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 园林基本知识第一单元 园林的含义 园 :四周常围有恒篱,种植树木果树、花卉或蔬菜等植物和饲养展出动物的绿地—《辞海》。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庭院、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美英各国则称之为Garden、Park、Landscape Garden.。它们的性质、规模虽不完全一样,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的全过程(包括设计和施工在内)一般称之为“造园”,研究如何去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的科学就是“造园学”。
第一单元 园林的含义
园 :四周常围有恒篱,种植树木果树、花卉或蔬菜等植物和饲养展出动物的绿地—《辞海》。
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庭院、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美英各国则称之为Garden、Park、Landscape Garden.。它们的性质、规模虽不完全一样,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的全过程(包括设计和施工在内)一般称之为“造园”,研究如何去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的科学就是“造园学”。
园林建设与人们的审美观念、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相始终,她更多的凝聚了当时当地人们对正在或未来生存空间的一种向往,在当代,园林选址已不拘泥于名山大川、深宅大府,而广泛建置于街头、交通枢纽、住宅区、工业区以大型建筑的屋顶,适用的材料也从传统的建筑用材与植物扩展到了水体、灯光、音响等综合性的技术手段。
第二单元 中外园林的特点
一、我国园林的发展概况及我国园林的特点
我国是世界园林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以前的殷商时代就出现了我国园林的雏形——“囿”。“囿”是就一定的地域加以范围、保留着天然的地形和森林草原,而让鸟兽滋生繁育。后来发展了少量的人为景观和设施如池台等,成为供帝王贵族们狩猎、游乐的场所。
到了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囿的单调游乐内容已不能满足当时统治者的要求,从而出现了以宫室为主体的建筑宫苑,除有动物供狩猎或圈养观赏外,还用植物和山水的内容。
秦、汉时期,建筑宫苑的形式发展迅速,而且规模宏大,如“上林苑”、“阿旁宫”等。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的全盛时期,宫苑园林在这时期有了很大发展。隋朝结束了长期混乱的局面,统一了南北之后,南北方的园林得到交流,使北方宫苑也向南方自然山水园演变,而成为山水建筑宫苑。唐朝国力强盛,所建园林规模更为宏大,但仍取宫苑结合、前宫后苑的形式,著名的有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和南内(兴庆宫),并在骊山建华清宫。在城的东南角建有“曲江池”,也是帝王游乐之所,但每年还定期向百姓开放三天,是我国最早出现带有“宫园”含义的园林胜景。唐宋时期山水诗、山水画很流行,影响到园林的创作,将诗情画意写入园林,以景入画,以画设景,形成了“唐宋写意山水园”的特色。唐宋写意山水园开创了我国园林的一代新风,它效法自然、高于自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为明清园林,特别是江南私家园林所继承发展,成为我国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
从明中叶至清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大江南北的私家园林的蓬勃兴起,是我国江南园林蔚然成风、硕果累累的黄金时代。北方的帝王宫苑除发挥着皇家的物质优势,又结合着江南私家园林艺术,开始兴起一个皇家造园的高潮。“绘画乃造园之母”,此时期私家园林受到文人画的直接影响,更重诗话情趣,意境创造,贵于含蓄蕴藉,其审美多倾向于清新高雅的格调。此时期的园林代表作品可推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扬州个园,其审美特点是“接近自然”。园景的主体是自然风光,亭台参差、廊坊婉转作为陪衬,这里寄托园主人淡漠厌世、超脱凡俗的思想,在物质环境中寓藏着丰富的精神世界,苍凉廓落、古朴清旷是其美的特征。无锡寄畅园主体是自然风光,其妙在“利用地形,巧于结合外因,冶内外于一炉,纳千里于咫尺”。借景使景观达到“近水远虽非我有尔为我备”的境地。从文徽明所著《王氏拙政园记》可以看出拙政园是从“逍遥自得,享闲居之乐”出发,淡泊自然,故信步园内,眼前山林深郁,池水连绵,“滉漾渺弥,望若湖泊”,仿佛置身于纵横淋漓的山水画卷之中,令人心旷神怡。这种旷达与超逸的园林审美观从明中叶一直延续到清初,至乾隆时,园林美学思想起了巨大变化。由于清初大兴文字狱的结果,文人按照官方的文化标准多醉心于八股制艺,结果明代富有浪漫气息的文艺思想被窒息了,园林艺术创作形成了艺术严谨、技术性强的一套程式。特别是在皇家园林艺术创作中,更表现了一种统一的风格,一种共有的审美倾向,如:大内御苑、离宫御苑、行宫御园等。江南私家园林艺术也有着共同的艺术倾向:讲究形式美、技术巧,有顺应自然而发展为美化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追求外在的物质创造。