难,如果我坚持选择B=600的粗格栅和细格栅,而且采用自动清渣,在实际操作中是否可行?
2、在调节池的设置中,我至少需要取调节池的储存能力为多少天,才能保证后续处理的设计流量也不会偏小?
3、三级厌氧消化池内,中温消化的情况下一共10d的停留时间够不够?
谢谢各位高手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