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他是个优秀的CEO
achv
achv Lv.2
2006年07月20日 09:54:10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多尔衮,大清努尔哈赤第十四子,也是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儿子。能征善战,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 多尔衮一生有众多的机会去当大清集团的董事长皇帝,但他还是放弃了董事长的念头,甘心做一个CEO,一个优秀的CEO皇父摄政王。 雄才大略,高瞻远瞩 16世纪末17世纪初,中原的大明集团气势已尽,宦官专政,大权旁落。尽管大明集团的新任董事长朱由检力图挽回大明集团,但已回天乏术。而此时关外的大清集团在皇太极的带领下,已经占领了整个东北市场,并力图攻入山海关,打开整个中原市场。

多尔衮,大清努尔哈赤第十四子,也是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儿子。能征善战,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
多尔衮一生有众多的机会去当大清集团的董事长皇帝,但他还是放弃了董事长的念头,甘心做一个CEO,一个优秀的CEO皇父摄政王。

雄才大略,高瞻远瞩

16世纪末17世纪初,中原的大明集团气势已尽,宦官专政,大权旁落。尽管大明集团的新任董事长朱由检力图挽回大明集团,但已回天乏术。而此时关外的大清集团在皇太极的带领下,已经占领了整个东北市场,并力图攻入山海关,打开整个中原市场。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努尔哈赤生前曾想让自己最宠爱的十四子多尔衮继承王位。然而努尔哈赤死时,多尔衮年仅十五岁,皇太极逼多尔衮的生母纳喇氏大妃为努尔哈赤殉葬,又以多尔衮尚年幼为由,自己坐上了董事长的宝座。

而此时多尔衮并没有争夺皇位,只做了大清集团的一名普通的中层管理者睿亲王,并一步步走上高层管理者的行列。他带领自己的两个事业部正白旗、镶白旗南征北战,与大明集团周旋,打赢了不少战役,拓展了大清集团的市场。在此过程中,多尔衮全面了解了大清集团的战略规划,并清晰了解了竞争对手大明集团的战略,优势及软肋。大清集团的十年规划就是打败大明集团,全面掌控全国市场,做行业没有竞争对手的绝对老大。

就在大清集团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集团董事长皇太极因积劳成疾,过劳猝死在了办公桌前,带着诸多的遗憾,离开了他热爱的事业,他苦心经营的大清集团和他貌美的妻子,年幼的儿子。

皇太极死后,大清集团最棘手的问题就是谁业当这个董事长。最有实力的莫过于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如前所述,努尔哈赤曾经就想让多尔衮当这个董事长。如今多尔衮风华正茂,从管理经验,对集团战略的认可与认同度,外部市场的了解程度都比努总辞世时强了很多。在大清集团工作了二十多年,现在由他出任董事长是最佳人选;而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受子承父业的传统思想影响,外加正黄旗、镶黄旗这两个大清集团实力最强的事业部现由豪格掌管,其实力也不弱。大清集团的高管们对谁任新董事长陷入了纷争。

多尔衮此时从大局出发,因为他明白,一旦他和豪格为了争夺董事长,势必引起集团所属的8旗事业部自相残杀。不但削弱了集团的势力,还会丧失大举占领中原市场的绝佳机会。多尔衮当机立断,接受子承父业这个中原传统观念,拥立皇太极最年幼的儿子福临接任大清集团的董事长,自己当上了CEO摄政王,统管集团各项事务。这一决定使得集团内部意见暂时达成了一致。

此时中原市场大明集团气数已尽,集团高管李自成自己称王,带领员工罢工,搞内乱。山海关市场总监吴三桂为了爱妾陈圆圆,竟把大清集团打了N多年都打不开的山海关市场拱手送上,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多尔衮借此机会,麾军南下,进了北京,清顺治董事长迁Office,完成了大清集团几代人的夙愿。

大清集团在沈阳Office办公二十多年了,突然要总部把Office迁到北京,集团内部很多员工,特别是中高层管理者极不愿意。作为CEO的多尔衮,非常清楚新Office对彻底打开、占领全国市场的重要性,不顾众人反对,只对前大明集团的Office简单装修了一番就搬入办公了。

利用资源,上下逢缘

尽管多尔衮当上了CEO,且刚上任不久就干了件漂亮事:迅速打开山海关市场,并全面占有中国市场。然而他的地位并不是十分稳固。多尔衮励精图治,整顿朝纲。

董事长福临尚年幼,对公司事情很不了解。福临的主业就是好好学习,全面了解大清集团的业务。而真正的董事长是福临的母亲,多尔衮的皇嫂孝庄文皇太后大玉儿。

孝庄文皇太后曾是皇太级最宠爱的妃子之一,生有皇子福临。庄妃来自蒙古科尔沁部族,是部族首领塞上的女儿,乳名大玉儿。科尔沁部是蒙古诸部族中第一个归降大清集团的。塞上王爷的妹妹哲哲嫁给皇太极作皇后,王爷的二个女儿海兰珠和大玉儿嫁给皇太极作妃,在后宫极为受宠。然而,早在大玉儿还未嫁给皇太极之前,她就与多尔衮私订终身了。多尔衮跟大玉儿青梅竹马,却有缘无份。

时过近迁,皇太极死了,大玉儿守了寡,多尔衮此时已是大清集团的CEO了。多尔衮为了维护好与董事会的关系,更容易得到投资和项目支持,娶了皇嫂大玉儿做老婆。这在汉人看来是无法接受的,然而对满人来讲是很正常的,甚至还是一种风俗呢。

自打娶了大玉儿为妻,多尔衮的工作更加敬业。董事会对多尔衮的工作十分认可,项目、投资都先尽着多尔衮。为肯定多尔衮的功劳,董事会做了个长期激励计划,给多尔衮由皇叔摄政王进爵为皇父摄政王。

一个优秀的CEO就是要平衡好董事会和员工间的关系。对上太后下嫁已经牢牢抓住了董事会负责人;对下他则任用了一批与他同心的干将。多铎和哈济格是多尔衮的同胞兄弟,他重用此二人做销售和市场总监,消灭了反清复明残余势力,巩固了大清集团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大清集团全面打开了中原市场,取而代之大明集团。然而大清集团的成员几乎全是满人,在中原客户看来,他们对大清集团有很强的排外心理。大清集团员工从关外来到中原,对中原文化也很难接受。强烈的文化冲突使得业务很难开展。大清集团的员工(男士)统一着深蓝色长袍,跟据职位性质(文职或武职)的不同及高低配不同的文武补子及顶戴花翎。同时头发前面一率剃光,后面编成一辫子。

多尔衮非常清楚,现在的大清集团跟在关外时情况完全不同,要想巩固全国市场,必须加大本土员工的力量。多尔衮接受了大学士范文程的建议,以汉治汉,很多前大明集团的管理层继续到大清集团担任要职。新的大清集的销售对象以汉人为主,汉文化根深蒂固。特别是很多原大明集团的员工上班不着统一工装,不留统一发型。多尔衮立即下了一道命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有些员工不以为然,坚决不接受。多尔衮下令杀,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公司VI很快统一了,方便开展业务。

另一方面,满族人说满语,汉人说汉语,语言不通很不利于公司内部的沟通。多尔衮主动学习汉语和汉文化,影响集团内部其它成员,并将汉语当作大清集团的共同语。(清军入关,满族人自动放弃满语改说汉语成为语言史上语言融合的典案)

多尔衮的以汉治汉政策吸引了很多汉人才加盟大清集团,为刚起步的集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入关后的大清集团不得不进行组织变革,以适应新的市场业务模式。多尔衮大胆改革,但为了使原大清集团高层不因组织变革带来的利益冲突影响工作,八旗事业部制继保留,同时前大明集团的组织人员裁汰冗员,保留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延续科举制选拔晋升员工。

但凡企业做大了,董事会大都喜欢投资房地产这一高利润的市场。大清集团在沈阳时投资建成了沈阳故宫,集写字楼和公寓于一体。原大明集团也拥有自己的Building北京故宫。规模空前。当大明集团破产后,多尔衮为节省开支,对北京故宫简单装修后即入住。以往的行业游戏规则是原创业破产后,新企业盘点清楚固定资产后采取火攻方式烧毁原企业Building。多尔衮破除了持续千年的游戏规则,不但为大清集团节省了开支,同时赢得了客户(老百姓)的认同与支持,为巩固大清集团的市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多尔衮在大清集团出任CEO八年,任职期满,董事长顺治皇帝未能找到更加合适的CEO人选,亲自主持大清集团事业。

多尔衮在职期间,全面打开了中原的市场(清军入关),正式把总部Office定都北京,利用太后与其特殊关系,得到了董事会的大力支持,大刀阔斧改革。可以说,多尔衮是个十分优秀的CEO!
免费打赏
silence628
2006年07月20日 10:51:42
2楼
网易也有很好的CEO!嘿嘿!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