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冷螺杆满液式(R22)的几点疑问
airjun
airjun Lv.2
2006年06月28日 21:55:18
来自于制冷技术
只看楼主

满液式机组与干式相比,蒸发器壳程走氟,管程走水,从而提高蒸发温度,能效比提高.R22系统而言,干式工况:蒸发器进出水:7/12度,冷凝器进出水:30/35度.蒸发温度2度,冷凝温度40度,低压5.3bar(绝对压力),高压15.3bar.采用满夜式蒸发器,进出水温同干式,蒸发温度我能提高到5度,低压5.8bar,而冷凝温度没有改变,与干式相同,这时查压缩机工况的制冷系数为4.8,而目前市场上所推出的满液式机组所谓能效比能达到5.2,那么光是靠蒸发器改变,我个人觉得达不到这个值,冷凝器肯定也要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冷凝温度,那么满液式机组现在有没有一个测试的标准?

满液式机组与干式相比,蒸发器壳程走氟,管程走水,从而提高蒸发温度,能效比提高.R22系统而言,干式工况:蒸发器进出水:7/12度,冷凝器进出水:30/35度.蒸发温度2度,冷凝温度40度,低压5.3bar(绝对压力),高压15.3bar.采用满夜式蒸发器,进出水温同干式,蒸发温度我能提高到5度,低压5.8bar,而冷凝温度没有改变,与干式相同,这时查压缩机工况的制冷系数为4.8,而目前市场上所推出的满液式机组所谓能效比能达到5.2,那么光是靠蒸发器改变,我个人觉得达不到这个值,冷凝器肯定也要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冷凝温度,那么满液式机组现在有没有一个测试的标准?
免费打赏
garyzl
2006年06月29日 10:12:08
2楼
我也想知道答案,帮你顶上去,干式蒸发器可以做到cop5.2
回复
sealand123
2006年06月29日 13:15:13
3楼
光谈蒸发器,不谈系统吗?
回复
airjun
2006年06月29日 18:13:58
4楼
系统回油是 液位计加电子膨胀阀,回油没有问题
回复
hammurabi
2006年06月30日 10:23:43
5楼
满液式机组:
1.蒸发温度很高,实际运行可能超过5度了;
2.蒸发器换热很好,供液中油含量很低;
3.吸气压力比干式的机组低多了,进而排气温度低一些;
4.油温低、喷液都可以降低排气温度,不过这些影响不明显;
5.用电子膨胀阀控制吸气压力,精度高;用电子膨胀阀+液位计保证蒸发器中管子始终被冷媒浸泡;
6.如今回油通用的方法是:用高压的排气蒸气把蒸发器中下部的油与制冷剂混合物引射进压缩机吸气管。这是门深奥的学问。不过我觉得更应该控制好排气过热度和油分离器。回油电磁阀是在油分中液位低于设定值以及排气过热度高于某设定值才开的。

效率高来自良好的设计和控制。
回复
yantaidxy
2006年06月30日 20:19:47
6楼
3.吸气压力比干式的机组低多了,进而排气温度低一些; ??
蒸发温度上升,吸气压力应该上升才对。排温低的判断是对的,对螺杆压缩机来说,提高进口压力有利于降低排气温度。
4.油温低、喷液都可以降低排气温度,不过这些影响不明显;
油温低及喷液直接影响排温,不能说不明显,应该说是非常明显。
5.用电子膨胀阀控制吸气压力,精度高;用电子膨胀阀+液位计保证蒸发器中管子始终被冷媒浸泡;
还有一个好处,可以控制液位,以便回油。
回复
hammurabi
2006年07月03日 10:42:47
7楼
3.吸气压力比干式的机组低多了,进而排气温度低一些; ??
蒸发温度上升,吸气压力应该上升才对。排温低的判断是对的,对螺杆压缩机来说,提高进口压力有利于降低排气温度。

我的见解:蒸发温度上升了,但吸气压力并不比干式机组的吸气压力高。这之间存在一个过热度问题。在满液机组里,只有无效过热度,众所周知无效过热度增加压缩机功耗但制冷量无增加,所以在满液式机组需要很好的控制吸气过热度,使吸气压力接近蒸发压力又不带很多液。“对螺杆压缩机来说,提高进口压力有利于降低排气温度。”???不对把?

4.油温低、喷液都可以降低排气温度,不过这些影响不明显;
油温低及喷液直接影响排温,不能说不明显,应该说是非常明显。

我的见解:两种机组的油温度差不多。喷液只是在排气温度高于某值(本公司是70度)才开,一般情况下排气温度也不超过70度,干式机组做法类似。所以我觉得油温和喷液并不是提高满液机组cop的重要因素。


回复
北冰洋
2007年05月04日 14:03:24
8楼

而二位的讨论很精彩。掺合一下。
1、感觉您说的有道理,吸气带液,液体在气分中由于压缩机的抽吸产生闪发,会导致吸气压力比蒸发压力低,甚至低于干式蒸发器的蒸发压力。
2、“对螺杆压缩机来说,提高进口压力有利于降低排气温度”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你在制冷循环的压焓图在不同的蒸发压力下沿着等熵线走到排气压力所对应的点上,比较二者排气温度哪个高哪个低,一目了然。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